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明智,让数学史点亮课堂----杨各庄镇明德小学数学组举行《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教研活动

Jerry Huo

<p class="ql-block">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将数学史及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是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0月13日下午,明德小学数学教师在中心校马校长和中心数学教研组的组织下开展了以“HPM数学史与数学教学课例研讨”为主题的数学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由马丽霞校长介绍进行此次活动的缘由,并对参与活动的教师提出要求,要求各位教师认真听课,并在课例讲授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就是明德小学的五位数学教师进行课例分享。</p><p class="ql-block"> 首先黄静老师从古人计数小故事导入,借鉴数学史料,重构概念的产生,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捆一捆的形式,让孩子们充分理解10个一是一十。</p> <p class="ql-block">  霍艳杰老师讲授了认识除法这节课,以生活中的情境入手,经历“平均分”,然后通过史料小视频让学生了解“除号”的来历,之后通过多种情境,练习如何写除法算式,并正确读出除法算式。最后展示了除法在中国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古人的伟大智慧,提升民族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郎老师所讲授的是四年级数学的一节拓展课,采用复制式和重构式的形式融入数学史,通过学生推理、猜想、验证各种古人记数法,让学生经历了数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体会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先进,感受数的优化发展过程。</p> <p class="ql-block">  赵瑞兵老师讲了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在这节课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了旋转、平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现一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最后,将数学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以盈补虚”让孩子们真正感悟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以及伟人的智慧!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  姜老师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圆周率的计算过程,采用附加式数学史的融入形式,向学生详细介绍了圆周率在中西方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为古代数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感到骄傲自豪。</p> <p class="ql-block">  马校长分别对几位老师的讲课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点评。随后杨各庄镇数学中心教研组的成员也对几位教师的课给出了他们的想法和建议。</p> <p class="ql-block">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体现了数学课堂立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宗旨,同时也很好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p>

数学

数学史

学生

融入

除法

老师

课例

明德

教学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