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 聚焦新理念 融创新实践——全国小学数学名师课堂观摩学习活动

Alice

<p class="ql-block">为更好地把握新版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水平,由山⻄省教育学会推荐,北京优培育才教育咨询发展中心举办了“教育梦——全国小学数学名师高质量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10月13日,离石区城内小学六名新入职数学教师高燕、李嗣婧、郭娜、陈莎莎、王海燕、冯瑞赴太原参加为期两天的培训学习。</p> <p class="ql-block">活动由观摩课和讲座的形式进行,围绕“精研新课标,赋能新课堂,聚焦新理念,融创新实践”展开,8位专家分别展示了精彩的课堂和学术报告,老师们都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全国特级教师李培芳老师带来观摩课《认识数》,课程通过创设情境、产生小数,唤醒经验、初识小数,解决问题、感悟价值,关系思考、认识小数,拓展延伸,发现关系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并且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整节课程中,李老师鼓励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做中学,把数学当做礼物送给每一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此外,李培芳老师还带来讲座《站在终点看起点——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围绕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要素、学习目标、学习评价、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指出“站在终点看起点”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路径。李老师的分享幽默、温暖,老师们都受益良多。</p> <p class="ql-block">全国特级教师蒋守成老师展示的观摩课是《省刻度尺》,旨在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形成统筹优化的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先从常见的刻度尺谈起,再逐一省略掉某些刻度,要求依然保持刻度尺完整的测量功能,随后通过开展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省刻度尺”进行认知辨析和自主设计,最终体会到“省”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创新。</p> <p class="ql-block">随后蒋老师带来了《综合实践领域的新变化、新实践、新思考》讲座,蒋老师强调教育的本质不是教书,而是育人。所以教师们应认识到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蒋老师激情澎拜的演讲给老师们很大的启发,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p> <p class="ql-block">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在《和AI对话——二分查找》这一课中将ChatGPT 融入数学课堂,学生 在与AI互动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也认识了快速查找数据的方法——二分查找。ChatGPT 的出现使得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更加个性化、灵活化,它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课程开发资源,同时也推动着传统教育加速向智能化转变。</p> <p class="ql-block">接着钱守旺老师在以《聚焦六大课程领导力,让综合实践课程更具吸引力》为主题的讲座中,强调了综合与实践这一部分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优秀管理者和教师应具备的六大课程领导力:课程理解力、课程设计力、课程执行力、课程评价力、资源整合力和课程迭代力,使老师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以《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这堂课为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做一个智慧的“懒”老师。整个课堂中,张老师给予同学们充足的时间和展示空间,在张老师巧妙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展示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接着张齐华老师围绕“为什么要做一个智慧的懒老师”和“如何做一个智慧的懒老师”这两个问题展开讲座,用真实的故事让老师们感受到师生要形成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性,并总结了构建一种“群体自治”的学习生态;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创造基于“群体评价”的评价新样态的方法,张老师幽默诙谐的语言、独树一帜的教育方法让每位老师都意犹未尽、收获颇深。</p> <p class="ql-block">全国特级教师,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教师孙敬彬这位“爱讲故事”的老师为四年级学生带来《可能性》,通过设置具体的抽名片情境,让学生认识随机事件,感受生活中的随机现象,通过不断地引导,让学生学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情况,进一步将数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充分放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用“数据”说话,提高数学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分析观念。</p> <p class="ql-block">孙老师的讲座《关于统计与概率的整体认识》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简约而不简单,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理解了“统计没有对错,只有好坏”的含义,又领会了化错的深刻内涵与方法。</p> <p class="ql-block">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徐长青带来《数与形》一课。徐老师通过学生对数学打招呼来引入,学生们一声声的“嗨,数学”引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本节课通过不断自主探究和对疑难问题的探讨,在徐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运用数与形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在数学知识的获得中形对数的伟大作用,并回归到自然界中找到数与形的例子,感受数与形的结合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课后徐老师以《加强具身认知,让思维可视化》为题为现场老师们做报告。徐老师指出,老师应最大限度利用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欣赏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实情感。</p> <p class="ql-block">小店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张燕老师,讲授《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主要通过解答一些数量关系较为简单且趣味性较强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实践并体验从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感受策略运用的过程和特点。</p> <p class="ql-block">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岚,带来示范课《表与不变》,带着学生基于已有认知,走进古代数学,理解《九章算术》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在迁移中生发出新的研究问题,并进行合理推理。把中国古人用“半广以乘正从”来求三角形面积的思想引入课堂,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实现“为素养而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教”。</p> <p class="ql-block">随后,王岚老师开展了《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讲座,与教材单元相比,<span style="font-size: 18px;">素养导向视域下的单元</span>概念更为广泛,其肉涵也更为丰富。作为素养目标达成的单位,素养导向视域下的单元正在被重新定义。鼓励老师们以素养为导向,重视单元目标,引导每一位学生自我梳理、自我总结、自主复习, 变被动的参与者为主动的创生者。</p> <p class="ql-block">8位名师的课堂各成一派,或活泼生动、或逻辑严谨、或诙谐幽默、或亲切和谐,充分展示了名师课堂的精彩与睿智,带给大家一场场课堂教学的精彩盛宴,让人赏心悦目,收获颇丰。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美好的开始;每一次培训,都是一场自我修行。我们将继续捍卫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楫扬帆,一往无前!</p>

老师

学生

数学

特级教师

课堂

教学

课程

课堂教学

学习

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