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极简史3

山顶洞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摘自《极简人类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加速:农耕时代</b></p> <p class="ql-block">随着第一批农业部落的出现,在距今11000年至1万年前,农耕社会诞生了。我们可以将农耕社会定义为人类历史中农业生产技术占绝对主导地位,并成为大多数人类社会根基的时代。</p><p class="ql-block">和长达25万年的采集狩猎时代相比,农耕时代仅仅延续了区区1万年。农耕时代以其绚丽的多样性著称于世,其丰富程度甚至超过了采集狩猎时代和现代社会。</p><p class="ql-block">在每个世界区域内,各地区社会之间保持着藕断丝连的物质和文化联系,并且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网络。在某些世界区域内,由于相对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农耕文明”出现了。时光荏苒,这些文明逐渐和其他地区的农耕文明建立了联系,也和生活在各大农耕文明交界区域的人们展开了交流。尽管如此,据我们所知,直至公元前1492年,不同世界区域间还没有任何显著的交流。</p><p class="ql-block">农业在世界各地是独立出现的,无独有偶,国家、城市、历史建筑以及书写文字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摘自《人类极简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摘自《人类极简史》</span></p> <p class="ql-block">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观察和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慢慢懂得了如何栽培作物。</p><p class="ql-block">世界各地区的人民,在采集经济的基础上,积累了经验,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农业出现的时间很不一致,大约为从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有些氏族和部落在新石器时代仍长期以采集和渔猎为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摘自韩茂莉《大地中国》</span></p> <p class="ql-block">考古资料显示,世界上主要的早期农耕中心有三个地区,即西亚、东亚(包括南亚)、中南美洲。</p><p class="ql-block">如西亚的扎格罗斯山区、小亚细亚半岛南部、东地中海沿岸的约旦、巴勒斯坦、黎巴嫩等地,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也是大麦、小麦、小扁豆等栽培作物的原产地。</p><p class="ql-block">中国黄河中上游、长江中下游很早就种植粟(典型代表:磁山文化)和水稻(典型代表:上山文化)。</p><p class="ql-block">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分别是玉米、豆类、马铃薯等作物的原产地。</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还出现了畜牧业。早在中石器时代或更早些时候,人们已开始驯养与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关系较密切的某些小动物。狗和绵羊是最早被人驯养的动物。如伊拉克的帕勒高拉洞穴遗址内发现公元前1万年家养狗的骨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摘自百度《农业革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摘自百度《农业革命》</span></p> <p class="ql-block">农业生产者如此密集深刻地调控动植物物种,以至于他们的选择开始改变作物的基因构成,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为“驯化”。通过砍伐森林、使河流改道、开垦山坡和耕种土地,农业生产者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使其越来越受人类活动控制。</p><p class="ql-block">最终,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农业生产者创建了新型社会群落。就规模和复杂性而言,它们和采集狩猎时代的部落有着天壤之别。人类不仅驯化了其他物种,也驯化了他们自己。</p><p class="ql-block">农业生产者会通过去除对人类无用的物种,降低土地的总产量。他们增加的仅仅是那些对人类有用的作物产量。</p><p class="ql-block">通过提高人类优选的动植物的产量,农业生产者得以供养更多的人口。</p><p class="ql-block">采集狩猎时代的技术变革是粗放型的(通过拓展生活范围使人口数量翻倍增长),而农耕时代的技术变革则是集约型的(它使得更多人口能够在给定区域内生存)。久而久之,人类及其驯化的动植物开始在更大、人口更稠密的社会群落定居下来;如此一来,人类居住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种改变的性质和速度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都是革命性的、前所未有的。</p><p class="ql-block">以村庄为基础的社会构成,人口活力增强,技术创新加速,农副产品革命,灌溉,流行性疾病,权力等级,以及与非农耕民族的关系等。</p><p class="ql-block">考古学证据显示,所有这些由人口规模扩大、人口密度增加导致的社会压力最终造就了制度化的政治、经济等级。</p><p class="ql-block">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男性在村庄以外权力构建中的压倒性优势重塑了村庄和家庭内部的关系和观念。</p><p class="ql-block">随着社群扩大,领导者手中的资源越来越多,他们开始匀出其中一部分,专门用于供养职业执法人员或早期军队。</p><p class="ql-block">这些过程为更加强大的政治组织(我们称之为“国家”)的形成铺平了道路。国家的出现和大型、定居式社会群落(我们称之为“城市”)的产生基本是同步的。</p><p class="ql-block">农业技术的引进提高了生产力,增加了人口数量,并激发了创新。然而,更庞大、更密集的社群带来了新的问题,要通过形成庞大的、称之为“国家”“帝国”和“文明”的结构层次才能得到解决。随着家族和家庭成员发觉他们融入了国家、区域和市场,并受其中力量的制约,人类社群的性质在这些结构层次中发生了改变。</p><p class="ql-block">尽管创新速度比采集狩猎时代快得多,但仍跟不上人口增长的步伐。对大多数统治者及其臣民而言,农耕时代典型的变化节奏是循环性、周期性的。</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农业革命,是人类史上最大的陷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摘自《人类极简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摘自百度《农业革命》</span></p> <p class="ql-block">三大农业革命</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约发生于10000年前,可能由采集野生小麦发展为有意识的栽种,逐步到半定居等待收获的农耕生活方式。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第一次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p><p class="ql-block">青铜器时代,约发生于公元前4000年前,因青铜器材料的使用,人类可以进行锄耕式的初始农业,称作第二次农业革命。</p><p class="ql-block">铁器时代,约发生于公元前1400年前,因铁器材料的使用及动物的驯养,人类可以进行犁耕式的农业,称作第三次农业革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摘自百度《农业革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摘自《人类极简史》</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