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王羲之的禅心墨韵

海上冰花(斌华)

<p class="ql-block">  当代王義之的禅心墨韵</p><p class="ql-block">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当今更显生机勃勃。书法精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的性灵、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们在欣赏中可得到审美享受、哲思启迪、心灵净化。从古至今书法名家辈出,酷好书法的文人志士们已经把我国这门独特的书法艺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地,尤其是在学习和探索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懈追求不懈追求,才使我国的书法艺术瑰宝源远流长。徐邦达先生是这些不懈的求索者中的一代骄子。 </p><p class="ql-block"> 一、博采众长,领悟二王神韵。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美轮美奂,极具观赏性。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如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p><p class="ql-block"> 二王的书法史地位,早有定论,二王之后的书家,几乎都受其润泽,能站在二王的肩膀上创新的,书法史也都客观地留下了他的大名。二王书风不仅仅是《兰亭序》外在形式所展现出的风流秀美,其实还有内韵里沉重和深刻的一面,个体生命和结构在书法艺术中的展现不仅在情感上具有震撼的力量,还达到了中国艺术最高的天人合一、书人合一“道”的层面。</p><p class="ql-block"> 现实的问题是,不是学二王的人太多,而是学得好学得深学得妙的人太少。千年来,几乎只有一人学成了兰亭序。试问当今世界,有几人√真正悟到了当年的“魏晋笔法”?二王书法只是一个“流派”的顶峰而不是中国书法的巅峰!二王书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书家。兰亭修禊,使王羲之触悟山水之美、宇宙之玄和人生的真谛,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一气呵成,挥写下千古杰作《兰亭集序》,正因为他情深意厚,故能情注毫端而天趣自在;也因为他笔法精严,故能使笔底如行云流水而形神兼具;更因为他诸美皆备,故能使这篇文稿的挥写最终达到高华圆融的境界。在这件尽善尽美的作品面前,后世名家虽竭力临仿,却都未能得其全。</p><p class="ql-block"> 从当今书坛现状来看,受二王影响者更不在少数,而邦达先生对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研究更是情有独钟。在遍临碑帖、兼习百家的同时,主攻“二王”,尤其是兰亭序、圣教序和十七帖等,对他的影响特别明显。徐邦达通过研习孙过庭《书谱》和米芾的《蜀素帖》,进而领悟“二王”的笔法与作品气息,充分领略到了二王的书法神韵。邦达书法观和书风又为之一变,从以前满足于“北碑南帖”的情调中破门而出,敞开自己宽阔的胸怀,放眼于更广阔的艺术世界。 </p><p class="ql-block">从“二王”书法中探索书法真谛,有着浓郁的兰亭风味,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刻苦钻研在当代“二王”书法实践中独树一帜。从纯粹艺术境界层面上看,二王书风达到了人的生命意识在书法艺术中的强烈展现,这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二、思接千载,追求高远境界。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在其书法艺术情趣和美学境界的追求方面,王羲之笔法的形成、书风和审美风格的形成受到魏晋玄学、佛学的影响较大。王羲之则显得平和、内敛、安静,温文尔雅,胜似闲庭信步。历代书法家在临池研修过程中多涉足佛教,或借此修心养性,或借此参悟书道。佛教禅宗与书法艺术皆为修身养性之术,以“坐禅”调息静坐达到至高境界。徐邦达的书风和审美风格承继王羲之,践行自然的回归,人与外界、人与自然的和谐,受佛学的影响较大。得赵朴初亲手指点后,作品能在淳朴中表达禅意,使书法作品如自己的心境一样平和自然、超凡脱俗,求宁静致远、清净自在的精神,逐步达到禅内有书、书外有禅的艺术境界,传达一种亲切慈爱、喜悦包容、豁达开朗l的人生态度,使书法充满了灵性的闪烁。他习练中华昆仑女神功,以“坐禅”调息静坐达到至高境界。五台山张静大法师见到他时,纳头下拜,口称师兄有礼了。</p><p class="ql-block">邦达注重内外兼修,从儒释道传统文化的经典中吸取灵智与修养,在自己的作品中追求宁静、恬适、飘渺、深沉的禅意。他运思缜密,一丝不苟地依靠丰富的艺术想象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来表现主题,所作毫颖飞动,沉着痛快,重处见笔意,骨气洞达;细处显神思,笔端有情,把佛学高深妙义的精神与灵魂合二为一, “精于翰墨,推陈出新,八法九势,铁画银钩”。邦达有幅字夜里起来创作,字仿佛百鸟在动,带有佛的灵性,闪灼着佛光,有人出价三十万人民币没有出让,可以感受到他落笔成章,尽现佛家无我无私的人格情操。 </p><p class="ql-block"> 徐邦达书法呈现出艺术的晶莹真境,从笔墨气运中生发出一种墨韵的精气神,雄健清新、苍劲洒脱,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又融入了二王书法轻灵飘逸、古朴拙厚的意境与韵致,高雅中得神采,淡泊中得精神,给人以大道无形、大气磅礴之美。</p><p class="ql-block">三、精中求深,不懈攀登前行</p><p class="ql-block">如果说他在水乡基层勤学苦练打牢根底,在大西北游历完成了书法道路上的原始积累;那么,北上游学就是对这些积累的进一步升华。在北漂经历中造就了藏于胸中的大气象、洋溢于笔下的高才情。</p><p class="ql-block">艺术贵创新,总是常变常新,学书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继承与创新的过程,邦达兄勇于进取,师古不泥古,追求行书艺术中的高境界,即高格调、高品味。 </p><p class="ql-block"> 邦达兄能熔铸自我,墨行运于古法,师法于自然,时而激情奔放,时而静雅清幽。无论隶草行真,在邦达的笔下呈现出自家的风貌 正是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体验,才在他内心产生一种不可遏止的涌动,构成他作品“大气”的风格。时而悲怆幽深,时而雄浑苍凉,时而涓涓细流,山花烂漫,文字笔墨、诗韵技法,是如此这般地和谐统一在那如歌如泣,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p><p class="ql-block"> 他喜欢在实践中创造,在探求一种独特的领悟。正如邦达兄所说,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的书法艺术能有这么大的成绩其中的酸辛苦辣确实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天道酬勤”!在几十年的书法艺术生涯中差不多每天我都要把笔弄墨,持之以恒的勤奋学习。常常练习到凌晨三、四点钟,特别是近二十年北漂北京我基本上没睡过早觉,每天黎明而起时刻把心思用在研究传统艺术书法上。特别是对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研究更是情有独钟。从“二王”的书法中探索书法真谛。感觉到有一种韵律在内心升华,每周、每个月,字体都在变化,文化兴邦,书法达人。虽已辉煌但我仍要不懈的努力做一个名符其实的“书法达人”!邦达潜心专注,临池不辍,更加勤奋习帖,为提高境界和技艺,先后以孙过庭、赵孟頫、米芾、文征明等书法家的碑帖为范,苏黄米蔡越练越精神,运笔有如神助。可以说遍学百家,汲取精华。因此他的行书笔走龙蛇, 疾涩互动, 运笔有翰逸神飞之势, 深得其精华又有顿挫之功,从而形成一种创新的艺术风格,使之稳步地走向成熟,走向名家大师的行列。“字如其人”。 书法给予了邦达儒雅淳厚的文人涵养,他气质敦厚平和,谦逊和霭、谈吐平实而有亲和力,虽有精妙的书艺,但有“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的修养和品行,在人前谈得最多的是学书心得,恩师的教诲。</p><p class="ql-block"> 在多年的书法艺术追求之路中,他总结出了十六字箴言,自觉遵守即:“博采众长,法古出新,拚搏奋进,德艺双修”。这正是一位艺术家追求完美境界的修炼精神写照!徐邦达先后被授予“中华书画艺术精英” 、“中国德艺双馨书法艺术人才”、“慈善大使艺术家” 、 “荆楚名家特别贡献奖”、“中华书画艺术精英” ,获得“中华杯”全国书法大奖赛金奖、全国书法创作大赛一等奖、北京奥运邀请赛书法一等奖,丨近日被授予“时代楷模第19届爱心中国德艺双馨书法家”荣誉称号等众多的荣誉,却心净如莲,心若止水。</p><p class="ql-block"> 成功女神总是钟情于锲而不舍,奋力拼搏的人。邦达崭露书坛,频入国展,问鼎“兰亭”,2014年,节录《兰亭序》以22万港币、《兰亭序》长卷以30万人民币成功拍卖;2015年,巨幅《兰亭序》被人民大会堂悬挂收藏。2021年,在由北京传世水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行的中国书画大型拍卖会专场中,作品《兰亭序八条屏》,以180万元底价起拍,经多轮激烈竞逐,最后以208万元落锤成交落锤完美成交。有眼光的收藏家认为其作品是奇货可居。他多次当选中国文联《神州》等杂志封面人物。同时,在北京兰亭书画院等国内外多家书法机构及相关院校任职;作品和个人艺术成就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年鉴》、《中国当代书画作品集》、《全球书画家作品典藏》、《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大辞典》等十余部典籍。众多作品屡屡获得全国书法大奖赛金奖、书法创作大赛一等奖,北京奥运邀请赛书法一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中心、中国书画研究院、中华书画家协会等单位和省部级领导、将军、社会各界名流及海外友人争相收藏,引起了海内外书坛的广泛关注。</p><p class="ql-block"> 正如深圳书画家石秋玲所言:“我觉得天才出于勤奋,所以邦达先生的勤奋,是它今天的成果,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欣赏徐邦达先生的书法作品,既有直观生动的画面形象,又有情感活动的节奏,既有感性的激发,又有理性的启迪,他把书法与情感、想象、理解、感悟全都调动了起来,从而产生美不胜收的审美感受。 正如一位参观者在《留言簿》上所写的:“徐先生的作品继承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精华,因而尤显雄浑而美妙!假以时日,必有大观!”。人们也期待他在书法艺术的殿堂里,能书写出更多更好的传世佳作,来奉献给大家。 </p><p class="ql-block"> 邦达兄在不懈地努力着、追求着、登攀着,在书法艺术中不懈追求的这一时代骄子将实现“如众星之列河汉”的自我超越,在展开艺术双翼的翱翔中飞向成功,将站在更高的视点上审视自己的书法,追求自己梦寐以求的艺术理想。</p> <p class="ql-block">在人民大会堂悬挂的《兰亭集序》八条幅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与北大梅寒教授在一起切磋书法艺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