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勤的美篇

登勤

<h3> 中洲战友聚会之纪念<br><br>  金秋十月, 硕果飘香。<br>  中洲大地, 喜气洋洋。<br>  久别老兵, 相见故乡! <br>  倾叙衷肠, 战友情长!<br>  忆往昔:<br>我们落地中华城乡,我们父母身旁长大。<br>我们接受祖国教育,我们最听共产党话。<br>我们知道孝敬父母,我们更知以身报国。<br>我们理想参军当兵,我们有幸梦想成真。<br>我们告别父老乡亲,我们启程各自家乡。<br>我们走进一零六团,我们从此成为战友。<br>我们入伍时间不同,我们同样继承传统。<br>我们身着一样戎装,我们怀着一颗忠心。<br>我们官兵团结一致,我们服从部队命令。<br>我们牢记军人使命,我们忠实履行职责。<br>我们曾经前赴后继,我们为国铸就辉煌。<br>我们历经枪林弹雨,我们也曾炮声隆隆。<br>我们徒步来往工地,我们开车行程万里。<br>我们穿戴毛衣毛帽,我们也曾夏装四季。<br>我们跨江抗美援朝,我们出关援越抗美。<br>我们离开国外战场,我们北上祖国中原。<br>我们郑州三支两军,我们学习主席著作。<br>我们北疆构筑防线,我们南疆镇关御敌。<br>我们开路白龙江畔,我们挖洞大爷山里。<br>我们一线巩固前沿,我们三线建设后方。<br>我们不畏吃苦淌汗,我们不怕流血牺牲。<br>我们为国献过青春,我们为军增光添彩。<br>我们有此终生不悔,我们有此十分自豪。<br>  一九六七年,一零六团出国援越抗美作战凯旋归来,刚刚洗去戎装的硝烟,又奉中央军委的命令开赴郑州“三支两军”,期间与郑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军民鱼水情比山高,比水长!<br>  看今朝:<br> 五十七年后的今天,部分已经年逾古稀当年在郑州“支左”的老兵和后来参军的战友们,终于实现了多年来一零六团战友在中洲大地聚会的梦想,来到了久违的郑州,我们的第二故乡。故地重游,心潮怎不澎湃激荡!<br>  展未来:<br>  虽然斗转星移,半个多世已经纪过去,但是战友情怀,革命友谊永志难忘;我们心潮澎湃;<br>  保持良好的心态, <br>  保证充足的睡眠,<br>  经常适当的活动,<br>  做到平衡的营养;<br>  要加强战友之间的联系,让我们老战友夕阳红生活充满阳光!<br>  祝愿原工程兵106(17)团战友河南聚会取得圆满成功!祝愿老战友和军嫂们家庭幸福,身体安康!<br><br>  原工程兵106(17)团战友联谊会(筹委)<br> <br> 2023年10月15日</h3> <h3>工兵团营房大门</h3> <h3>原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院政委<br>原工程兵106团宣传股长杨孔柱的文章</h3> <h3> 中州聚会<br><br>  由原工程兵106(17)团战友联谊会会长静祝兴、秘书长白宝莲等老战友组织,于10月15日起,计划前后共8天,举行在河南战友聚会,有来自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四川、江西、广东等各地的部分战友及家属,共108人。欢聚期间大家回忆军营往事,畅叙战友深情,尔后将陆续游览著名景点,心情都无比激动和格外舒畅!<br>  回忆军营生活,再叙战友情谊!<br><br> 诗一首<br><br>时值十月是中旬, 秋高气爽利远行。<br><br>四方八岸好战友, 风尘仆仆郑州城!<br><br>云庭易居如居家, 二七双塔披彩云。<br><br>久别军营常思念, 今日一见热泪盈。<br><br>郑州曾为团驻地, 战友独具特殊情。<br><br>那是一九六七年, 援越抗美奏凯旋。<br><br>军委下达一道令, 三支两军扛重任,<br><br>维持安定促生产, 厚结军民鱼水情。<br><br>至今五十六年整, 犹忆当年旧址痕。<br><br>后调蒙秦深挖洞, 又赴滇南御敌兵。<br><br>热血青年今耄耋, 军人风采依旧存。<br><br>能征善战一零六, 光辉历程铭于心。<br><br>我的青春我的团, 自豪咱曾是一兵!<br><br>   一一雾里松 2023-10-15<br></h3> <h3>郑州68年老兵设宴招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