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见贤思齐——2023市级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培训(第四组)

Zimo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清浅,岁月如歌。在金秋十月,一群对教育事业有着赤诚之心,在育人逐梦的路上学无止境的教育人相约河南大学,继续追随专家教授的脚步,探求地理真谛。</p> 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14日,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张五敏老师为我们带来精彩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张老师从“一个经典,两个途径,一个流程”三个方面以亲身经历的案例详细阐释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经典,即科研兴师。科研能帮助教师找到职业幸福的存在,师生一起幸福成长。张老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给老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研究这一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心有所信,方能远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个途径,即以课题研究为主的规范途径和以教育随笔为主的自由途径。前者能够激发教师成长的动力,后者能够积累教育智慧。人人有课题,人人有反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流程,即课题研究的流程。张老师从教学案例出发,深入浅出地引领大家感受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明确研究内容到采用合理的调查方法。张老师将“问题、目标、任务、方法”归纳为研究课题的四个支柱,同时以《初中地理课堂学生行为异动的调查研究》题目为例,向各位老师传授“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的三要素题目命名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课后交流环节上,第五组张大伟老师分享自己的心得。这节课让我们更好地懂得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智慧,切实认识到课题研究是助推思维发展的最佳路径。</p> 跨学科主题学习:  开封市博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步入历史画卷,梦回千年大宋,感受古都开封,学习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开封市博物馆进行参观研学。在这里,陈列的文物静静阐述着属于开封的灿烂文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解员对开封博物馆的建馆历程、发展概况以藏品特色进行了总体概述,又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开封的发展历程,以便老师们更好地参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馆共分为16个展厅,其中12个为基本陈列,讲述了开封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明。四个专题展厅,分别为明清皇家用品展厅,朱仙镇木版年画展厅,石刻展厅,佛像展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物荟萃,博览万物,学海无涯,研学作舟。开封就像一部厚重的古籍,她的每一页都散发着耐人寻味的人文气息,而我们也深刻的了解到古城开封的变迁史和宋都汴梁的辉煌文化。</p> 地理作业与活动设计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15日,程黎老师结合自己名师成长的经历,为我们带来《地理作业与活动设计》一课。以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解读如何协调好作业、课程与活动之间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成,师生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素养导向下的实践开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聚焦核心素养,针对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状,引发思考: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程老师指出,当下,我们应该构建“和美”地理教育,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聚焦核心素养、依据课程标准有效实施教学和评价,实现“教与学,学与考,学与用”的和谐之美,帮助孩子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人。老师和我们分享她的教学理念:参与明理,情润致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张老师抛砖引玉,以“三个小问题”引起老师们激烈的讨论,互相分享自己如何给学生布置作业以及活动的展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耐心听完我们的见解后,张老师指出作业设计在我们教学环节中处于关键的地位,分别从策略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内容要具有生活化、多元化以及作业目标的设定等多方面讲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素养导向下的课程,首先要求我们理解地理实践活动及意义,它是支持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我们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既要充分结合校内外课程资源,还要落实在野外考察、地理社会调查和地理模拟实验等各项地理实践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出学生是主人,尊重其自愿性、生成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张老师向我们讲解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方案相关开展要素以及如何申报成果课程的办法。我们要认真做到,从教育理念出发,围绕课例,注重整合性选择等基本要求,通过精品化社团活动、与学科有机融合等开展方式,努力做好主题活动课程,最后达到可以申报课程的预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成长,是唤醒生命的自觉!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带着张老师衷心的寄托,向上生长,向下扎根,努力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 主题班会:结业典礼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认真负责的刘桂芳教授、仝致琦主任以及两位研究生助教毕聪媛、吴依明的帮助下,在治学严谨、学术造诣精深的任课教授们的带领下,大家学习热情高涨,向学之风日浓。短短的10天里,大家共同学习,互相帮助,见证彼此的成长和蜕变。快乐而充实的学习时光总是转瞬即逝,再回首倍感可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15日班会时间,刘教授对本次国培学习的圆满成功做出总结并为我们送上诚挚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桂芳教授总结发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同课异构”优质课学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优秀学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长韩玉玺老师、学员代表张大伟老师分享心得,大家心怀感恩,共同感谢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为大家提供的学习平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班长韩玉玺老师发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员代表张大伟老师发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培训和学习,我们收获颇丰,对地理课程标准和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将从科研、教学、专业等方面学习专家、教授的精神,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逐梦前行、不负韶华!</p>

老师

地理

张老师

我们

教学

展厅

教育

课程

成长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