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师道尊严-张友勤老师二三事(1)</h3> <h3> 前不久教师节,收到很多学生的祝福,其中有一位说我对学生体贴入微,没有“师道尊严”。乍一听,师道尊严似乎变为了一个贬义词,师道不尊严成了夸奖,连教师自己都对尊严避而远之,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中学时的往事。</h3> <h3> 1973年我在水电六局职工子弟学校上初三,这年的12月发生了“黄帅事件”:北京市中关村一小五年级学生黄帅因与班主任发生矛盾,写信给《北京日报》称"难道还要我们毛泽东时代的青少年再做旧教育制度`师道尊严'奴役下的奴隶吗?",“四人帮”藉此在全国范围内大批师道尊严,师生对立,老师成了学生寻衅滋事的目标。我们虽然远离政治中心,恶事传千里,学校里也很快出现顶撞和恶搞老师的现象。全国的老师人人自危,谨言慎行,谁也不敢去管学生,唯恐引火烧身。</h3> <p class="ql-block"> 教我们语文的张友勤老师是一个慈母型的老师,对学生和颜悦色、关怀备至,很受学生的爱戴(参见<a href="https://www.meipian.cn/4uyl20ej"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我的中学老师(二)</a>,<a href="https://www.meipian.cn/4wxj61h2?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68844799&first_share_to=copy_link"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黄新华《我的美女老师》</a>)。有一天放学前最后一节课是作文课,下课时我收齐全班的作文本,准备帮张老师拿到办公室,顺便再问几个问题。张老师离开教室前对还在跟教室里其他几个男生打闹的W生(我跟他失联了,没法征求意见,暂且不提他名字,叫W吧)交待了一个作业上的事,W微侧身,瞟眼看了一下张老师,没有说话。</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本来已经准备转身带我去办公室了,见状直接走回去,来到W面前,平静地对他说:“你刚才怎么看我的?什么意思?”。接着,语气和缓但语速连珠炮似地说了诸如“这种做法不礼貌”,“这不是个好习惯”,“不能这样看人,更不能这样看老师”此类的话,让他抬头正眼看一下。谁知那天W犯了牛脾气,张老师本已走到他的正面,他只要稍微抬一下头,就是一个正眼,他偏再转过身,继续侧眼瞟了张老师一眼,惹的几个男生哈哈大笑,他像受了鼓励一样,继续跟张老师对着干。张老师仍然用惯有的对待小学生的谆谆善诱的语气解释为什么不能这样,W也不断变换着姿势,侧眼瞟着老师,如此几个回合后,张老师的脸色和语气也变了,声色俱厉地批评起他来。</p><p class="ql-block"> 那时批“师道尊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场运动对我们这些平时很尊重老师的学生也是有影响的,像做了坏事一样,我们不敢把尊师表现在外,连碰到老师叫声好也嗫嚅在嗓子眼里,怕周围人听到笑话。张老师跟W的对峙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我在旁边非常尴尬,如坐针毡。一方面为张老师捏把汗,毕竟这场运动的对象是老师,怕引起上纲上线的后果,另一方面看着自己敬爱的老师受窘而自己帮不上忙,有着枉为一个男子汉的无奈和愧疚。</p><p class="ql-block"> 后来张老师见苦口婆心也没有结果,抑或是见我还等在旁边,就撂下一句:“我们还没完”,带我离开了教室。据其他同学说,后来张老师又找W谈了不下半个小时,至于有没有说服W,我们都不知道。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我当时不明白张老师为什么冒那么大的风险,如此介意瞟眼看人。</p> <p class="ql-block"> 不久后我便理解了张老师为什么“顶风作案”,也更钦佩张老师的为人和为师。瞟眼看人对别人是非常不礼貌的,对自己也是会让别人看低的一个不良行为。中国有句俗语:“龟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古人认为,“心不正,则体不正”,龟背是指一个人与他人说话时,缩着肩拱着脖弯着腰,这种体态要么是心里藏着阴谋诡计,要么是习惯了仰人鼻息,奴颜卑膝;蛇腰是指一个人走路扭来扭去,将腰扭得像蛇一样柔若无骨,如是男人,则往往擅长于左右逢源、见风使舵、算计他人,如是女子,则往往喜欢卖弄风情;瞟眼看人是极度不尊重人,也是不自信,心怀叵测的表现,比用刀伤人更要为甚,也是不可交的人一类。</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模范教师,显然不会对学生不正确的行为视若罔闻。我想她不顾政治舆论的高压,顶风逆行,或是出于一个教师的良知,更或是习惯使然,完全将自己置身度外了,只要是对学生好,慨然为之,我行我素,没有考虑到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后果。</p> <p class="ql-block"> 中学时看父亲藏下的一本《古文观止》,其中《史记·李将军列传》讲了一段李广从骁骑将军贬为平民时的小故事:一天李广带一个随从出城打猎,回来晚了,路过霸陵驿亭,霸陵守官不准李广通行。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守官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行,何况前任的呢!”便让李广在驿站住了一夜。过了不久,匈奴入侵,汉武帝重新启用李广。李广申请带霸陵守官同去,到前线就把他杀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典型的公报私仇,是李广的一个污点,为什么司马迁会将它写入史记,流传百世呢?司马迁是很尊重李广的,跟李广的孙子李陵为同代人,李陵在汉武帝时也任大将军,带队北征匈奴,因为带的军队过少,打了败仗,本人也被俘,司马迁为其辩解,不但没能阻止汉武帝杀了李陵的全家,还连累自己受了人间最耻辱的宫刑,被打入大牢,在牢中写下史记。司马迁本人感同身受,对冒犯人的尊严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同在司马迁写的《史记·范雎传》中有一句:“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这里“一饭”是指很小的恩惠,“睚眦”就是这种瞟眼之不尊重。这也是为什么司马迁会将李广的公报私仇写入史记传世,他要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尊严比人的生命还要重要!</p><p class="ql-block"> 不管张老师与W的对峙的结果是什么,我们全班之后都知道不能瞟眼看人,张老师胜利了!张老师要维护的“师道尊严”,不是老师们寻求尊重,而是社会需要,要让社会有这个意识,如果社会不能尊重自己的灵魂工程师,这个社会是可悲的,也是可怕的。全体人民的素质提高了,我们就不会有WG!</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这点仍然十分重要 。。。。。。</p> <p class="ql-block">【跋】2023年10月13日初稿於昆山至北京的高铁上。本来准备下一位写数学老师的,碰到一位老八一小学的一起回忆张老师,就又写了一篇张老师。</p><p class="ql-block">学长朱文题诗一首,很好地总结了本文的原意,他家是张老师的隔壁邻居:</p><p class="ql-block">读金声君忆张友勤老师文有题</p><p class="ql-block">江畔初相见,山居作比邻。</p><p class="ql-block">怜才解心惑,授业补知贫。</p><p class="ql-block">世换春秋易,天翻人事新。</p><p class="ql-block">感恩总依旧,寄念跨遥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古文观止》《史记·李将军列传》节录:</p><p class="ql-block"> 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p><p class="ql-block">参考阅读:</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teodb7p"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我的中学老师 - 曾经沧海(序)</a></p><p class="ql-block">其它文章:</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tf9kqru"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远方的大雁妳是否安好?</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urlp9uc"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莫斯科纪行 - 序</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