读《额尔古纳河右岸》

张大好

<p class="ql-block">因为董宇辉的爆火,买了《悉达多》和《额尔古纳河右岸》,因为尝试了《悉达多》,读不明白,遂都放弃。</p><p class="ql-block">近日同学说起《额尔古纳河右岸》好看,才拆封阅读,读了第一页便不能释手!</p> <p class="ql-block">每一篇文字都优美而有民族的风味,让我忍不住当做清风流水记录下来,荡涤混浊的清晨时光。</p> <p class="ql-block">2019年,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我有幸经略了额尔古纳河的风韵,明媚、美妙、大气,但当时我并不知晓他的故事,只是看到它给久居闹市的人视觉上的冲击,今天读完这本书,才明白它的百转千回。</p><p class="ql-block">“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90岁了,雨雪看到了我,我也把他们给看老了”,第一句话就让我有了解全文的好奇,也不知为什么而来的崇敬。<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说以这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span></p><p class="ql-block">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死和命运是贯穿</span>始终的主题。通过描绘人物的爱恨纠葛和生老病死,让我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p><p class="ql-block">人们出生时都一样,却各有不同死法,而在死亡背后,新的生命也会诞生,这也让人充满了希望。读完这本书后,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并愿意尝试思考人生的意义所在。</p><p class="ql-block">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我能通萨满的执着体会人性的伟大,为了救助他人失去自己的孩子,独自舔舐伤口带来的阵阵隐痛。她所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光辉,他的存在体现了众生平等的精神和责任。</p><p class="ql-block">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作者以精妙语言,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给我们一种顺其自然、以坦然的态度面对生死的人生哲学。在作家笔下,对于生,没有过分的喜悦;死,也从不表现出过多的排斥。不仅死亡,对于人世间一切痛苦的描述,小说语言所表现出的整体基调是哀而不伤的。</p><p class="ql-block">因为,作者最想在书中表达的,不是针对个体生命存亡的或喜或悲,而是对于民族消亡的深切哀婉。甚至还有对于文明形态的深刻反思。到底什么是文明?什么是进步?</p><p class="ql-block">读这本书使我如同进入一卷恢宏的画卷,它徐徐展开,让我们看到了大兴安岭深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故事,使我感同身受那一年四季的轮回,使我了解鲜为人知的游牧经历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使我明白但鄂温克族以其善良和热爱大自然的淳朴民风,已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刻画了浓重且有色彩的一笔。读这本书,能够让我们看到,在同样一片天空之下,在同样一片国土之下,见到不一样的人生,感悟不一样的见闻。</p><p class="ql-block">感谢自然给予我们的所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