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常规检查 总结反思提升——西夏七小教学常规检查活动

银川市西夏区第七小学

<p class="ql-block">  落实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的根本保证。为了高效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提高学生作业质量,规范书写要求。西夏区第七小学于10月12日开展了教案、作业检查活动。从教师平时备课及课后反思以及作业设置、批改情况、学生书写和订正等方面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 </p> <p class="ql-block">  从教案检查的情况来看,各科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撰写教案过程中,能做到以学生为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与落实;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书写认真、环节规范齐全;板书设计既图文并茂又简明扼要;教学反思有课堂教学的得失总结、也有师生智慧碰撞的精彩瞬间。</p> <p class="ql-block">  从作业批改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对作业的设计、批改都高度重视,作业次数足,作业量适中,作业本统一书写,注重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多数班级作业书写认真、工整、格式正确;许多教师在认真批阅作业的同时,注重激励性的评价,有的老师能将学生的错字圈出让学生及时订正。作业的有效性布置,帮助了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同时,用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p> <p class="ql-block">  李祥凤主任对本次活动做了详细的总结。李主任强调批改符号要一致。批改符号也是一种语言,也可以向学生传递反馈信息,纠正错误。老师的对号、错号,批阅时间,前后一致。如果有学生批改,老师一定要教给学生批改方法,做好最后的检查,把关工作,否则作业将起不到及时反馈教学情况的作用。作业一旦流于形式,疏于管理,将带来教学质量的下降。而且教师要善于使用激励性、指导性语言。评语是老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有效途径,老师的中肯性评语可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p> <p class="ql-block">  朱彦荣副校长对本次活动作小结。她说每个班的学科老师要协调一致,在作业设计、作业批改、作业更正方面配合交流,抓好学生的写作业习惯,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在备课上,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做的比较好,但还是需要继续加强。</p> <p class="ql-block">  作业布置和批改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作业可以检测本节课内容掌握情况,教师批改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业布置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及时批改指导学生更正错题,真正的将“双减”落实到常规教学工作中。</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案作业检查,不仅是对前一段教学总结,也为老师们互相学习,互相沟通搭建了平台。今后西夏七小将进一步加强常规管理,进一步加强教案、作业设计的探究,力争做到“减负”“增效”“提质”,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高。</p> <p class="ql-block">编辑:罗玉梅</p><p class="ql-block">审核:周立丁</p><p class="ql-block">审签:边菊霞</p>

作业

学生

批改

教学

教师

教案

老师

常规

检查

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