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小组来到了南龛坡</p><p class="ql-block"> 四川省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巴中南龛山景区位于巴中市巴州区城南的南龛山上,景区包括南龛摩岩造像、南龛公园、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以及将帅碑林。</p> <p class="ql-block"> 南龛飞霞阁1981年由当时的巴中县政府组织各单位及社会各界集资修建南龛公园时建造完成,位于巴中南龛山顶,可以登楼一览巴城全景。所以该阁一建成后即成为巴城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据了解,南龛飞霞阁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据巴中县志记载,早在唐朝时南龛山上就有亭台建筑,可以视作最早的“飞霞阁”。因此在设计中参考了唐朝建筑风格,在设计理念中着重突出唐文化和巴文化,体现出历史文化、巴文化、佛教文化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 这幢仿古建筑为框架结构,高39米,从外面看上去为5层,内部为9层,最顶层将置佛钟,阁内将设置巴中名仕馆,展示巴中有史以来的历史、文化名人以及对巴中和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南龛飞霞阁估算总投资1100万元,总面积约2600平方米,预计建设工期12个月。南龛飞霞阁建成后,将成为巴城新的标志性建筑,市民可以登阁一览巴城新面貌。</p> <p class="ql-block"> 南龛的摩岩造像以佛教为主,人物特征鲜明生动,匠心独具。佛像表情庄严肃穆,体态优美,和谐生动;力士像肌壮筋实,威风凛凛;飞天像雕刻精巧,直感较强;观音像精美绝伦,丰腴的躯体,圆润而富有青春气息的面容,婀娜动人的体态,体现了唐代仕女雍容华贵的风姿。南龛石刻的布局别具一格,最大的龛窟见方逾丈,最小的仅5寸,大小相间,疏密相配,错落有致。南龛石刻艺术以全崖正中的卢舍佛像为杰作。这里还留有历代文人墨客的墨迹,李白曾书"怪状"二字镌刻于此</p> <p class="ql-block"> 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位于四川省巴中城南部南龛山,1993年经四川省政府筹划批建,是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已建有: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刘伯坚烈士纪念像园,碑林长廊,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吴瑞林将军纪念碑,红军陵园,奉献碑,标牌碑,观景台,安放飞机一架,三七高炮二门,共嵌碑2288块,刻红军英名8.5万名。</p> <p class="ql-block"> 塑像像座用黑色的花岗石镶嵌,设计构思简洁明快,寓意深刻。长宽比例按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观点的“黄金分割”法设计。纪念座下的三级U型阶梯,代表一、二、三、四个方面军,后边合为一线,表示三个军会师后为一体。像高1.5米,通高4米。像座正面镌刻个人简历和捐款单位、题字</p> <p class="ql-block"> 红军纪念碑,看到上面金光闪闪的文字,我们不由得心生敬意,对着烈士们敬了一个礼。这是对他们应有的尊敬!那上面的大字,也让我想起了,红军战士也和我们一样是无产阶级,也是从人民中而来。他们是无产阶级中的斗士,是革命者,是人民的保护神,是为这个国家的建立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者!是值得敬畏值得歌颂之人。如果没有他们,不会有今天的我们,如果没有他们,这个国家也不会存在,如果没有他们这一切的一切都不会存在。</p> <p class="ql-block"> 除了这些,这里还留有历代文人墨客的墨迹,李白曾书“怪状”二字镌刻于此。南龛公园风景秀丽,面积32000多亩,整个园内覆盖着水杉、雪松、黑壳楠、银杏、露经柏、苏铁等150多个品种的乔、灌木林及名贵花卉。园内还有梓桐宫、南池、望州亭等景观</p> <p class="ql-block"> 来到南龛公园,我们可以看到放风筝的小孩,打羽毛球、运动的年轻人,还有跳健身操的老年人,这是巴中人悠闲而又自在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要说巴城一天人流量最集中的是哪里,毫无疑问,早上的南龛坡,由于南龛坡地理交通方便以及人们早晨晨练的习惯,每到早晨5点6点,山上就聚集了好几百人,练太极,打羽毛球,跑步,做操,舞剑,可谓人流如织,络绎不绝,成为早晨巴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年四季皆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 岁月无语,唯石有言,石窟和碑林在这儿屹立,天国与人间在此接壤</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巴中南龛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