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回忆我的祖父</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的祖父寿松公是受九公十八世裔孙少清公的长子。他生于一九一0年腊月十九日午时,殁于一九六四年六月十一日申时,他一生历尽坎坷和磨难。十四岁时,他的父亲不幸溺水身亡,他母亲王老孺人忍痛守节,抚育着他们兄妹四人,他和两个十二岁和九岁的弟弟,一个不到八个月的妹妹。这时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孤儿寡母的肩上。我祖父作为长子,他不得不负重前行。带着两个年幼的弟弟在家务农两年后,十六岁时,他经人介绍去隋家湾一家商铺当学徒。由于他勤恳好学,又聪颖过人,几年功夫下来,他就成了一个算写俱全的经商好手了。学成后,但由于家贫,经商无本,只好回家继续务农。这时已成年的祖父,在他母亲的关怀和亲朋们的资助下,成了家,并生下了两个儿子:我伯父锦章公和我父亲明章公。可好景不长。一九四三年日本侵略者丧心病狂,在我岳阳大地上横冲直闯,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有一天,他二弟友松公在新墙河捕鱼时,被日本鬼子飞机上的机枪射死。二弟媳也因受日军惊吓,一病不起,不久后就不幸身亡了。真是祸不单行,两年后,他妻子我的祖母王氏也因病过早去世,丢下了两个尚在襁褓中的儿子。亲人的相继去世,让他悲痛欲绝。但从小就在苦水里熬大的他,并没有因这些接二连三的打击而消沉,而颓废。他擦眼泪,挺直腰杆,又咬牙迈步前行了。</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这个残破的家能够继续生活下去,在他母亲的央求下,亲朋友们又介绍了余子交的任氏与他结为夫妇,自此夫妻俩共同承担起</p><p class="ql-block">这副家庭的重担。我祖母任老孺人年轻时就贤慧能干, 深受余子交养父母的疼爱。他岳父母一家也是爱女重婿,非常看重他。特别是在他们婚后的多次交往中,见他为人厚道,待人诚实可信,又肯吃苦耐劳、尤其得知他曾经当学徒多年,学会了经商。于是全家上下更敬重他了。都想帮他一把。当时余子交有一个在新墙镇上经商的叔岳父,知道他的情况后,非常诚恳地邀请他帮忙一起去新墙镇经商。</p><p class="ql-block"> 有了用武之地的祖父,这时信心更足,干劲更大了。每天披星戴月,奔忙在店铺内外。加之他采取灵活经营,诚信经商,货真价实,薄利多销、童叟无欺的经商模式,特别是他待人和蔼可亲。那时我祖父所经营的商铺,生意越做越红火,几年功夫,就赢利不少。叔岳父非常高兴,不仅给了他很高的工资,而且还送了他很多股份。</p><p class="ql-block"> 穷怕了,苦怕了的祖父,为了改变他母亲和全家人的苦难命运,他平时极度省吃俭用,把多年积攒下来的钱,置办了一些田地,并在邻近的陈家里一个破落户人家买了一块宅基地,还建起了一幢够全家人居住的火砖青瓦房屋,并且还有些余积,他算是发家致富了。一家人的生活,从此有了很大的改善。由于田地较多,一家人平时忙不过来,就请了一个长工,农闲时,还会请些短工。对待这些帮忙的乡邻兄弟,他不但开出让乡邻们的满意的工钱,还把他们当自己的亲人一样,以礼相待。这些乡邻也非重敬重他,感激他。</p><p class="ql-block"> 这时正值国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全国人民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刚刚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巩固自己的独裁统治,不顾人民的反对,公然发动了内战。全国人民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终于打败了蒋家王朝、解放了全中国。人民都翻身做了主人,举国上下都欢天喜地。为了废除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我的六合院这个十年九涝的湖区,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都极度贫困。而我祖父当时的房屋也较好,田地也较多,土改时,按当时的政策,理所当然地被划为了地主成分。他家的田地都分给了农民,他自家也分到了一份田地。政府根据他一大家子的实际情况,没有分他家的房屋,让他们仍然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土改时,他的家产都被分了,尽管当时家人情绪有些低落,但他总是苦口婆心地说服教育他们,国家的政策,有利于大多数人,我们必须支持配合,只要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家里人在他的劝说、教育、带领下,都想通了,并开开心心地跟着他一起投身于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了。</p><p class="ql-block"> 解放之初,我祖父由于从小长期风里来,雨里去,不幸患上了严重的腿疾、加之当时医疗条件有限,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小腿的皮肤病成了像茄子一般的紫黑色,并溃烂化脓了。不能下水劳动,政府为了照顾他,让他去麻塘农场帮助养殖水鸭。他感激万分。全身心地投入到养殖中去了,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很快他就成为了养殖水鸭的技师了。得到了场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同事们的称赞。由于我祖父的德性很好,待人真诚,只要与他共过事的人,都交口称赞他。特别是长期共事的人,都会很他成为好朋友,并像亲戚一样行走。那时,每当政治运动一来,要斗地主时,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想斗他这个地主时,只要他们到乡邻中一走访,人们只说祖父的好。特别是过去在祖父家做过长工或短工的乡邻,都说,过去到他家做事不但从没受到过刁难和训斥,连委屈都没有,工钱开得多而且又及时,待我们就像亲人一般,他确实是个好人。由此,我祖父尽管是地主成分,却从没受过批斗。都是因为祖父在乡邻中的口碑很好!</p><p class="ql-block"> 我祖父一生共养育了三子二女,在旧中国,社会黑暗,家庭贫困,无法送他们读书,他就把自己当学徒时学到的一点微薄知识,利用夜晚的空余时间,教子女们识字,明理,做人。对子女他自始至终管教严格,发现稍有过错,轻则训斥,重则让其挨鞭子。解放后,他带着一个十多岁的次子也就是我父亲明章公跟他一起帮农场养殖水鸭,后来农场决定,要迁往新墙河对岸的谭马那边去养殖水鸭。由于他腿疾严重,不便远行,所以那次只有我父亲随养殖场一起过去。就在这个夏天的一个晚上,我祖父在门前地坪上乘凉,我父亲明章公也在旁边跟小伙们玩耍,聊天。当聊到他要离开父母,去谭马那边时,他不无开心地大声说道,这下好了,父亲不跟我去了,我自由了!祖父听到后,二话不说,一瘸一拐地走到他身边,对着我父亲重重地扇了几个耳光。我父亲当时委屈地大哭起来,祖父大声训斥说:小子哭什么,要记住,出门在外,只有做到嘴稳手稳身稳,才能处处好安身,否则将寸步难行。自此,我父亲把这句话听入了心,不但自己一生严格遵照执行,而且把这句话当作家规传给了我们子孙后代。我祖父教子有方,三子二女都勤劳俭朴,待人热诚,遵纪守法,对社会,对家庭,都能尽职尽责。后来他们都儿孙满堂,可谓子孝孙贤,个个受人敬重。</p><p class="ql-block"> 光阴荏苒,我祖父的腿疾,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病变越来越严重,到后来湿毒攻入内腑。一九六四年六月十一日,他因医治无效,不幸去世。我祖父就这样过早地离开了人间。但他那勤劳俭朴,与人为善,尊老爱幼,诚实可信的优秀品质时时激励着我们后人;他 那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宽严并济,循循善诱的教子之方时时感动着我们后人;他那诚实经商,货真价实,薄利多童叟无欺的生财之道时时启迪着我们后人。他是我们子孙后代学习的好典范,他永远活在我的子孙后代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