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司马迁祠墓

高山流水

<h3>司马迁墓和祠,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南乡芝川镇南的高岗上,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310年)占地4.5万平方米。<br>司马迁祠共分四个高台,各台之间由石阶相连,层层上升,共九十九级。每座台前立有一个木牌坊,自下而上,最后一台是司马迁墓,墓前有一通清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6年)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汉太史公墓”碑,墓冢上有一株古柏。<br>1982年,司马迁墓和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近年又建了游客服务中心,并在祠的北面建了大型广场,广场上有司马迁塑像及《史记》中十二本记群雕</h3> <h3>游客服务中心内浓郁的文化氛围。</h3> <h3>司马迁青铜像。座落于广场中央。<br>司马迁,西汉左冯刚复阳人今陕西韩城》,我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卓越的历数家。<br>此塑像以青铜铸造而成,高12米,离意《史记》之十二本纪,重26吨,合52万两,寓意《史记》之五十二万字,塑像融写实与写意为一体,雅俗共赏,韵势兼备,气满神真。其面部清捷睿智,以徐村司马后裔的面部特征为蓝本精心雕琢,塑造了一个具体而形象的司马迁。其造型传神达意,极尽表现司马迁刚直不阿,幽而发愤,秉笔直书的伟大。<br>此尊铜像既是对司马迁的追忆与崇敬,也是对中国文化尊严的彰显。</h3> <h3>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散文家。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辨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记,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br>司马迁祠墓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区南约10公里的芝川镇东南的山岗上,俗称司马庙,是为纪念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而建。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祠墓合一,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祠墓山水环抱,风景秀丽,壮观的自然形式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业绩。<br>司马迁祠墓建筑群自下至上,坡下东北方竖一木牌坊系清代重建,上书“汉太史司马祠”六个大字,山巅祠院大门上书“太史祠”,古柏参天,环境幽静。祠內碑石林立,为宋、金、元、明、清各代名人凭吊吟咏之作。祠后为司马迁墓,筑于西晋年间,经金、元、清数次修葺,至今完好。墓系砖砌,呈圆形,墓壁周围嵌有砖雕八卦图案和花卉图案16幅,墓顶古柏一株,树分五枝,枝干苍劲,盘若蛟龙。</h3> <h3>远眺文史公园</h3> <h3>沿途美景</h3> <h3>《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启迪了多少人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