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荒野背包,遭遇今秋第一场大雪

山灵

<p class="ql-block">  今年8月18日从优胜美地背包行回来后,我就把装备清理干净,放到了一边去了,以为今年的背包野营到此告一段落。9月17日,我们50公里徒步群的好友雅雅出乎意料地告诉我她在找人一起去荒凉荒野(Desolation Wilderness), 问我有没有谁想去。听说是去荒凉荒野,我告诉她我自己想去。第一,这地方不远,离家只有两百多公里,开车只要3个小时左右。第二,这里既有众多的高山湖泊,又有几座海拔3000米左右的雄伟高山。因为这些高山都是花岗岩构成,树木稀少,山顶的景色十分壮观。第三,计划的时间是周五到周一,只需请假两天。于是我第二天就为今年的最后一次背包行请好了假。</p><p class="ql-block"> 荒凉荒野就在太浩湖(Lake Tahoe)的西南面,位于鄂尔多拉朵国家森林(El Dorado National Forest)之中,占地259平方公里,著名的瑟尔拉内华达山脉从中穿过。虽然名字里又是荒凉又是荒野的,其实它离文明世界一点也不远。荒凉荒野之所以这么令人喜欢,除了景色很美外,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是它很容易到达: 你既可以从50号州际公路进入,也可以从加州89号公路进去。我4年前去那里就是从50号公路进去的:离开50号后,拐到一条山路上再开10分钟就到了回声湖(Echo Lake),那里已经是荒凉荒野了。从加州89号公路进去虽然要多开30多分钟,但步道口就在路边。</p><p class="ql-block"> 参加这次背包野营的有5个人:来自南湾的Yan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许可持有人,雅雅是组织者,Weiming和Joan夫妇,还有我。 Yan是新朋友,其余的都是50公里徒步群的老朋友了。根据Yan的计划,我们将从老鹰瀑布步道口(Eagle Falls Trailhead)进出荒野,在里面用4天3夜转一圈。我们约定</span>9月29日早晨7点钟在雅雅家门口汇合,然后5个人开一辆车前去荒凉荒野。</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告诉大家在去的路上可以顺便去看三文鱼洄游,我们10点钟先到泰勒溪(Taylor Creek)赏鱼。泰勒溪从落叶湖(Fallen Leaves Lake)流到太浩湖。这里的秋天是寇坎泥三文鱼(Kokanee Salmon)洄游产卵的季节。寇坎泥三文鱼是这里特有的三文鱼品种,个头小。它们在太浩湖长大,而不是去海洋里。</p><p class="ql-block"> 加州去年冬天下了很多的雨雪,直到现在溪水还是很多,影响到三文鱼观赏。但你还是可以看到水下红红的三文鱼。在水少的时候,洄游的三文鱼会显得更加密集,更加壮观。</p> <p class="ql-block">  11点15分我们整装待发,在步道口合影。</p> <p class="ql-block">  老鹰瀑布桥。</p> <p class="ql-block">  远眺太浩湖。</p> <p class="ql-block">  秋色初现。</p> <p class="ql-block">  群山环抱的老鹰湖(Eagle Lake)。</p> <p class="ql-block">  我们出发点的海拔大约是2000米。自出发以来一直都在爬坡,直到海拔2500米的样子,地势才变得平缓起来。事实上,整个荒凉荒野大都在海拔2500多米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  上维尔马湖(Upper Velma Lake)。</p> <p class="ql-block">  中维尔马湖(Middle Velma Lake)。</p> <p class="ql-block">  我们原计划是29日晚上到4-Q湖(4-Q Lakes)过夜的。但自从拐上McConnell Lake Loop后,道路越来越不明显了。很显然这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再往前走就看到了下面这个警示牌。上面写道:从4-Q湖到马湖道路不通。</p> <p class="ql-block">  经过大家讨论,我们决定改变路线:今晚前往施蜜戴尔湖(Lake Schmidell)。</p> <p class="ql-block">  事后觉得我们的当机立断是个很好的决定。晚上风雨交加,不时还传来阵阵莎莎的声音。这莎莎声应该是冰雹打击帐篷的声音。要是我们执意去4-Q湖,第二天在茂密而湿乎乎的草木丛中行走肯定十分艰难。</p><p class="ql-block"> 这是30日早上出发前在营地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下雪了。</p> <p class="ql-block">  路过路易斯湖(Lake Lois)。</p> <p class="ql-block">  路边的野花。</p> <p class="ql-block">  高山草甸。</p> <p class="ql-block">  雅雅在过小溪。</p> <p class="ql-block">  攀爬蚊子垭口(Mosquito Pass)。</p> <p class="ql-block">  垭口前的Clyde Lake。</p> <p class="ql-block">  从垭口下来的队友在飘雪中走向阿搂哈湖(Lake Aloha)。</p> <p class="ql-block">  阿搂哈湖。按计划我们是要在这个湖边扎营的。由于昨天的营地往前推进了几公里,今晚在这里安营扎寨就太近了。而且湖边都是花岗岩,树木稀少,在风雪不停的情况下不是个过夜的好地方。经过商量,我们再次改变计划,决定去吉尔莫湖(Gilmore Lake)过夜。</p> <p class="ql-block">  你已经看到了,荒凉荒野到处都是花岗岩。这里的的花岗岩山脉是巨大的内华达山脉岩基的一部分,这些花岗岩岩体因地质灾害而隆起,形成了 400 英里长的内华达山脉。大范围的冰川作用塑造了荒野的地表。 在 20 万多年前的最后一个冰河时期,超过300米深的冰盖覆盖了太浩湖盆地的西坡和除最高峰之外的所有山峰。冰盖的巨大质量和研磨作用冲刷了盆地,在这些盆地中,翡翠湾(Emerald Bay), 落叶湖, 回声湖以及整个荒凉地区形成了将近130 个大大小小的湖泊。 一万年前,冰川消退时,留下了大量松散的岩石和沉积物,在这些地区已经长满了森林和草地,但大部分荒凉荒野都还是光光的花岗岩。</p> <p class="ql-block">  Heather Lake一角。</p> <p class="ql-block">  风雪中颤抖的野花。</p> <p class="ql-block">  Heather湖是个大湖,好不容易从头走到尾。</p> <p class="ql-block">  苏轼湖(Susie Lake)。</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绕苏轼湖半圈,再翻过一座山梁就到了吉尔莫湖。偌大的营地只有我们5人。所以天气不好也不全是坏事,多数人取消了行程,我们就可以独享美丽的风景了。</p> <p class="ql-block">  吉尔莫湖。</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5星级营地。</p> <p class="ql-block">  搭好帐篷已经下午4点了。为了明天能顺利出山,我们决定马上出发去攀登海拔2968米的塔拉客山(Mount Tallac)。在天气晴好的日子,从山顶上可以看到太浩湖及周边广大地区。</p> <p class="ql-block">  在爬塔拉客山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  5点半才登顶,比预计的时间稍晚。可是上面在下小雪,除了身边的乱石堆外,什么也看不见。</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下山的过程中,小雪变成大雪。我开始担心明天出山的问题,<span style="font-size: 18px;">要是整晚都这么下就悬了。</span>这让我想起了著名的多纳惨案(Donner Party)。在1846年春天,一支由87人组成的西进马车队伍从密苏里州出发。10月底到达瑟尔拉内华达山脉。遭遇大雪,无法前进无法后退。到了12月中旬,粮食不多了。他们派人前往加州去求救。第一批救援人员直到第二年2月中旬才赶到现场。最终只有48人得救。</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们原计划是10月2日走出荒野,但由于在雪中行走了一天,裤子、鞋子和袜子都是湿的。羽绒服也有点湿。在下雪天里穿着湿的鞋袜真的不舒服。只好提前一天出去。好在前两天都多走了一点,我们这次背包的主要景点都能走到。</p> <p class="ql-block">  10月1日早上起来,发现情况比预料的好。虽然山上白雪皑皑,但营地还是没有多少积雪。山径上也应该没有很多雪。所以出去不是个问题。糟糕的是我的长裤和鞋子还是湿的。早晨听到驴友们都起来了,我极不情愿地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穿上湿冷的裤子和鞋子。很快我的裤腿上就出现了白霜。我的干净的厚袜子也很快湿透了。</p> <p class="ql-block">  即使是这样恶劣的天气,我们每个人还是很喜欢这种挑战。我们相信能够经得起考验,为我们将来的户外活动提供更多的经验。就在我们准备离开营地的时候,雅雅又发现一大片牛肚菌。我们兴高采烈地採蘑菇,个个满载而归,恨不得都成大力士能把看到的牛肚菌都背回家。</p><p class="ql-block"> 这两袋蘑菇就是我背回家的。</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我们要翻越的最高的垭口叫迪克斯垭口(Dicks Pass), 海拔高度达2865米。</p> <p class="ql-block">  离开营地不久就开始爬坡。越走越高了,雪越来越厚。</p> <p class="ql-block">  还未凋谢的花朵变成了真正的雪花。</p> <p class="ql-block">  我最喜欢的是这颗,花红雪白。</p> <p class="ql-block">  这么早就看到这么多雪,大家都很兴奋。</p> <p class="ql-block">  虽然能见度差,但上帝还是公平的。我们没有了蓝天白云,却拥有了冰雪世界。</p> <p class="ql-block">  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爬坡,我们看到了迪克斯湖。我们放下大包,稍作休息,开始向迪克斯峰前进。迪克斯峰是荒凉荒野的最高峰,海拔高度3042米。</p> <p class="ql-block">  去迪克斯峰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  背后就是迪克斯峰。</p> <p class="ql-block">  返回。</p> <p class="ql-block">  终于回到放包的地方,又打卡了一个景点。有人拍了跳跃的照片,怂恿我也来一张。可我从来就跳不高的,只好凑个热闹了。</p> <p class="ql-block">  登上迪克斯垭口。从此以后,基本上都是下坡路。</p> <p class="ql-block">  暂时云开雾散,迪克斯峰露出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  很快又是云罩雾绕的了。</p> <p class="ql-block">  又见老鹰湖。</p> <p class="ql-block">  10月1日下午3点20分,我们安全地从荒凉荒野走出来了。三天时间的背包旅行中,尽管有两天下雪,我们还是走了60公里的山径。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行程进行了调整:在保证到达主要景点的前提下,减少了里程以达到提前一天出山的目的。虽然雨雪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但我们无所畏惧,充分享受这难得的雪中背包的体验。这3天2夜的经历现在就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美好回忆了。感谢队友们的陪伴,使我的户外体验又增加了精彩的一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