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早,7点,日出东方。门源回族自治县。一碗正宗牛肉拉面。特色是,拉面是用压力锅蒸的,很快。因为这里高原,烧水煮面估计很难。</p> <p class="ql-block">8点出发,走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岗青公路上——最美的秋色公路之一。</p> <p class="ql-block">岗青公路全长307公里,北起门源青石嘴,南止岗子沟,也被称为302省道。</p> <p class="ql-block">鱼儿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司机老马,西宁人,回族。</p> <p class="ql-block">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简介</p><p class="ql-block">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自然生态保护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7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是全国启动的三个跨省区国家公园之一,为跨区域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p><p class="ql-block">祁连山国家公园地处我国青甘两省交界,试点区总面积5.02万平方千米,其中青海片区1.58万平方千米,甘肃片区3.44万平方千米。功能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青海片区面积分别为0.94万平方千米和0.64万平方千米,涉及海西州德令哈市、天峻县,海北州的祁连县、门源县18个乡镇66行政村(牧委会)。</p><p class="ql-block">祁连山是青藏高原东北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储水输水库,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物种种质资源库,是中国重要能源通道咽喉。其东南西北四面被沙漠、戈壁、黄土包围,但大自然却鬼斧神工在其间开辟出一片绿洲,使之成为岿然不动、休养生息的“中国湿岛”。</p><p class="ql-block">截止2020年底调查表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分布野生脊椎动物25目65科252种,其中分布有野生兽类32种,两栖类3种,爬行类4种,鱼类9种,鸟类204种。国·家|级20种,分别为雪豹、荒漠猫、豺、野牦牛、白唇鹿、西藏盘羊、西藏马鹿、藏野驴、马麝;黑颈鹤、黑鹳、金雕、草原雕、白尾海雕、猎隼、胡元鹫、秃鹫、斑尾榛鸡、红喉雉鹑、黄胸鸦;国家Ⅱ级51种,分别为岩羊、藏原羚、鹅喉羚、棕熊、石貂、兔孙、猪荆、狼、藏狐、赤狐、豹猫;暗腹雪鸡、藏雪鸡、大石鸡、血雉、蓝马鸡、大天鹅、鸳鸯、黑颈鹦鹈、蓑羽鹤、灰鹤、鹦嘴鹬、翻石鹬、白琵鹭、鹗、高山元鹫、靴隼雕、雀鹰、苍鹰、白尾鹞、黑鸢、大慧、普通鸯、红角鹗、雕鹗、纵纹腹小鹗、长耳鹗、短耳鹗、三趾啄木鸟、黑啄木鸟、红隼、灰背隼、游隼、白眉山雀、蒙古百灵、橙翅噪鹏、红喉歌够、贺兰山红尾够、白喉石、朱鸦、红交嘴雀;野生无脊椎动物19目83科344属512种,其中昆虫13目63科305属454种;蛛形纲4目17科36属55种,原尾纲1目2科2种,弹尾纲1目1科1种发现新种8种,中国新记录3种,青海省新记录132种,国家1I级1种,为君主娟蝶。</p><p class="ql-block">野生植物有66科235属543种(含种下等级503种25变种15亚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11属14种;种子植物58科224属489种25变种15亚种,种子植物中有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55科221属486种25变种和15亚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23种,分别为:狭叶红景天、四裂红景天、唐古特红景天、中华羊茅、白花马蔺、凹舌掌裂兰、火烧兰、卵唇盔花兰、北方盔花兰、河北盔花兰、广布小红门兰、小斑叶兰、西藏玉凤花、裂舞角盘兰、角盘兰、沼兰、尖唇鸟巢兰、高山鸟巢兰、对叶兰、二叶兜被兰孔唇兰、山首营、羽叶点地梅;大型真菌13目38科83属154种。</p> <p class="ql-block">对岸四只羊驼</p> <p class="ql-block">达坂山大桥。</p> <p class="ql-block">附录几张晚上入住小西湖边上的“安课慈宾馆”后,走走黄河沿岸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中山桥</p><p class="ql-block">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夙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美称。其前身为黄河浮桥:明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渡河西征,于离城七里处建浮桥,班师桥废。洪武八年,卫国公邓愈西征,在离城十里再建浮桥,命名为镇远浮桥。因桥基不稳,洪武十八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在唐宋金城关遗址建桥,两岸各置两根铁柱,用铁链连缀25艘木船,铺设桥板,加护栏,以沟通中原与大西北的交通。铁柱重约10吨,长5.8米,人称“将军柱”,今存一根。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陕甘总督升允在镇远浮桥旧址建铁桥,由德国泰来洋行喀佑斯包建,兰州道台彭英甲督办,美国工程师满宝本、德国工程师德罗承建,华工刘永起带领中国工匠兴建,光绪三十三年二月至宣统元年(1909年)建成,长233.33米、宽7.5米,共用库平银31.228万两。1928年,命名为“中山桥”。1954年,国家拨款60万元加固铁桥,在平行弦杆上端置拱式钢梁,使铁桥更加美观坚固。2011年,兰州市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中山桥再次维修加固,将桥体抬升1.2米,增强抗震泄洪能力。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小西湖地铁口外的爆米花老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