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学习,快乐中成长——记宁城县天义第五小学研学活动

周甜

<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当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体验相结合,一切就变得鲜活而有温度起来。</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11日—12日,宁城县天义第五小学四年级的全体学生参加为期两天的研学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  早上,孩子们迎着朝霞早早地来到学校,登上开往实践研学目的地的大巴车,一路上大家既期待又兴奋,快乐充满了整个车厢,充满了整个旅程。</p> <p class="ql-block">  终于到达了活动的目的地—— 赤峰市道须沟中小学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基地位于黑里河森林温泉度假中心,这里青山环绕,秀水绕城,空气清新纯净,气候清爽怡人。</p> <p class="ql-block">  进入营地后,教官带领同学们进入寝室并示范如何整理内务,学生们仔细观察,认真聆听。</p> <p class="ql-block">  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此次实践活动正式开营。周甜老师和董梓琪同学分别作为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进行发言。</p> <p class="ql-block">  铮铮誓言开启我们第一次团体生活。</p> <p class="ql-block">  研学课程一:制作中草药香囊</p><p class="ql-block"> 中医中药是我国延续千年,行之有效的传统医疗手段和方法,更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枚珍宝。</p> <p class="ql-block">  传统中草药药房内使用的器具——镫子,药碾,药杵。</p> <p class="ql-block">  在孩子们期许的眼神中,开启此项课程。</p> <p class="ql-block">  授课老师详细讲解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p> <p class="ql-block">  开始亲手实践操作,孩子们按着老师教授的方法,一丝不苟的配制中草药香囊。</p> <p class="ql-block">  随队教师与孩子们共同实践。</p> <p class="ql-block">  展示我们的成果,孩子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  研学课程二:石磨豆浆 </p><p class="ql-block"> 石磨豆浆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豆制品,制浆是豆制品生产过程中提取大豆内蛋白质的头道工序。制浆工艺共分选料、浸泡、碾磨、过滤、煮浆和滤熟浆等六道工序。</p> <p class="ql-block">  在授课老师的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过后,孩子们跃跃欲试,开始磨制豆浆。</p> <p class="ql-block">  学习,操作,品尝过后,孩子们谈自己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研学课程三:琥珀制作</p><p class="ql-block"> 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p> <p class="ql-block">  授课教师详细地讲述琥珀的来历,作用,种类,制作过程等。</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穿戴好护具,开始用自己采摘的标本制作琥珀。</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制作的琥珀,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栩栩如生,真是爱不释手。</p> <p class="ql-block">  研学课程四:中华面点—玫瑰花卷</p><p class="ql-block"> 中华面点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3000多年前的奴隶社会初期,人们就学会了种植谷麦,并初步把它当作主要食物。</p> <p class="ql-block"> 中华面点的制作主要分为和面、揉面、搓条、下剂、制皮等步骤。老师讲解过后,同学们纷纷化身小厨师,一展身手。</p> <p class="ql-block">  花卷出锅,捧着自己制作的花卷,孩子们左看看,右瞧瞧,舍不得吃掉。</p> <p class="ql-block">  研学课程五:科技船制作</p><p class="ql-block">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小制作可以培养孩子们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手锯,热熔胶枪等孩子们平时不能触碰的“危险工具”,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孩子们带上手套有模有样的操作起来。</p> <p class="ql-block">  展示我们的团队作品啦!</p> <p class="ql-block">  船,是要经历风浪的考验,到水中去大显身手的。</p> <p class="ql-block">  研学课程六:绳编中国结</p><p class="ql-block"> 中国结是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精致与智慧正是汉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p> <p class="ql-block">  研学课程七:户外课程—参观打虎石展馆</p><p class="ql-block"> 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到:打虎石水库位于宁城县西部山区黑里河镇境内。</p><p class="ql-block"> 从1976年开工到1981年竣工历时六年,打虎石水库的建成,<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凝聚了全县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打虎石水库工程是一个</span>宁城各族人民战天斗地的里程碑式的工程,是一个顺民心得民意为民造福的工程,也是一个再造秀美山川的工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研学课程八:古法碾子加工—玉米粥</p><p class="ql-block"> 石碾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石器工具,相传起源于半坡文化时期。</p><p class="ql-block"> 授课老师边展示边讲解石碾的各部分,炊帚,箩,簸箕等工具的名称和作用。</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协作推碾子。</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也加入到各个小组,同孩子们一起研磨玉米。</p> <p class="ql-block">  熟能生巧,经过几次的练习,孩子们可以很好的掌握箩,簸箕,炊帚等工具的使用方法。</p> <p class="ql-block">  香甜的玉米粥,带着大自然淳朴的香气,带着孩子们辛勤的汗水,带着各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来自秋日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难得有同桌吃饭的经历,大家都很谦让,互相分享餐食。</p><p class="ql-block"> 基地就餐实行分餐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孩子们自主盛饭,吃多少盛多少,既保证吃饱又不浪费粮食。</p> <p class="ql-block">  餐前礼仪。</p> <p class="ql-block">  结营仪式,带队领导宁城县天义第二小学李志学副校长作结营讲话。</p><p class="ql-block"> 李校长充分肯定了基地授课教师和教官在活动中对孩子们的耐心,爱心,赞扬了孩子们在活动中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基地授课老师和教官与同学们道别。</p><p class="ql-block"> 两天一夜朝夕相处的研学活动即将结束,很多孩子泪流满面的与教官告别。</p> <p class="ql-block">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在课堂,书本是孩子的世界;走出去,世界是孩子的书本。</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此次研学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受到教育,是一次精彩的人生课堂。既是对同学们的一次挑战,更是对大家身心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和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  在行走中获取知识,在行走中感受快乐,在行走中向阳生长!</p>

研学

孩子

课程

老师

制作

授课

琥珀

宁城县

打虎石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