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闲逛哈尔滨。<div>2、前往扎龙湿地,零距离拍摄丹顶鹤的曼妙舞姿。</div><div>3、阿尔山大峡谷采风。</div><div>4、阿尔山火车站打卡。</div><div>5、拍摄广袤、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div><div>6、猎影“呼和诺尔湖”晨曦与“敖包相会”外景地。</div><div>7、“黑山头”的晚霞与“亚洲第一湿地”的晨雾交相辉映、美不胜收。</div><div>8、拍摄白桦林秋色。</div><div>9、满洲里国门观光。</div><div>10、拍摄“莫日格勒河”的晚霞及“海拉尔”的收官之作。</div> 20230912 傍晚,在武汉天河机场乘坐“厦门航空”的航班直飞我国最北边的大都市、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抵达团队指定的酒店报到。 20230913 有一整天可以自由打发的时间,故信步溜达到市中心遐迩闻名的“中央大街”步行街闲逛。 在这条由方石铺成的步行街两侧,坐落着众多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各种风格的欧式建筑,充满了浪漫色彩。 欣赏坐落于中央大街两侧的欧式、仿欧式建筑共有70多栋,大多建于20世纪初,其中不乏各种西方建筑流派的精髓。 距离中央大街不远处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显眼的洋葱头式穹顶、典型的东正教风格,是哈尔滨的著名地标。<br> 圣索菲亚大教堂曾经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目前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拜占庭式建筑,虽然在1997年就更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但是无论当地人,还是外地游客,更愿意称它为“索菲亚大教堂”。<br> 20230914 早餐后,离开哈尔滨,乘车出发开启“一路向北”摄影之旅,下午抵达“亚洲第一、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齐齐哈尔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城”,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基地。 洁白无瑕,丹红一点的珍奇丹顶鹤,居湿地禽鸟数量最多,因此当地得名之"鹤之故乡"。 零距离接触如此这般“风姿卓越、神态各异、翩然起舞”的“一品鸟”叫人兴奋不已(呵呵,历史上把鹤作为高官的象征,而并非“长寿鸟”)。 用相机的“高速连拍”,捕捉丹顶鹤的动态之美。 秋季的湿地,万顷芦苇“观鹤起舞、鹤戏苇花”,曼妙无比。 停留在湿地水边的丹顶鹤,其“静态之美”不禁令人怦然心动。 走近扎龙湖边,人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画中,远处蒿草丛生,碧水连天,近前群鹤起舞,鸟飞鱼跃,厌倦了喧嚣的都市生活,扑进这美丽的鹤乡,使人顿感神清气爽,飘飘欲仙。 20230915 进入阿尔山大峡谷,这里是一个天然的峡谷断裂带,谷底有非常丰富的黑色火山石,并有缓缓溪流流过,夹杂着秋季阿尔山林区的金黄秋色,这里是非常好的慢门拍摄场所及小景拍摄地。 秋天的阿尔山无疑是美丽的,茫茫的林海,耀眼的金黄五彩斑斓,神奇的矿泉,迷人的秋色,瑰丽的火山遗迹,密集的河流、湖泊,构成了这片如诗如画的土地,每一眼都仿佛是一幅幅定格的油画,令人心醉! 恰遇阴雨天气,少了“光与影”的眷顾,镜头里的片片难以出彩。 20230916 早起前往杜鹃湖拍摄晨曦光影(还是阴天),杜鹃湖是林区内最大的火山湖,怪石嶙峋的火山熔柱张牙舞爪,期待中湛蓝的湖水倒影着湖边白桦林,光影斑驳的秋色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笔触厚重的欧洲油画,这里的风光堪称阿尔山一绝。 “石塘林”由火山喷发后的岩浆流淌凝固而成,经过千万年的风霜侵蚀和流水冲刷,形成了独特的地貌,一堆堆假山般的火山岩千奇百怪,惟妙惟肖。 20230917 阿尔山火车站修建于1937年,是日本关东军驻扎时期的产物。是一幢东洋风格的低檐尖顶二层日式建筑, 停靠有绿皮火车的“古董”般的小巧火车站,目前仍在正常运营。 阿尔山小火车站和一般印象中的火车站有很大的出入,风格优雅复古,就像是宫崎骏动画里随处可见的浪漫建筑,清新唯美。后来才知道这就是经典的日式建筑风格,色彩明艳的花岗岩和斑驳的石墙让这里充满着小资情调。 站前的摊贩兜售着当地的土特产。 阿尔山小火车站是内蒙古阿尔山市的一个小站,但是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令人回味的人文气息,同时又具有瑞士风格的阿尔山火车站,是边境小城最有名气的建筑。 当日下午,抵达广袤、美丽、富饶、神奇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蓝天白云",什么是"绿色净土"。秋天的呼伦贝尔草原犹如一幅巨大的金色画卷,一望无涯。 人们都非常向往呼伦贝尔大草原,想象着这里的茵茵碧草,悠悠白云,湛蓝如洗的天空,还有奔驰的骏马和成群的牛羊……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国现存最丰美的优良牧场,因为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所以又有"最纯净的草原"之说。 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来此地打卡,享受这纯净的空气和迷人的景色。 呼伦湖是呼伦贝尔草原的一大美景。站在湖边一眼望去,无边无际,心旷神怡。 20230918 清晨早起拍摄“呼和诺尔湖”晨曦光影,在蒙古语中“呼和诺尔”意为“青色的湖”。草原内有许多大大小小、明镜般的河流湖泊点缀其中,湖面四周水草丰美,湖水清澈洁净,犹如一颗颗闪亮的明珠。 这里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敖包相会”的外景地,那首经典传唱的“敖包相会”就是从这里蔓延至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在我国流传了近半个世纪。 早餐后,离开陈巴尔虎旗,向呼伦贝尔市进发,去捕捉“黑山头”景区的落日余晖。 额尔古纳河沿岸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水草丰美,鱼类品种繁多,动植物资源丰富,宜农、宜牧,是人类理想的天堂。 傍晚时分,在黑山头登高望远,架好装备,整戈待发,登时,夕阳映照下的美景映入眼帘,美不胜收,相机、手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奏响了激情和愉悦的乐章…… 如此美景,养眼舒心,可遇不可求啊!且一时难以言喻。 “夕阳方照桃花坞,人面桃花相映红”,呵呵,一时乱了方寸,胡诌了起来。 “夕阳寻梦待落幕,枫情凝露落叶霜”--好不凄美,却不忍离去。 20230919 清晨早起,驱车前往号称“亚洲第一湿地”的腹地,占山头,架机位,期待拍摄湿地“大片”。 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目前保持原始状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这里山峦起伏、灌木丛生,曲水环抱着草甸,五彩斑斓的高低灌木丛林散发着不同的颜色层次,不难领悟到什么叫做真正的层林尽染。到处是斑斓的场景,处处呈现着勃勃生机。 这里地形平缓开阔,额尔古纳河支流根河在此蜿蜒流过,形成了壮观秀丽的河流湿地景观。 深秋时节的伊敏河两岸相当给力,逶迤的河面晨雾缭绕,五光十色、低矮的灌木丛在晨光的映照下绽放着迷人的光彩,“大地的调色板”也难以言表其被冲击的感官!逮着了,这风光怡人、难得一见的美景。 收摊了,就地打卡难以免俗。 山下远方的城堡在晨雾的包裹下,如海市蜃楼般忽隐忽现、扑朔迷离。 离开额尔古纳湿地,继续向北、向西,“满眼净是黄金甲”。 山坡上的牧羊人。 中午时分,抵达“大兴安岭地区面积最大、构成树种最纯的天然原始白桦林”景区。 被誉为"纯情树"的白桦树清新典雅,白桦树是额尔古纳的市树。漫步林间小径,静静的白桦林间满地黄叶堆积,是最炫目的金黄绚烂景观。 茂密、笔挺的白桦树干仿佛深入天空。洁白的树干犹如继承了欧洲的血统,枝干上的稀疏黑色仿佛从天空落下的黑色雨点,风干在枝干上。 在“敖鲁古雅驯鹿园”,美眉与"四不像"共舞。 下午,继续向北,一路风光一路景。 一路上走走停停,有看不净的美色,拍不完的镜头。 “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上游克鲁伦河流入呼伦湖后流出,蒙古帝国及北元时期是中国的内陆河。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成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河滩两岸溪流纵横、灌木丛生,河对岸的俄罗斯村庄近在咫尺。 傍晚,慕名而来的各路人马、摄影人,齐聚山头,一睹大好河山的巍峨芳容。当晚,入住俄罗斯风情小镇--临江村。 20230920 清早时分,登高拍摄日出晨曦下的原生态临江村。金色的木屋、秋季的白桦林、远望额尔古纳河两岸湿地牧羊等。可惜没见到传说中的俄罗斯大姑娘在河边洗衣服的场景,可能是气温低、河水太凉的缘故吧?只有跟前的老牛“吭哧吭哧”在啃草,哈哈哈……,有趣吧? 途经边境“中国十佳魅力小镇”室韦采风。室韦俄罗斯民族乡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俗独特,一年四季都是摄影、旅游、采风的好去处。 室韦口岸庄严、肃穆,神圣不可侵犯。 傍晚抵达“乌兰山太极八卦图”拍摄日落,这里是额尔古纳河畔的最高峰,有用钢材、木板搭建的宽阔、平整、被称为额尔古纳最佳的观景、摄影平台。 浪漫、惬意、舒适的摄影机位第一次临幸,如此待遇,不禁倍感受宠。 俯瞰河谷,额尔古纳河在此处转了一个美丽的大弯,河水环绕的两快湿地看上去极像太极图(可惜所带镜头不够短,没拍到大全景),云影在河湾飘来荡去,简直美呆了。 换一个角度看看。 20230921 早餐后,离开昨晚下榻的“恩和假日酒店”,向满洲里进发。 “恩和民族乡”的晨曦光影。 沿着中俄边境公路景观带行驶,路边有一块挂了“33号湿地”的牌子,窗外是湛蓝的天空,大块的白云,辽阔的大草原,清清的湿地湖水,悠闲的牛羊马群,一个纯净美丽的传说,此处也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秀丽风光的精华路段之一。 下午抵达满洲里,参观国门景区。满洲里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了中俄蒙三国风情,被誉为“东亚之窗”。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国门下通过有准、宽轨铁路各一条。 满洲里欧式建筑一角。 满洲里步行街,人去楼空。 夕阳下的套娃城堡酒店格外华丽。 入夜,前往“北湖公园”,满洲里璀璨的城市夜景流光溢彩。 收工后,三、五摄友偶遇俄式西餐厅,在此也过把西餐瘾。 席间,有俄罗斯小姑娘表演节目凑兴。 20230922 早餐后,乘车沿边防公路穿行,途中经呼伦贝尔的二卡跨国湿地、择机下车拍摄自然生态景观,这里,风景绮丽、水草秀美。 落日时分前往制高点拍摄“天下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那美丽的落日余晖风光。秋天的莫日格勒河,蜿蜒的河水曲线,宛如鬼斧神工般的写意画作,那条被劲风舞动着的蔚蓝色绸带,悠然飘落在平坦无垠的大草原上,那蓝、让人醉,那柔、叫人哭。 20230923 昨晚入住“海拉尔”。海拉尔是由蒙古语“哈利亚尔”音转而来,意为“野韭菜”,因海拉尔河两岸过去长满野韭菜,故取名为“海拉尔”。呼伦贝尔市的政府驻地是海拉尔区,那是一座非常现代化的城市,也是整个呼伦贝尔的旅游和交通枢纽。 作者预定的由“海拉尔东山国际机场”直飞“武汉天河机场”为当晚18:00的航班。午睡后,不慌不忙乘网约车来到机场值机。 训练有素的敏感神经,忙不迭的操起手机,定格这“光与影”的精彩瞬间。 侧光下安逸的候机客。 再见了,东山机场。本次航班正点落地武汉天河机场,顺利提取行李后,看了看表,还好,尚能赶上返城的地铁二号线。 收官之作:《空有一人》。注:航班落地武汉、在返家途中转乘地铁时,有幸赶上了地铁8号线当晚的末班车。喜悦之余,感慨本次的长途旅行“一箱一世界,一客一菩提”。 后记:别了,海拉尔!别了,呼伦贝尔!别了,"我的摄影我的团"的兄弟姐妹们。感谢大伙一路的相知与相伴、照顾与帮助!期待有缘再约起、再相会。<div>摄影:小娃</div><div>编辑:小娃</div><div>20231014。</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