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运动,怎样安全开启锻炼?

三〇五讲科普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lt; 运动专题 1 &gt;</span></p> <p class="ql-block">  一阳、二阳、各种原因……让很多人的运动习惯不知不觉停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在门诊,会听到很多朋友说:</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还有人说:</b></p> <p class="ql-block">  今天就来说说,长期不运动,身体会有哪些变化?下决心想锻炼,又该怎样科学安全地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  2020年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只要运动起来,哪怕是短短几分钟,身体就会发生巨大变化,与抑制食欲、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燃脂等相关的多种因子水平都会出现显著变化。</p> <p class="ql-block">  适度锻炼可以让免疫细胞更活跃,身体更容易适应外界因素的变化,人体能更好地战胜入侵的病毒,也没那么容易生病。</p> <p class="ql-block">  剑桥大学一项研究发现:适度运动每年让全球390万人免于过早死亡。而在中国,适度运动预防了<b>18.3%</b>(超过<b>100万人</b>)的过早死亡。</p> <p class="ql-block">  生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规律运动锻炼,可以让身体更年轻,保持肌肉含量,提高行动能力,预防跌倒。经常运动的老年人,其心血管健康水平与中年人相当。</p> <p class="ql-block">  经常参加锻炼的人,大脑供血供氧更加充足,大脑萎缩得更慢。如果在中年时期加强运动,哪怕每天只进行10来分钟的中高强度锻炼,或每周进行至少75分钟的中高强度体育锻炼,就有利于促进大脑健康。</p> <p class="ql-block">  北大最新研究,超过<b>45万人</b>的数据显示:每天爬超过5层楼梯,心脏疾病风险降低20%!</p> <p class="ql-block">  一项国际研究显示,在保护心血管方面,挥拍类运动、游泳和有氧运动可以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降低56%、41%和36%。</p> <p class="ql-block">  有研究表明,与运动最少的人群相比,运动最多的那10%人群平均患癌风险降低7%。</p> <p class="ql-block">  平均每天快走1小时的人群,患食道癌的风险减少<b>42%</b>,患肝癌、肾癌、胃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降低超过<b>20%</b>,结肠癌、直肠癌和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也明显降低。</p> <p class="ql-block">  经常运动能将吸烟人群患肺癌的风险减少<b>26%</b>!</p> <p class="ql-block">  规律锻炼还能降低肿瘤转移扩散的风险,并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耐受化疗的副作用。</p> <p class="ql-block">  运动是调理睡眠的有效方式之一。跑跑步、做做操、练练太极拳,对神经系统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以帮助建立良性循环、恢复正常睡眠。</p> <p class="ql-block">  而在缓解焦虑上,运动的功效甚至可以媲美药物。哪怕只是简单的在跑步机上走30分钟,都能即刻改善相对压抑、焦虑的情绪状态。</p> <p class="ql-block">  坚持规律运动一段时间,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明显变好了,神清气爽,疲惫感减轻,对生活的控制能力和思考能力都重新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  规律运动对改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的作用毋庸置疑。</p> <p class="ql-block">  这“四高”往往离不开一个“胖”字,而好的运动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控制体重,增加肌肉,预防和远离这越来越多的代谢性疾病。</p> <p class="ql-block">  《体育与运动科学评论》一项研究显示,每周进行4次、每次45分钟中高强度有氧运动的男性,其腿部肌肉量增加5%-6%。</p> <p class="ql-block">  同时肌肉收缩可以刺激骨量增加,增强骨骼韧性,有益关节健康,减少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风险。</p> <p class="ql-block">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p><p class="ql-block"> 运动不足已成为全球<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第四大</b>死亡风险因素。</p> <p class="ql-block">  运动固然有益,但如何恢复锻炼要因人而异,确保健康是基本前提。</p> <p class="ql-block">  久未运动的人,身体机能下降,柔韧性、耐力和体力都会明显降低,不要突然开展高强度运动,要温和起步,强度以第二天不觉得疲惫为宜,循序渐进。</p> <p class="ql-block">  平时不太运动的人,可以从散步、快走、太极、八段锦等比较缓和的运动开始,逐步增加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p> <p class="ql-block">  热身有助于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从强度低且缓慢的动作开始热身,慢慢过渡至强度高、速度快的动作。</p> <p class="ql-block">  很多人容易突击运动,用时长进行弥补,但要知道,运动不是靠数量和时间取胜的,时间过长甚至会和运动效率呈反比。</p> <p class="ql-block">  我们对运动的专注时间大约是40分钟,如果单次运动时间过长,注意力和力量都会下降,受伤风险和疲劳程度都会增加。</p> <p class="ql-block">  别让运动量超过身体负担能力。如果出现肌肉持续酸痛、关节疼痛、身心俱疲,要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和形式,减少运动量。</p> <p class="ql-block">  突击运动可能造成心肌缺血、横纹肌溶解,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大汗不适、恶心呕吐,要及时停止活动,必要时及时就医。</p> <p class="ql-block">  不要突然停止运动。运动后,要做至少10分钟的拉伸放松,使肌肉由紧张逐步过渡到平稳,促进体力恢复,还能加速乳酸的消除。</p> <p class="ql-block">  泡个热水澡、对运动部位进行按摩、热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睡眠时间,都可以缓解疲劳,减轻身体不适。</p> <p class="ql-block">  助力健康,科学生活,我们与您一路同行。</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305医院健康科普团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撰稿:王伟强、刘文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审校:张 莹、王 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易婷娇、张 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