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朋友.患难朋友】汽车兵战友情深

日出扶桑

<p class="ql-block">  感谢“红星闪耀岁月”征文活动,让我有机会书写战友们在艰苦环境结下的深厚友谊。  </p> <p class="ql-block">  我1970年12月入伍,原上海空四军汽车教练。根据总参的要求,1973年南京空军紧急选调我、郭江明到通信兵工程指挥部王曲独立汽车营。</p><p class="ql-block"> 新组建的汽车营承担运输新型电缆铺设秦岭的艰巨任务。驾驶员来自从六大军区、空军和通信兵。</p><p class="ql-block"> 秦岭新营地比上海军营条件艰苦,经常在山区风餐露宿,跨越秦岭遇到从未经历的艰险!开车翻越二百多公里崎岖陡峭山路到安康,要整整一天,蜀道难啊!</p> <p class="ql-block">  秦岭是一座丰碑,承载着我过去五十年的一切,让人念念不忘。</p> <p class="ql-block">  孙正武1969年12月入伍,浓眉大眼黑皮肤,一米八五山东大汉,原济南炮兵八师驾驶员,调汽车二连任八班长,他像老大哥一样的关心爱护每个战士,同战友们建立了深厚友谊。大家一起钻研山地、冰雪驾驶技术以适应秦岭恶劣环境,确保行车安全。</p> <p class="ql-block">  秦岭太大了,纵横几百公里。大雪封山车辆全部停运。只有军车风雪无阻,满载装备浩浩荡荡行驶在山间。</p><p class="ql-block"> 在秦岭风雪中爬上坡,最滑的冰路套防滑链都上不去,铺全班的军大衣垫在冰上,车才能通过。弯急路窄更险,下坡很难控制方向和车速,稍不注意就出车祸。</p><p class="ql-block">  有次八班雪天翻秦岭,下山时我的车在雪地里突然横滑,像喝醉了一样摇摆着滑向悬崖,幸亏我没慌,按雪地驾驶要领,果断稍打反方向,车轮贴着悬崖边回正,车终于回到公路车辙内,好险啊!差点车毁人亡。</p> <p class="ql-block">  大山深处群山连绵,峰峦叠起。行驶在险像横生的秦岭山路,每时每刻都在闯“鬼门关”啊!</p> <p class="ql-block">  艰险环境中八班月月夺得安全流动红旗,荣获国防施工先进班称号,孙正武本人安全行驶十万公里荣立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  这么多年过去了,秦岭军车洪流总在脑海浮现,愈久弥新。梦里常神游那耸入云宵的盘山路。</p><p class="ql-block"> 没去过秦岭,你只是听说。去过秦岭,你感悟壮阔。经历过秦岭,终生都难忘。难怪郭江明常念叨:就是爬也要回秦岭看看!</p> <p class="ql-block">  管从善1970年12月入伍,长像老成,中等个,脾气耿直,说话幽默。原济南炮兵驾驶员,调二连任九班长,在秦岭施工会战中连续奋战七天七夜,荣立三等功,1981年任汽车二连连长。</p> <p class="ql-block">  记得他从墙上旧报纸看到我名字很惊喜。到连部报告指导员付敏。1973年12月22日《陕西日报》纪念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指示五周年,第一版刊登上山下乡事迹其中有我被选为队干部的报道。第二天付敏让我在全连大会上讲体会。又让我加入军事理论小组。每周给全连干部战士上军事课。郭江明回忆:1974年全连军事辅导员就你们三个人,不知你是否还记得?</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钻研理论,教材案例烂熟于心,干部战士爱听我讲的军事课。</p><p class="ql-block">  师部给汽车营一个培训指标,营、连一致推荐了我,我在理论班写的论文受到表扬,被评为“优秀学员”。汽车营调我到营部任营部书记。一幕幕就像昨天的事,我真得很幸运,在部队碰上这么多好战友。部队这所大学校让我成长,每个过程和细节都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  8月我专程去看望管从善、于志平、王志深等功臣,管从善身体虚弱不能出远门,他一直想回秦岭看看。</p> <p class="ql-block">  郝成才1969年12月入伍,一米七八山东汉,憨厚朴实,笑眯眯的。原济南炮兵32师驾驶员。他脑子聪明能吃苦,干啥都冒尖,1972年就入党了,他和管从善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但文化程度低点(只上过二年学),后调二班当班长,勤俭节油荣立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  1978年复员后失去联系,大家都很想念他。</p> <p class="ql-block">  我当年保存的地址,苍山县更名兰陵县,公社转为另一个镇,县镇地名变了,挂号信也投不到,人没法找,打听他带过的兵,说他可能不在了,我不相信,今年8月参加“红星闪耀岁月”【八月的记忆】有奖征文活动,翻旧本子找到了顾庄村,村名没变,终于找到郝成才。</p> <p class="ql-block">  我报告战友们:好消息,我查到郝成才村子。丁子平迫不及待乘车三百公里去找,于志平更快,在网上查到村书记电话找到郝成才。</p><p class="ql-block">  郝成才接到我的电话,激动的三晚没睡好。</p> <p class="ql-block">  我把获奖文章都发给他,几乎每篇都提到他。</p> <p class="ql-block">  郝成才白天晚上慢慢看,一连看了几天,说都是部队亲身经历的事,越看越想看。</p> <p class="ql-block">  不会网上购票,丁子平赶到他家陪他来。我亲自开车接,战友终于在西安见面了。</p> <p class="ql-block">  部队结下患难之交,一生都牵挂,少了谁都心痛。战友们看到我在群里发的消息,或乘绿皮车或开车,纷纷赶来见郝成才。</p><p class="ql-block">  于志平是最后一任连长,奔驰1400公里,拉着行走不便的孙正武开车2天赶到西安,又碰到他的师傅郭江明乘绿皮车来。孙正武拥抱郝成才百感交集,大家相见都泪流满面。</p> <p class="ql-block">  江苏恒通集团董事长、原一排副排长王保华在部队是郝成才的直接领导,看到消息发我:战友相聚人生之幸事,请代我向郝成才战友问好,我马上去看你们,买不上动车票就带车来。他赶到时郝成才激动的又流泪。</p> <p class="ql-block">  战友从各省不约而同来相聚,回顾往事思绪激荡,久久不能释怀,聊到夜里4点才休息。</p> <p class="ql-block">  来到日夜思念的秦岭,曾经走过的老路洪水塌方封了,大家在沣峪口拍照留念。祖国发展太快了,现在开车从高速路穿越秦岭隧道3小时就到安康了。</p> <p class="ql-block">  到常宁宫看望老营长田德华,他看到郝成才等战友们真高兴。</p> <p class="ql-block">  终南山脚下的王曲军营,历代都是重兵之地,典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指的就是这儿,近代也赫赫有名,抗战前是张学良的东北军官训练团,后改为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现交国防科技大学。</p> <p class="ql-block">  一晃五十年了,师缩编为战略支援旅。老兵们回到皇甫军营,王保华(中)郝成才(右3)找到他俩宿舍位置,于志平(左2)找到连部位置,我(左4)找到当年盖的黄楼,1978年我开北京吉普拉技术员测绘地形、设计楼房,汽车二连拉砖拉沙,营房科在菜地上建起身后这座三层楼。</p> <p class="ql-block">  当年管从善是副连长,我是副指导员,郭江明是志愿兵。我在连部给原二排长于志平拍照,现在旧平房、老榆树都没了。</p> <p class="ql-block">  原副营长安英带兵严,在部队副师退休,时隔半世纪能叫出每个战友名字。</p> <p class="ql-block">  83岁老首长回忆功勋二连在秦岭、神农架、云南老山往事如数家珍,真是汽车营的活字典。</p> <p class="ql-block">   大家在西安饭庄欢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 安英和孙正武夫妇</p> <p class="ql-block">  游览临潼华清池。上排从左到右:郭江明 孙正武 郝成才 王保华 王严明 丁子平 于志平</p> <p class="ql-block">  郭江明五十年前后在九龙池龙头两张照片对比,腼腆的帅小伙一晃成七十多岁老翁了 </p> <p class="ql-block">  晚上观看《长恨歌》</p> <p class="ql-block">  王保华回家发我:战友重逢感慨万千,军旅生涯终身难忘!</p> <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苦难辉煌。战友情深,“情”在心里,“深”入骨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