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语’家乡 与你分享——七(5)班国庆英语实践作业之介绍我的家乡优秀作品展(一)

<p class="ql-block">  为充分体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激发同学们说英语、用英语的热情,同济附中七年级英语组开展了用英语介绍家乡武汉的实践活动。同学们以vlog 和手绘报形式,从不同角度介绍家乡武汉,感受武汉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请欣赏学生精心制作的视频吧!</p> <p class="ql-block">周熙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黄鹤楼</p><p class="ql-block"> 周熙凯从武汉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开篇:江城武汉,九省通衢,历史悠久,江河纵横、湖泊星罗,名胜遍布。作为武汉市地标建筑之一:黄鹤楼,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千百年来,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优美诗句。在这个视频中,周熙凯一一盘点了黄鹤楼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从三国时期军事楼到唐朝的诗人崔颢到清朝的修缮,历朝历代的形制变迁,黄鹤楼见证了朝代更迭,见证了繁华衰弱,见证了武汉乃至中国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 登楼远眺,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俯瞰江汉,水光接天,气势磅礴。黄鹤楼——武汉人心中的“灯塔”,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李子恒:中国第一角——武汉南岸嘴</p><p class="ql-block"> 被称作武汉“城市之眼”的南岸嘴,其“泾渭分明”的奥秘究竟何在呢?今天跟着李子恒一起来揭开神秘面纱吧!</p><p class="ql-block"> 视频中李子恒站在位于汉阳晴川街道的南岸嘴,为我们现场详细解答。南岸嘴是万里长江和千里汉江奔流交汇所形成的冲击地带,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仅切剖出武汉“两江分三镇”的奇特地貌,也造就了汉阳南岸嘴“泾渭分明”的水文特征。此情此景,李子恒现场背诵出唐代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p><p class="ql-block"> “一瓢舀起两江水,半杯清茶三镇香”。南岸嘴是天元之位、丹田所在,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武汉的心脏”,李子恒呼吁。</p> <p class="ql-block">吕开石:天兴洲长江大桥</p><p class="ql-block"> 江城武汉,有江的地方就有桥,武汉与桥有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吕开石以毛主席诗词起篇,从半个世纪前的万里长江第一桥说起,介绍了武汉建桥史。其中他的最爱是天兴洲大桥,作为长江武汉段第二座公铁两用桥,吕开石犹如一位桥梁专家,从专业角度,详细介绍了这座大桥建成的里程碑意义:跨度、宽度、行车速度、载重等,多项指标打破世界纪录。</p><p class="ql-block"> 武汉是一座与桥结缘、因桥而兴的城市,坐拥多座长江大桥的武汉,是当之无愧的桥梁之都,更有“桥梁博物馆”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请欣赏同学们制作的手绘报吧</p> <p class="ql-block">余欣桐:古德寺</p> <p class="ql-block">夏瑞萱:武汉&黄鹤楼</p> <p class="ql-block">卢琦文:黄鹤楼</p> <p class="ql-block">魏晟:武汉大学</p> <p class="ql-block">王子昊:武汉热干面&豆皮</p> <p class="ql-block">杨予齐:武汉&武汉美食</p> <p class="ql-block">曾嘉宏:武汉早餐</p><p class="ql-block"><br></p>

武汉

黄鹤楼

南岸

李子

家乡

英语

周熙凯

介绍

天兴洲

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