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抵达青岛入住酒店后,已是华灯初上,当时有点懵,没想好去那吃晚饭,网上看中山路热闹,酒店门口司机拉去中山路附近一家说是青岛本地人吃的餐厅,司机介绍黑鱼好吃。158元一斤,一条鱼200多元,不太好吃,肉质有点粗。青岛啤酒还是很好喝的。👍</p> <p class="ql-block">吹海风、看夜景、喝啤酒🍺</p> <p class="ql-block">马路上叔叔阿姨表演水准很高</p> <p class="ql-block">安娜别墅</p><p class="ql-block">青岛书房没找到,后来打听才知道就是安娜别墅。</p> <p class="ql-block"> 安娜别墅,始建于1901年,1903年建成,为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建造者和第一任主人是德国商人罗伯特·卡普勒。“安娜别墅”这栋立面复杂的漂亮建筑,有一个富有纪念意义的名字:安娜别墅(Villa Anna)。这是房子的建设者罗伯特·卡普勒(Robert Kappler sen)和他的儿子汉斯·卡普勒(Hans Kappler),为了表达对他们家族一个叫安娜的亲戚的敬意,而特别命名的。2014年通过改造,为青岛书房。罗伯特和汉斯应该是最早进入到青岛这个德国殖民地的欧洲侨民的一部分,在青岛,他们共同经营着卡普勒砖瓦厂。</p> <p class="ql-block">求婚、领证一地完成</p> <p class="ql-block">最浪漫的婚姻登记处</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1号🍺吧</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1号,是一处拥有百年历史的德式老建筑楼房,它的前身为“青岛国际俱乐部”,大约建于1910年。</p><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青岛被德国人侵略占领时栈桥还是一处简陋的渔港码头,尘土飞杨的中山路是青岛的第一条土路面的马路。</p><p class="ql-block">“中山路一号”由当时的德国海军青岛总部负责修建,并在1910年邀请德国设计师设计楼房,大约在1911年时楼房就全部竣工落成了。工期修建的很快,想想青岛当时的劳工和苦力该有多么的劳累和辛苦哟。</p><p class="ql-block">如今的中山路一号不光是市南区中山路的地震观测台,而且在大院里还开有咖啡厅和西餐厅酒吧,这里已然已成为了人们休闲和娱乐的理想场所了。晚上房子没拍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青岛啤酒🍺就是好喝👍</p> <p class="ql-block">再来一杯</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夜景</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圣弥厄尔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多年愿望总于实现,亲眼目睹青岛大教堂。并且在 教堂参与了弥撒。</p> <p class="ql-block">圣弥厄尔大教</p><p class="ql-block">💒圣弥厄尔大教堂,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和罗马建筑设计的,占地11480平方米,是中国境内唯一最大的哥特式天主祝圣教堂,曾一度是山东省内最高的建筑,凭借其独具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成为青岛最具辦识度的城市地标之一。清晨,教堂门口已有游客在打卡。很难拍一张没人的教堂全景。</p> <p class="ql-block">教堂院内高耸的圣母像</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院</p> <p class="ql-block">清晨6:00去教堂望弥撒</p><p class="ql-block">弥撒后念玫瑰🌹经。</p> <p class="ql-block">青岛入住的酒店,酒店地理位置优越,一线海景房。就是设施有点老旧。</p> <p class="ql-block">酒店窗外景色</p> <p class="ql-block">五四广场地标建筑</p><p class="ql-block">五四广场,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相对,南临浮山湾,始建于1996年,是一处集草坪、喷泉、雕塑于一体的现代化风格广场。五四广场因五四运动而得名,为青岛市地标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澳帆中心</p><p class="ql-block">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就是青岛国际帆船中心。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东部新区浮山湾畔,北海船厂原址,毗邻五四广场和东海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就是在这里举行的。为了迎接奥运会帆船比赛和打造“帆船之都”,青岛市人民政府把北海船厂整体搬迁到西海岸新区的海西湾,并将国际帆船中心建成青岛市独具海上运动特色的建筑区域,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感觉这个火炬有点歪</p> <p class="ql-block">午后阳光下,等待帆船开过。</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练习小帆船</p> <p class="ql-block">1908年4月19日奠基</p><p class="ql-block">1910年10月23日,这里举办了教堂的落成典礼,为了纪念这一日期,塔楼一侧的入口处还特意留设了一块石碑。教务工作由已经在青岛传教十余年信义会教士和士谦主持。当教堂正式对教徒和游客开放后,就立即成为这座新兴的远东殖民城市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景观。</p> <p class="ql-block">教堂有钟楼和礼堂两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登教堂钟塔楼,高39.1米。</p> <p class="ql-block">钟楼眺望远方景色</p> <p class="ql-block">塔楼大钟的机械原件均为原装,经过百年的使用仍完好无缺,钟楼上的表针仍在继续转动,每天自动整点报时。</p> <p class="ql-block">正好赶上整点报时</p> <p class="ql-block">周一闭馆,没能进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信号山公园海拔98米。德国侵占青岛后,为指挥进出胶州湾的船只,在山顶部建信号发布台1处,每天悬挂各类信号标志及气象、风力标志,命名为“华兹马克山”,市民称“挂旗山”或“旗台山”。</p><p class="ql-block">1923年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在整理青岛区划及地名时更正为“信号山”。山上遍植花草绿树。雾霭浮动之时,青翠欲滴。山坡上,造型优美的亭、台、楼、阁黄白分明,点缀其间;石阶小径,曲折回转,蜿蜒于林荫之下。更有山巅的3幢红色的蘑菇楼,宛如3柄火炬,屹立于满山青黛之中,十分夺目。这个以欧式风格规划建设的公园因山得名。</p> <p class="ql-block">信号山上360度俯瞰青岛城景色,映入眼帘的是绿树红瓦。</p> <p class="ql-block">小鱼山</p> <p class="ql-block">小鱼山山顶俯瞰一半是红瓦绿树,一半是碧海蓝天。</p> <p class="ql-block">红瓦绿树</p> <p class="ql-block">碧海蓝天</p> <p class="ql-block">八大关景区,始建于二十世纪初期,因其八条街道,以我国重要关隘命名名,有韶关路-嘉峪关路-函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现在已有十条。以欧陆式近代建筑风格为主,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有著名的建筑花石楼、蝴蝶楼、公主楼、西班牙风情馆等。街道上绿树成荫,景区内车辆不能通行,没有旅游观光车,半天时间走的有点。</p> <p class="ql-block">花石楼。个人感觉还是花石楼最美。</p> <p class="ql-block">花石楼内部</p> <p class="ql-block"> 蝴蝶楼之所以被称为蝴蝶楼,是因为这座楼最初是由中国电影的先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胡蝶主演的电影《劫后桃花》的主要取景地。据史料证实,青岛市民习惯地将中国第一位影后胡蝶居住过的这个片场称作“蝴蝶楼”,蝴蝶楼也由此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1。蝴蝶楼是一座豪华富丽的花园洋房,建于1934年,由中国建筑师与俄国建筑师共同设计,原业主为俄侨玛丽.达尼列夫斯基夫人。</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风情馆</p> <p class="ql-block">小鱼山打车去小麦岛看日落,岛外由于在修路要绕好大的一圈才能进入景区,下午4点阳光还是很晒,感觉这一圈走下来会体力不支,还是放弃进岛。只是在岛对岸走走,观看摩托艇练习。</p> <p class="ql-block">网上下载一张小麦岛看日落照片</p> <p class="ql-block">视频中能看出我的位置走到对岸有多远了。😓</p> <p class="ql-block">五彩饺子特别好看</p> <p class="ql-block">情人坝</p> <p class="ql-block">情人坝上走走,看看夜景,吹着凉爽海风,挺惬意的。</p> <p class="ql-block">青岛岛啤酒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青岛,海军军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小青岛,青岛,德国强占胶澳后,将其占领区定名为"青岛",就是根据此岛而得名。这海中孤屿被德人称其为“阿克那岛”,派兵驻守,日占青岛后,称为“加藤岛”,当地居民习称“小青岛”。小青岛距海岸720米,海拔17.2米,面积1.2公顷。因其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岛”之称。岛距东侧海岸370余米,有长长的海堤与陆地相接。此岛原是陆地的一部分,在海浪长年累月的冲蚀雕凿下,渐与陆地分离,始成今日之形状。</p> <p class="ql-block">小麦岛没进入景区,最后一天去小青岛景色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再见青岛!下次有机会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