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地质科学密码 展非遗时代新篇——福安实小龙江校区六⑥研学进行时

灯火阑珊处

<p class="ql-block">多彩非遗薪火相传,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活态展示。六年段秋季研学将走进穆阳,零距离对话“非遗”文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第一站穆阳石马兜</b></p><p class="ql-block"> 一走进石马兜,古朴的气息马上扑面而来,在这里有许多古老的民间建筑,里面保留了很多传统的铁匠铺、酒坊、理发店、裁衣店,没有过度的商业化,更多是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p><p class="ql-block"> 据说在石马兜镇上居住的缪氏人口是最多的,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居民告诉我们,在这缪氏人口之间可曾出过2个状元和15位进士呢 ,真是一个卧龙藏虎的风水宝地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抬头一看,每一个房子上都挂着一把把油纸伞,每一把油纸伞上的图画都十分精致,望着它们,就好似看到一个个女子拿着油纸扇翩翩起舞,让人感到十分的惬意。</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古镇上,我感受到了悠远的历史气息,让我回到了悠远的美好生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第二站 苏堤线面厂</b></p><p class="ql-block"> “汤饼一杯银线乱,萎蒿数筋玉簪横”。今天,同学们走进穆阳线面加工</p><p class="ql-block">厂。见证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线面又名“太平面”、“长寿面”,因细如针线,营养丰富而闻名。数百年来,穆阳线面一直保持着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千丝万缕,洁白如玉的线面得经过和、发、捶、挤、开、搓、串、拉、晒九道工序制作而成。至今已陪走过近700年的线面,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代代相传的传统工艺,是丝丝线面的温情与记忆。随着一条条纤细的线面被拉开,穆阳线面已展开了辉煌的历史。2017年被列入福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入万家,年产量30多万担,产值一亿多元,风靡百年。再回头望望在风中飘荡的线面,它不仅仅是穆阳发家致富的一种物质,而是百年中华文化的瑰宝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第三站 白云山冰臼群</b></p><p class="ql-block">我们从蟾溪村下车,一路沿着溪畔往河谷上走,一路上,看到河床上镶嵌着一个个天然壶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的名“金石为开”,有的名“屏风石”,有的名“仙人濯足”,还有的叫“通心穴”……每一个石臼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目不暇接,真不愧是国家4A级景区啊!</p> <p class="ql-block">  走进九龙洞,耳边是潺潺的流水声,路边是大大小小的石臼,爬上阶梯,便来到了著名的飞天井,人立其间,仿佛身处井底,眼前一条白练自天而降,美不胜收!听导游说,这样规模宏大的河谷石臼群,以罕见的花岗岩峡谷深切曲流地貌和丰富的火山岩地貌为特色,是世所罕有,极具观赏、科普和地学研究价值,难怪白云山是集多种独特地质景观、水体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天然地质公园,也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宁德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呢。</p> <p class="ql-block">难能可贵的是研学路上,孩子们互帮互助,共克困难,甚是可贵!</p> <p class="ql-block">简约而不简单的农家菜,吃起来真香啊</p> <p class="ql-block">放眼新时代,广大非遗工作者吸吮着中华文明的滋养,赓续着深入骨髓的精神血脉,激扬起蓬勃的青春力量,正以无比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路上昂首阔步!</p><p class="ql-block">白云山地质科考,也等待着新一代学好知识不断深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