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红楼梦中的贾母与刘姥姥</p><p class="ql-block"> 陈默</p><p class="ql-block">贾母和刘姥姥是红楼梦两个身份差距极大的人物,一个是富贵到了高端,一个是贫穷到了谷底。一个在天上,一个地下,可是这两个人却在大观园演了一出喜剧,让一群高贵的夫人、太太、小姐们来了一场畅意的欢笑。</p><p class="ql-block">书中写道:贾母说从来没有笑的这么痛快过。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扶着桌子只叫 “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p><p class="ql-block">如果说这是一场戏,那么刘姥姥就是主角。</p><p class="ql-block">我们先谈谈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常言说侯门似海,贾府的高门大宅,就是那些高层次的人想进也不是太容易,贾雨村还是让林如海写了推荐信进的。刘姥姥一介村妇,她女婿女儿都不敢去,可是她舍着老脸就去了,她的勇气来自她气正、胆正、智慧。</p><p class="ql-block">她能进这个大门,有三个细节。第一门卫,她低声下气弯腰打躬口称太爷相问,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听了,都不瞅睬,“瞅睬”两个字用的妙,就是连看你也懒得看,停了半日又让她在一旁守着耍她,她要是等不着那可是白来了。幸亏内中有一老年人说道:“不要误他的事,何苦耍他。”因向刘姥姥道:“周大爷已往南边去了。他在后一带住着,他娘子却在家。你要找时,从这边绕到后街上后门上去问就是了。”</p><p class="ql-block">不要看那简单的几句话,让读者一下子记住了这个好心人。还有二三十个中的一个孩童蹦跳着给她带路。一老一少,一个厚道一个单纯,才让刘姥姥找到她要找的人。</p><p class="ql-block">更幸运的是她找的周瑞家的,书中说周瑞家的为人心性乖滑,刘姥姥女婿曾帮过她们家,人家没有忘记,起码在这个事上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她派人打探,在妥当的时刻,把刘姥姥领到了掌握着财权的王熙凤跟前。</p><p class="ql-block">王熙凤摆足了豪门当家人的架子,刘姥姥呢,既不在意对方的轻视,也不去接对方的客套话,只是在地上拜了又拜,起来喝茶时也时不时傻笑着。奉承话说的恰到好处,也直白了自己的苦处,她说:“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这段话只说来意,没吃的了又冷,不是要死人吗?你当老的可怜可怜吧。这让王熙凤起了怜悯之心,让王熙凤觉得不给就不是当老当家的人。</p><p class="ql-block">王熙凤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这二十两银子,或许对这豪门只是一顿饭钱的事,可是解决了这个小家人的生存问题,让他们在这个冬天活下来了。</p><p class="ql-block">王熙凤是何等的人物,但凡谁一句话说不到点上,那是治你没商量,可是对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亲戚最起码是认可了帮了,后来还把她推荐给了高层次的领导。可是她正儿八经要见的王夫人却懒得见她。</p><p class="ql-block">人在做天在看,王熙凤这一次的善举,在日后得到了回报,她唯一的女儿是这个最底层的老太婆救下的。</p><p class="ql-block">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不是来打秋风的,他是背了两袋瓜果前来报恩。</p><p class="ql-block">人不求人品自高。所以她这次来的言谈有了些底气。她原本是报了恩就要走的,根本没有想到这个府里的最高层人物贾母要见她,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能不能掌握好这个良机,那是需要智慧的。 </p><p class="ql-block">贾母为什么要见一个最底层的老太婆呢?用她自己的话就是想找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说话。也说明她虽然裹金缠玉,被儿孙后辈丫鬟侍女簇拥着奉承着,可是真正让她敞开心扉的人,恐怕一个人也没有,所以她是精神孤独,想找一个释放的对象,所以当王熙凤给她介绍这个乡村老太太时,她就立马想见见她说说话。</p><p class="ql-block">说说话这可不是谁都能说话的,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只要不是哑巴都能说话,可是能说话和会说话可不同,故人说,会说话能当银钱使。</p><p class="ql-block">由于刘姥姥会说话,她不但免费游览了大观园,还参加了人家的盛宴。她在荣国府插混打趣装疯卖傻逗人一乐。就是这一出戏,改变了自己家的命运,脱贫奔小康,而威名赫赫的贾府却返贫了还犯事了。</p><p class="ql-block">首先看看这两个人是怎见面说话的。</p><p class="ql-block">刘姥姥知是贾母,忙上来陪着笑,拜了几拜,口里说:“请老寿星安!”贾母也忙欠身问好,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坐着。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p><p class="ql-block"> 称贾母“老寿星”不能不说刘姥姥的高明,不论怎样拉扯,贾母和刘姥姥也算亲家,可这时候刘姥姥要直呼亲家,就有点把自己和贾母放在了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了。刘姥姥没有这样,她称贾母是“老寿星”,一下子就把贾母给供起来了,她是神是自己敬奉的对象。如果返回来贾母称刘姥姥“老寿星”,那么就有点讽刺的意思了,可贾母她称刘姥姥“老亲家”,老亲家多么亲切,一下子就把刘姥姥从底下提溜上来了,言外之意,你和我是对等的亲戚关系,别扯那些高低贵贱。接着两个老人从年龄说到身体,贾母传给刘姥姥的信息就是我们都是老人了,咱两个老人说说话。 </p><p class="ql-block">贾母是这台戏中是唯一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对待刘姥姥的。</p><p class="ql-block">王熙凤是一个见风使舵极会巴结上级的人的人。她立马明白了贾母的意思,并且马上实施。为了贾母的高兴,她出谋划策要捉弄刘姥姥。</p><p class="ql-block">贾母马上看出她的意思,赶紧嘱咐说,凤姐凤丫头别拿刘姥姥取笑儿。他是乡屯里的人,搁不住你打趣他。</p><p class="ql-block">贾母从这场戏一开始就掌控着局面,她的意思是。我们想找一个人乐乐,可是不能太过分,要让人家搁的住。就是开玩笑也不能过分。</p><p class="ql-block">刘姥姥心知肚明,这些吃饱了撑着的一群贵族无非是想拿她开心取乐,对于她来说这就是本钱,所以她心甘情愿的登台演出了。同时她也真心尊敬这个富而不骄不傲的老人,为了让她高兴,她宁愿上场表演。所以整场戏,她很入戏,把人物扮演的惟妙惟肖。</p><p class="ql-block">作者也通过她的眼睛,把贾府的许多角落,衣,食,住,行玩以及每个人的性格品行,等都呈现在读者面前。也透过刘姥姥的观察、体验、评论,进一步地表现了贾府主子们的享乐与奢侈,既写出了贾府鲜花著锦之盛,又为日后贾府败落埋下了伏笔。</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要区分两个字,“耍笑”和“打趣”,“耍笑”完全是把你当猴子耍,是猴子就不是人了。可是“打趣”不一样,是为了大家高兴拿一个人当目标逗乐,就像我们河南人喜欢喝酒,喝多了总要拿一个人逗乐,只把这个目标喝的醉烂如泥才尽兴。</p><p class="ql-block">刘姥姥是穷,可是她是穷人堆里的人物,如果他们真是把她的尊严踩到地上,她也是要脸面的,说不准会给他们翻脸。她知道“打趣”也就“得趣”。正如她对鸳鸯所说的,姑娘说哪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p><p class="ql-block"> 你看凤姐横三竖四插了她满头花儿,把她打扮成个“老妖精”,她反得趣地说:“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这话说的多好,让作梗着放开手工作。</p><p class="ql-block">她入戏了,她是表演不是演戏,表演就是用我的才能让你们快乐,所以她很主动,筵席一开始,她便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还故意“鼓着腮不语”逗得荣国府的人们捧腹喷饭、弯腰揉肠地大笑。</p><p class="ql-block">凤姐给她一双沉沉的“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她面前,她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汆攘一个。”接着,便用筷子“满碗里闹了一阵”。好一个憨态可掬的老人,潜台词是我就是什么也没有见过的乡下老,我土的掉渣。你们这好,鸡也好下的蛋也好。</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刘姥姥被人耍笑,是一场高级的表演,就像在戏台上说相声,抖出一个个包袱,演的认真看的捧腹。</p><p class="ql-block">刘姥姥的大度和高级表演反而使得始作俑者凤姐和鸳鸯不好意思了,主动找刘姥姥道歉。</p><p class="ql-block">凤姐儿忙笑道:“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儿罢。”她们在给刘姥姥挽回尊严。</p><p class="ql-block">再看贾母在栊翠庵品茶。</p><p class="ql-block"> 原文写道: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 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 “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 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她当是吃饭呢。</p><p class="ql-block">贾母把她的茶递给刘姥姥让她吃,这个寓意非浅,第一这不是吃剩的茶,是品茶,我品你品是可以用一个杯子的,如果是吃剩的茶,贾母是绝不会让刘姥姥吃,领导者和你共品,那是一种莫大的肯定和荣耀。</p><p class="ql-block">再者什么人能共饮一杯,是至亲的人,贾母把刘姥姥当成一家人,她用这杯茶告诉刘姥姥,你我是两个共同体,也告诉别人不要轻看这个庄稼人。</p><p class="ql-block">刘姥姥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其实从书中的细节分析,这个刘姥姥也不是没见过大世面的人,最起码品茶她是知道的,就算是不知道,现学现卖她也极聪明的,可是她就是一口吃尽。她告诉人们,我不会品,我就是喝,这个一口吃尽,说尽了自己的乡下人身份。也告诉贾母,你高抬我,我绝不得瑟,更不僭越你,也没有忘记我在给你们表演,你敬重我,我让你开心,咱各取所得。</p><p class="ql-block">所以这个刘姥姥她愚的很可爱,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孩童。如果她也学贾母去品,那就让人生厌了。</p><p class="ql-block"> 贾府的人个个都是測言观色之徒,这半杯茶喝的,说明刘姥姥已经入了贾母的法眼,谁还敢再低看她。</p><p class="ql-block"> 这茶也打了王夫人的脸,人家刘姥姥可是你家的亲戚呀,你都懒得见一面。</p><p class="ql-block">王熙凤也对刘姥姥高看一眼,她连自己的女儿取名这样的大事都央求了刘姥姥。</p><p class="ql-block"> 人越穷自尊心越强,越希望达到人的尊敬。贾母对刘姥姥释放了极大的尊重,所以她心甘情愿的表演博贾母的欢喜,可是真正把她当做猴耍的势利取笑也大有人在,比如那几个三等家奴门房。</p><p class="ql-block">刘姥姥第一次见王熙凤说话时就透露出一丝不满:“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了这里,没的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看着也不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刘姥姥的忍,在探春房里忍不住了。板儿在探春的房间里,一会儿要摘锤子敲、一会儿闹着要吃佛手,甚至于,摸到了探春居住的卧室之中。</p><p class="ql-block">刘姥姥面对孙子的所作所为,确实是真恼火,她打了板儿一巴掌,又借题发挥骂板儿:“下作黄子,没干没净的乱闹,倒叫你进来瞧瞧,就上脸了。”</p><p class="ql-block">这种场合刘姥姥这样做显然是不妥的,这打这骂谁都听的出来话外之音,可真真的打了众人的脸。</p><p class="ql-block">看贾府人的表现。有人不知,有人装憨,有人“忙劝解方罢”。这也表现出这个大家庭的礼数,没有人戳破这张纸。</p><p class="ql-block">贾母不能不说听了这话也会有些不快,她怎么办呢?她却隔着纱窗往后院内看了一回,说道“这后廊檐下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细些。”</p><p class="ql-block">这个智慧和厚道的老太太,及时的转移了自己的不快,也转移了人们的视线,还给了刘姥姥一个很好的台阶。如果她当时说:“你打孩子给谁看呀?”那么她就是个一般的老婆了,所有的人都会跟着她作践刘姥姥,刘姥姥可能会出言不逊,那么这场游园也不会快乐而终。</p><p class="ql-block"> 贾母在随后的午宴上,给了刘姥姥很大面子,不但让她坐在自己旁边,也不再戏耍她,酒令也随便她作。完事更是拉着刘姥姥去拢翠庵,将自己品茶给她喝。</p><p class="ql-block">还需要说的是刘姥姥这个爆发,作者让她爆发在探春的房间,为什么在探春的房间?是值得一思的。一来探春是庶出,地位有点低,二来探春虽然有才有貌,但是她对亲生母亲的态度有点过分,虽然她母亲品行不好,可是也不该只认王夫人是娘,王家的舅舅是舅舅,自己的亲娘亲舅舅,倒是“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未免也太势利了吧。笔者觉得作者是想在这里用刘姥姥的口指责一下探春。再加上探春是知进退的,这个爆发如果在林黛玉房间爆发,那个林妹妹会怎么样,结果就不想而知了。</p><p class="ql-block">在这一回里作者有一个小插曲,刘姥姥正讲故事抽柴,“南院马棚起火”。说明这个社会的贫富悬殊到了一点就着的地步了。预示着贾府日后败亡与南方的军事失火,也告诉这个白玉为堂金作马的大家族,不要太作,太作就会引火烧身。</p><p class="ql-block">在这场戏里最作的就是妙玉,她不过是寄居在贾家的一个尼姑,可是你看她作的,因嫌刘姥姥脏,吩咐跟随自己的小尼:“快把那只杯子扔出去。”由于宝玉建议才给了刘姥姥,她说:“幸亏是我没用过的,倘若是我用过的,即便砸碎了也不给她。”她要 立刻马上和这个穷婆子隔离的干干净净,要把刘姥姥踩过的地洗的干干净净,连宝玉都觉得妙玉做得对,主动提出 让自己的书童小幺们挑水来给妙玉将地洗干净。所以这个她最干净的人最后落了个最不干净的结果。</p><p class="ql-block">不管怎样刘姥姥用表演换来的演出费,买了几亩地,打了一眼井,奔小康了。贾府的许多人都作死了。</p><p class="ql-block"> 贾母刘姥姥,这两个才是人中高人。两个人虽然阶级不同,但是本质品行非常相似,都精明而厚道,对人情世故体察入微。很会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p><p class="ql-block"> 所以这两位身份不同的人都有一个好结果,贾母在贾家没出事前寿终正寝,刘姥姥也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13日整理文集,发现对先前写这篇文章有些新的认识,所以又认真改了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