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之行

吴洪业

红旗渠之行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p><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大无畏的硬骨头精神,谱写了气吞山河、勇于挑战的壮丽篇章。红旗渠精神将激励后人勇往直前,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p><p class="ql-block">  红旗渠之行深受震撼和教育。 </p><p class="ql-block">  我的红旗渠之行掠影。</p> 红旗渠十大工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一、红旗渠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候壁断下,由拦河溢流坝、引水隧洞、引水渠、进水闸、泄洪冲沙闸联合组成渠道引水枢纽,为无调节河道自流引水。1960年2月10日动工,同年5月1日竣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二、曙光渡槽</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东岗镇东部四公里丁冶岭上,是三干渠第三支渠的重要建筑物。渡槽全长550米,最高16米,共20孔,石拱结构。1969年4月3日动工,6月25日建成。</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三、曙光洞</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是红旗渠第三干渠穿过东岗镇卢寨岭的隧洞,起于下燕科村南到卢寨村东止,全长3898米,宽2米,高2米,是红旗渠最长的隧洞。1964年11月17日动工,1966年4月5日竣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四、夺丰渡槽</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河顺镇东皇墓村东北,是红旗渠第二干渠上的重要工程,总长413米,宽4米,最高14米,单孔跨5米,共50孔。1965年12月1日动工,1966年4月5日竣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五、红英汇流</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合涧镇西,是红旗渠第一干渠与英雄渠汇合的地方。英雄渠建于1958年,起自合涧镇嘴上村。1966年红旗渠一干渠竣工通水,与英雄渠汇合,称为红英汇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六、桃园渡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黄华镇桃园村附近,渡槽全长100米,宽6米,总高24米,共7孔,每孔净跨8米,均采用了120度圆弧形,成为一个桥下导洪水,桥中间渠内走渠水,槽顶设路面行车行人一桥三用的渡槽。1965年9月25日动工,1966年4月1日竣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七、分水闸</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任村镇东南公路分水岭总干渠终点,1965年3月修建。分水闸以上是防洪矩形明渠和分水岭双孔隧洞,1973年建成的红旗渠纪念亭横跨隧洞与分水闸之间的明渠上。一、二干渠在此分流,三干渠分水闸在此上游560米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八、南谷洞渡槽</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任村镇白家庄村南,南谷洞水库下游700米处,横跨露水河,单跨9米,共10孔,故称“十孔渡槽”。始建于1960年2月,1961年8月竣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九、空心坝</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任村镇白家庄村西,坝长166米,底宽20.3米。坝体呈弓状,以增强上游河水抵抗能力。该工程设计洪水从坝顶跨过,渠水从坝中穿流,是正确解决渠水与河水交叉的典范。1960年2月动工,1964年4月5日竣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十、红旗渠青年洞</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红旗渠总干渠任村卢家拐村西,是总干渠最长是隧洞,洞长623米,高5米,宽6.2米。1960年2月动工,1961年7月15日凿通。有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施工修建,故名“青年洞”。</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红旗渠介绍</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设计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到分水岭分为3条干渠,南北纵横,贯穿于林州腹地。一干渠长39.7公里,二干渠长47.6公里,三干渠长10.9公里。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长304.1公里;支渠51条,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长697.3公里,合计总长1525.6公里,加农渠总长度达4013.6公里。沿渠共建有“长藤结瓜”式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5座,提灌45座,共计兴利库容6000余立方米。利用红旗渠居高临下的自然落差,兴建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相结合的大型灌区。</span></p><p class="ql-block">红旗渠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参加修渠的干部民工每天每人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在艰难的施工条件下,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没有经济、物料自己筹,不会技术干中学,知难而进,坚持苦干10个春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共挖砌土石垒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p><p class="ql-block">红旗渠的建成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我国水利建设上的一面旗帜。七十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建渠以来,先后有世界五大洲119个国家和地区的11300多名友人前来参观访问。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央有关部、委负责同志陪同外国元首也先后到林县参观视察,红旗渠享誉海内外,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