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为了增强初中生物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生物实践活动组织和开展能力,在北京教育学院徐峥老师、怀柔生物教研员周晗颖老师以及怀柔研修班班主任任淑芸老师的组织带领下,10月13日,秋意渐浓,北京教育学院“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与评价”怀柔研修班第二期活动——北京教学植物园“寻秋之旅”如期而至~</span></p> <p class="ql-block"> 踏着清晨的霜露,研修班学员老师们从怀柔集合出发。到达植物园,无尽的秋意,在红黄相间的树叶间,任性地弥漫开来。首先,生物教研员周晗颖老师介绍了今天的活动安排:上午游园——“百草园”识植物,下午集体活动——“自然笔记”寻秋之旅;之后徐峥老师介绍了今天游园讲解员马凯老师,学员们怀着兴奋、好奇以及期待的心情一起踏上“游园之旅”……</p> <p class="ql-block"> 进入百草园,学员们兴奋地发现地上被鸟儿们啄食后的核桃,这是每个怀柔人都无比熟悉的物种,倍感亲切。接着,马老师带领学员们认识了“银杏”,细致的讲解了银杏种子的形成和结构,强调银杏是裸子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它没有果实;还演示了银杏在水中由于种皮结构的疏水性,使银杏与水分子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层,故而呈现“银色”,加之种仁形状类似杏仁,故称之为“银杏”。学员们纷纷表示:植物太有趣了!</p> <p class="ql-block"> 之后,马老师又带领学员们一一认识了果实类似板栗的栗褐色“七叶树”果实,常见杂交品种二乔玉兰的果实——蓇葖果,带倒钩刺的龙牙草果实,形状像吊灯一样的鹤望兰果实,口感如枸杞子般的丝绵果实,还有月季的蔷薇果以及植物栽培中常见的凤仙花果实及种子,等等。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百草园的植物也是硕果累累</p> <p class="ql-block"> 认识植物果实的同时,马老师还根据见到的植物冬芽,细致生动地讲解了芽的分类。例如按照位置分为顶芽和侧芽,根据发育方向分为叶芽(枝芽)、花芽还有混合芽;有些芽败育了,有些芽休眠了,有的芽正在悄悄生长着,预示着现在或明年的一片生机</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最有意思的当属会“运动”的植物了!在马老师的带领下,大家认识了会跳舞的“舞草”,它在感受到光线、声音、湿度的不同时,较小的两片叶子会聚拢或打开,你们瞧:舞草也在听音乐呢!第二种会运动的植物就是“京芒草”了,它细长的芒呈螺旋状,遇水会旋转开,经过马老师的讲解,植物这样做的原因是当种子落到地上时,“芒”的运动便于种子深入土壤,繁衍后代。学员们纷纷感叹:植物的大智慧!之后,又观察了含羞草和再力花,它们为了更好的生存和繁殖都有各自的“高招”和“小心机”,真真是有趣极了!</p> <p class="ql-block"> 观察完再力花,天空飘起小雨,正好进入温室继续参观热带植物。在温室内马老师带领大家观察了“香蕉花”、火龙果、柠檬树、百香果、春羽、龙血树以及蕨类植物等等,让老师们看到了日常见到的一些热带果实的植物本身,更深刻地体会到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是相适应的。室外的雨声渐渐升起,温室内老师们的热情丝毫不减!</p> <p class="ql-block"> 下午,邀请了北京植物园的王鹏老师为大家做了主题为《醉美秋日 共育自然》的“自然笔记”讲座。王老师分别从自然笔记的概念、自然笔记能带给我们什么、自然笔记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自然笔记六要素以及如何做自然笔记等方面,详实具体的为学员们展示如何完成一幅自然笔记作品,为老师们以后辅导学生开展自然笔记活动提供了有力抓手和理论实践支撑。过程中,王老师还安排了互动环节,通过盲摸,描述拿到的植物果实,其他学员猜植物种类,讲座氛围轻松高效,学员们受益匪浅!最后,王老师亲自示范如何使用各个工具,并布置了接下来的户外实践活动任务:进入百草园,以“秋天在哪里”为主题,完成一幅自然笔记作品。</p> <p class="ql-block"> 学员们都跃跃欲试兴高采烈地出发了,每个人都积极准备工具,寻找目标植物。有的在道路旁驻足,有的在水边停留,有的在石板路上,最后大家都安静的坐下来,伴着潺潺的流水声,伴着鸟儿婉转的鸣叫声,一边观察一边动笔勾勒、上色,仿佛与天地、自然植物融为一体!好不惬意!最后时间到了,大家都依依不舍地离开植物园,集合就每个人的作品进行交流研讨。你们瞧!老师们的作品多么生动、多么多彩!</p> <p class="ql-block"> 秋天,一个迷人的季节,一不小心与她撞个满怀,便会全身上下皆染了秋意。通过这次北京教学植物园“寻秋之旅”,提升了学员们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生物实践教学工作积累了理论实践经验,也为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受益匪浅,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益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