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俱可喜 最好金秋季

春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进一步夯实工作室成员的教学水平,王桂兰名师工作室于10月9日开始,在恒安一中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10月12日,教科局吴主任莅临检查,恒安一中李平校长,马斌任进入课堂听课、指导,激励老师们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征程与挑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师美琴老师扣住人物形象,以“朱总司令的母亲是平凡的还是伟大的?”为主问题,通过“三读”引导学生理解“母亲”勤劳善良,坚韧顽强,聪明能干,深明大义勤劳一生,不辍劳作的中国农民最本真的美德,并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做一个勤劳的人,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个教学环节不仅理解了人物,体悟了感情,学习了写法,还品味了语言,听说读写都有所训练。把平凡小事做好就是伟大,这是《回忆我的母亲》给我们最大的启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要等时间嘉许,等春风得意。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在一次次的讲课与磨课中,在一次次的打破与重建中,不断的成长,努力的绽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理想的语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激励、组织、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主动地获取有关语文的真知,逐步学会语文的方法,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并进一步发展这种能力终至形成习惯。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语文老师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范本,引导学法探究实践,在此基础上一课一得,力行“授之以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边景华老师在整体解读《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之后,进行了用典型事件来凸显人物形象的写作训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学生的片段训练中,大部分同学只叙事件本身,没有议论升华,或者在事件后简单的附着一两句议论,浮于表面,大部分同学能较生动的叙一件事,但叙后如何对事件进行点题升华,往往不会,或者毫无联系地空洞点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堂课,边老师以《回忆我的母亲》为范本,就“叙议结合”这一知识点进行的写作指导。在理解了课文内容基础上引导学生赏读课文中议论性的句子,在赏读中归纳总结叙议结合这种写法的作用,并能在实际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来抒发情感,升华文章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写作还需老师以课文为示例,反复训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有梦,我们企望聚能燃成一团火,散便有满天星辰,用光用热,照亮理想,温暖希望。</p>

老师

语文

训练

课文

写作

母亲

学生

工作室

升华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