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13日上午,我们来到皇城相府游览。</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为清代名相陈廷敬及陈氏家族的故居,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至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是一处城堡式古代官宦家居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故居由内城和外城两部分组成,内城为明代建筑,是陈氏家族的故居,城墙周长466.55米,占地11565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城墙、河山楼、藏兵洞、陈氏宗祠、树德居、世德居、容山公府、御史府及麒麟院等。</p> <p class="ql-block">陈廷敬(1639年——1712年),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陈廷敬先后担任大清康熙帝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上世纪末,陈廷敬后人、蜀中隐士陈光美病逝于四川乐山,其孙子陈恩田不负先辈遗训,在国学领域成果非凡,文字作品,出任澳大利亚ISTS(国际七三学社)第一届委员会主席,陈廷敬家族再次受到海内外瞩目。</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官员,陈廷敬一生编著有多种书籍。其中属于他个人的诗、文集主要有:《午亭文编》、《河上集》、《参野诗选》、《说岩诗集》、《山礼指要》……等,特别应当提到的是,他主持了《康熙字典》的编纂工作。康熙四十九年三月,皇帝命张玉书、陈廷敬领导编纂一部大型字典。工作刚展开,张玉书即因病去世,已经七十多岁高龄的陈廷敬担起了总阅官之职,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这部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辞书,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陈廷敬一生写了很多诗,与当时的文人唱和之作不少。所著文章也不少,虽比同时代著名文人稍逊,但由于他官职高,比较清廉,诗文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他文功底深厚,有思想,见地深远。</p> <p class="ql-block">陈廷敬曾随康熙下江南,眼见沃野千里,莺飞草长,留下不少带有灵秀之气的作品。他写历史风云,大气磅礴;写自然景物,清新俊逸;无论是寄情寓理、熔辞炼句,都匠心独具,被称为“燕许大手,海内无异词焉”。</p> <p class="ql-block">每天上午,在景区内有一场表演。这是康熙皇帝的扮演者。</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参观</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宅子内,有在宣传表演“阳城古书”的,我们与他们互动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然后登上城墙。</p> <p class="ql-block">在城墙上有座文昌庙,供奉着文昌菩萨。</p> <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下了城墙,来到后门。</p> <p class="ql-block">故居中还有一个花园,假山依着城墙,小桥流水。我们在花园内拍照流连。</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来到与相府一墙之隔的“相府宾馆”,午餐。</p> <p class="ql-block">陈廷敬平生勤于写作,几无搁笔,有《午亭文编》50卷问世,其中诗20卷、杂著4卷、经解4卷、奏疏序记及其他文体20卷、《杜律诗话》2卷。他曾将《午亭文编》送呈康熙御览,被康熙夸为“拟诸姚房李杜”,所作各体诗“清雅醇厚,非积字累句之学所能窥者”。</p><p class="ql-block">我感觉他是个伟大的教师, 文人,官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