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3年中秋、国庆两节假期,体验了一回说走就走的霞浦之游,运气不错,玩得开心。</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3年9月29日中秋节当天,“一起去霞浦”自由行三人打算第二天坐动车去霞浦一游。匆匆上网抢票去了,节日票源紧张,已抢不到去霞浦的二等票了,连无座票也没有了,最后我和“二美”只好买了一等票,就算是奢侈走一回吧!与我同行的两位美女虽是霞浦人,但因很早就嫁到福州了,所以对霞浦的熟悉程度也很有限,只是对霞浦的老城区以及自己老家附近比较熟悉点吧,所以到霞浦来玩,还要指望我这个外乡人来规划游玩路线。我们仨在微信里简单沟通了一下:</span><b style="font-size: 20px;">9月30日到霞浦后先找宾馆住下,然后县城里逛逛,下午打算去北岐滩涂走一走,晚上宾馆附近的美食街享受一下海鲜盛餐,霞浦之行首日计划就这样初步定下了。</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曾于6月份到霞浦三沙镇一游,之前做过功课知道有5路公交车可以到达北岐滩涂的松山。至于10月1日、2日去哪游赏则再做计划,走得匆忙,也就走一步算一步吧,这也许就是说走就走的旅行的魅力所在吧?</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9月30日早上8:30发车的D6336动车经1小时19分的行驶,准点于9:49到达霞浦动车站。霞浦动车站外只有四路公交车,“二美”想把行李寄存到她姐姐家,查了下有33路公交车能到霞浦七中站,可左等右等,等不到33路公交车来。一边等公交,一边也没闲着,经“大美”提议与联系,她朋友开的永翔宾馆还有客房,就此决定先往宾馆住下,行李就扔宾馆里。该宾馆在“国资大楼”附近,一查公交,有8路公交车到“九大馆”站,而“九大馆”离永翔宾馆不远了。看来霞浦动车站这儿只有8路公交车算是比较靠谱了。</span></p> <h1>☝因为是“大美”朋友开的宾馆,所以给了优惠价,标间200元,节假日这个价可以了。</h1> <h1>☝秋老虎的天气实在是热。宾馆边上小吃店里用的中午简餐,点的米肠啦,霞浦鱼丸啦,鳗鱼滑啦,闽南糊啦,米饺啦等霞浦小吃,好吃不贵吧。霞浦鱼丸比起福州鱼丸来有不同,福州鱼丸Q弹,霞浦鱼丸则一点都不Q弹。</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午后太康路向东一路逛逛。节日里这条街可是热闹非常,店面美食大排档席设街边的店前广场。中午亦热,此时去北岐滩涂一定会被晒得半死。经“大美”提议改游江沙镇,等到傍晚凉快了,又是潮退时,再去北岐海滩一游不迟。此行我带着摸清霞浦县公共交通实况的目的,正好有10路公交车到滨海新城客运站,可一查“掌上公交”,还要等老半天才能到我们候车的站,一看地图,滨海新城客运站也离得不远,于是决定步行过去。当我们仨步行到滨海客运站时,10路公交车也才刚刚到站这里,看来小县城的公共交通不是很给力呀,公交班次少,间隔发车时间又太长了。一到滨海新城客运站,正遇开往沙江镇的班车出站了。去沙江镇班车每客10元钱,微信支付的票款。上车的渔农习惯性使用现金支付居多。</span></p> <h1>☝滨海新城客运站→沙江镇班车。班车司机很健谈,说的本地话我听不来,但他说的话经常引起“二美”大笑,看来也是位段子手。车过古县村,这里下车我估计应付车费5元吧?我听“大美”说,古县村有座小山称“葛洪山”。听说小山不错,有时间可以选登一下的。从地图上看,标的是“洪山”,为何又称“葛洪山”呢?与东晋时期的小仙翁葛洪有何渊源呢?我猜这洪山一定与道教有关吧?因为葛洪不光是古代医学家、科学家,他更是位道士、道教学者、炼丹家。</h1> <h1>☝班车快到终点沙江镇时拐到涵江村去了下,从那个村也有去葛洪山的登山道,看来葛洪山还蛮有名气的吧!听“大美”说,涵江村是有名的荔枝村。坐在班车里看向路边,确实都是荔枝树。荔枝村要在每年的7月份左右来是最佳时候,“大美”如是说。从涵江村折返出来的班车一会就到终点站沙江镇了,一下车就看到“双电梯直达S湾观景台”的横幅标语,看来“S湾”是这个镇的特色景观喽?</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 🐠🐠🐠</p><h1>说回沙江镇的“曳石”活动,有“大美”乡亲给她通风报信,说是昨晚沙江镇可是热闹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曳石”活动可是全镇总动员,加上远道而来的观光客,共庆佳节,“曳石”游行的队伍从镇里小巷巡游穿过,敲锣打鼓,管乐齐鸣,热闹得很呀!只是也有遗憾之处,听两位同行霞浦的“大美”、“二美”说,她们儿时记忆里的乡街村道铺的都是大大的卵石,是那种历尽历史沧桑感的油光锃亮的大卵石铺就的小道的样子,显得很有渔乡特色,在那样油亮的卵石道上才会有石可曳。不知何时,这最具霞浦渔村特色的卵石道全改成了水泥道了,这“曳石”活动也就没有原来的那种味道了。</h1> <h1>☝我跟着两位霞浦美女就这样在沙江镇里的小巷窄弄里穿行着,听“大美”说她外婆家像似就在巷弄的某个院落里,时间久远,已记不大清楚是哪个院门了,看着这也像是,哪也像是的。走在巷弄里真的像走迷宫一般,还好有指路牌,一路指向竹江渡口方向,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听着两位霞浦美女时不时发声感慨,直到一处不足一米宽的窄弄右转,真没想到会是这么窄的弄子通往竹江渡口。</h1> <h1>☝刚刚到岸的渡船上岸的人还真不少。我们仨运气好呀,刚好赶上渡船到达,这样就不必候船多时去到竹江岛了。看到石厝墙边一袋袋的空海蛎壳,我不解,空海蛎壳还有什么用呢?还是“大美”回答我,她说空海蛎壳串在一起,把它吊在海水里还可以生养出新的海蛎来呀!原来如此,海蛎壳还能循环利用,真好!</h1> <h1>☝“大美”牵着“二美”的手上了渡船。过渡费很便宜的单程每客3元钱。我们这躺船渡客不多,好像只4位渡客的样子,船行驶在插满一排排竹竿的海上,也许是某个海上竹竿阵间的S湾上吧?说不定正有某位摄影师于高位正举着像机把这个画面摄入镜头呢?呵呵!</h1> <h1>☝一会功夫就到竹江岛码头了,上岛的醒目标记是一座安澜亭,亭前立有一方块牌子里大红“竹江”两字其中,标志牌当然少不了竹子元素,红字是镶在一根根竹子上的,竹江岛肯定与竹子脱不了干系。与渡船艄公约好,限时四十分钟游岛。</h1> <h1>☝竹江岛上有妈祖娘娘庙(天后宫)这是必然的,如果没有妈祖娘娘庙那才是奇怪之事了。<b>但凡是东南沿海的渔民,没有不信奉在海上救父、救兄、救护遇险渔民的妈祖女神的!</b></h1> <h1>☝见本姓“郑氏宗祠”四字陪感亲近。宗祠外立柱乃木雕盘龙巨柱,雕梁画栋的建筑装饰可谓用料高贵,精工细作之下极具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建筑整体可谓气势非凡、宏伟壮观。据《霞浦县志》和《郑氏宗谱》记载:明正德年间(1505~1521),竹江郑氏始祖蕃衍公定居竹江。</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 🐠🐠🐠</div><h1>说到郑氏就要说一说竹江竹蛎,因为“竹江郑氏竹蛎”养殖技艺是中国海蛎养殖史上一次重大革新,它促进了福建沿海地区海蛎养殖业发展,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大大改善了沿海渔民的生活。“竹江郑氏竹蛎”养殖技艺被认为是“中国海蛎养殖历史的活化石”,极具价值。竹扦养蛎技艺能够载入史册,代代相传,得益于明代郑氏九世郑洪图先生,他不仅参与了竹江竹蛎的养殖和科学研究,而且总结撰写了《蛎蜅考》(载于《霞浦县去》、郑氏家谱)。</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 🐠🐠🐠</div><h1>《蛎蜅考》既是对“竹扦养蛎”发明过程的详细记载,也是对这种技术的经验总结,竹江郑氏发明的“竹扦养蛎”勘称人类生产的一项伟大发明。</h1> <h1>☝话说:竹江是个孤岛,无田可耕,无山可垦,郑氏先民定居岛上先是靠捕鱼为生,明成化年间废渔,郑氏先民为生存开始尝试养海蛎。</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 🐠🐠🐠<br></p><h1>起初郑氏先民取深海牡蛎之壳布于泥沙之中,待天时和暖,水花孕结而蛎生壳中。次年取所生残壳再布泥沙中,反复生蛎,岛上居民就靠此谋生。但是因为海蛎鲜美,鱼蟹常常吞食它,郑氏族人就用石块围住海蛎养殖海域,但大浪又会将石块冲走,因此,海蛎产量极低。后来郑氏族人便用山上竹子围插养殖海域,不经意间,却发现竹枝生出大量的海蛎,而且比蛎壳生蛎更好。于是先人们便将竹子每根截成三尺余,插进滩涂中,第二年竹子长出许多海蛎,人们叫这种方法养殖的海蛎为“竹蛎 ”。郑氏先民发明的竹扦养蛎的方法,极大提高了海蛎产值,不仅养活了全岛居民,亦推广到沙江、涵江等南乡以及邻县乡镇,福建沿海乡镇也纷纷效仿,覆盖面广,影响深远。</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 🐠🐠🐠<br></p><h1>近代,竹江村的渔农们在竹扦海蛎养殖技术上,又发明了省时省工、产量大幅提高的挂蛎技术,又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h1> <h1>☝因与渡船艄公约好了四十分钟游岛时间,我们仨不敢太过深入小岛小巷远走,只是走马观花地浅走一段路就回头了。我在过后写这篇游记查资料时才知道,错过了江竹汐路桥这一著名景观,留下遗憾。<b>竹江汐路桥建在滩涂上,蜿蜒三公里多,它随潮汐变化,涨潮没于海水中,退潮时方能其上行走,故称汐路桥。这是一条全国绝无仅有的古代石板汐路桥,它让当地村民在海水退潮时也能顺利出岛、进岛。</b>竹江郑氏先贤为造福一方百姓,留下了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只能等到以后有机会再游历竹江岛时补回这个汐路桥的参访体验了。这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中不经意间擦肩而过的景观错过的疏忽之处,没关系,汐路桥这一游以后一定找时间补回来!</h1> <h1>☝乘渡船又回到沙江镇这边,上午坐班车来时就问过司机沙江镇往霞浦的末班车是17:00的,时间尚早,就在沙江镇里到处逛逛。</h1> <h1>☝摸到了沙江镇天后宫位置,在天后宫与霞浦二中之间有一座黄色二层小牌楼,外墙上嵌一块蓝底标识上写“沙江S湾”四字,小牌楼有个小侧门,门边贴一张告示写着:沙江S湾拍照收费20元。心里想就于高处拍几张退潮后滩涂上扦插的成片竹竿俯视之下呈S湾的样子的画面吧?这就要收费20元?我心想自已登上一处高位往下摄,一样能拍到沙江S湾吧?于是撤了。时间尚早,继续在沙江镇里随便走走看看。</h1> <h1>☝从天后宫的高处沿石阶往下走,经过有点年头的沙江影剧场。这影剧场已很破败,阶前堆着杂乱东西,多半是废了。</h1> <h1>☝过影剧院入东城下街,窄窄街巷像是收摊了的早市街,空荡荡的。</h1> <h1>☝街东头有个滨海小公园,公园里有座小土地庙。走得正又热又渴的我们决定停这儿歇歇凉!参天大榕树下惬意地坐在石椅上,任海风阵阵吹来,凉爽异常。巨榕树荫下又有极美的榕下构图,美拍了几张影相。如此再歇下去的话,必是舍不得走了!</h1> <h1>☝漫步滨海小公园向海,观景台倚栏看去,这里可极目大片海上滩涂与远山延绵,山海相交极尽之美!</h1> <h1>☝小公园北向半山上有一座在建大寺殿,登上半山寺殿前观景台,这一摄也算临高些些得拍沙江海边滩涂S湾了吧?</h1> <h1>☝沙江镇沙江村绕村一大圈,回到教堂这儿等下午五点的末班车。</h1> <h1>☝末班车下午四点多就到沙江镇上,四点四十分就出发返城了。有渔农的三大桶海砺也捎带同车出村往县里。这班车还是很亲民的没有不让搭载这些海鲜,渔农辛苦做点海砺买卖也不易,悯农之心顿生!“大美”问了海砺的卖价,好像一斤12元。</h1> <h1>☝班车到滨海新城客运站后已没有公交班车班次了,今日霞浦之行还差最后一个打卡点~北岐滩涂。于是叫了滴滴车,20元车费。车刚进入北岐村道就堵了,我们仨早早就下车徒步进去。这北岐村的村道实在是太窄太堵,路况可以用“乱七八糟”来形容。村道这么窄而堵真的是会严重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客源的,路况如此,以后谁还敢来?</h1> <h1>☝看拱门上写“北岐滩涂日出”几字,可见到北岐滩涂看日出一定是不错的地儿。今天是农历八月十六,傍晚至此,更想能赏看到海上升明月的美妙画面!</h1> <h1>☝海潮尽退,北岐滩涂已全部裸现在眼前,有很多游人已赶完小海,身上“脏兮兮”上岸来了。</h1> <h1>☝两美都曾来过北岐滩涂了,她们不想下滩涂弄脏了腿脚,我们便决定北岐滩涂的临海栈道上走走,看看海上的夜景。我嘛,农历八月十六当然最想看的是海上升明月咯。</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在滨海栈道上,我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就是不见月亮的影子,与我昨晚看月的情形大不同,中秋节的晚上六点多,我家东窗望出就见到圆圆大大的月亮慢慢升起,此时的北岐滩涂、海的东边,怎么会连月儿的影子也见不到呢?真失望,会不会是今晚天气不好呢?两美直叫肚子饿了,只好带着遗憾回霞浦县城去。</span></h1> <h1>☝夜霞浦是如此的热闹,简直是海鲜美食的天堂一般!大大个蒜蓉生蚝20元10个,也就2块钱一个,这还不让吃货们嘴巴吃到歪呀!路边海鲜摊上售买的各种海螺、扇贝、生蚝、珠蚶、小八爪鱼等等那叫一个五花八门,这些海鲜有的叫得出名,有的叫不出名,让人眼花缭乱啊!</h1> <h1>☝抬头间,马路那头的天空上挂着圆圆皎洁的满月,这霞浦的月亮也跟我捉迷藏呀!看来想看海上升明月,必须要有耐心,最好是露营在海边沙滩上或住在海边民宿里,专候它,一定能等到!</h1> <h1><span style="color:inherit;">☝吃了有特色的海鲜宵夜,回到宾馆,结束了2023年中秋、国节两节的霞浦首日之行,不错的体验感,江竹岛的人文之旅印象很深,虽只是浅游,但就像打开了一扇门,入门去,可以慢慢地去了解、阅读、研究小岛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去回味,去想象!</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 🐠🐠🐠 🐠🐠🐠</h1><h1>首日“一起去霞浦”之行内容还算丰富。<b>三人自由行的好处是决策快,行动快,说走就走,想去哪就立即付诸行动,旅途也就显得紧凑而不拖泥带水。</b>首日首游可谓玩得轻松、休闲、尽兴。都是“我在霞浦好想你”的招牌下拍了照的“大美”和“二美”的引诱下惹的“祸”呀,三美“阿紫”等四人也决定10月1日从福州自驾出发,到霞浦来与我们仨会合,明天的队伍将扩编为7人小团队。</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 🐠🐠🐠 🐠🐠🐠</h1><h1>在宾馆的晚上,我思量着10月1日的行程安排。本来“二美”心里有个由来已久的目标,她特别想去四礵列岛一游,但经“大美”和我作分析,认为不适合在中秋、国庆两节旅游旺季的当下往游。你想啊,四礵列岛肯定是此季霞浦旅游的热门,往游的人多是肯定的,而每天去往四礵列岛北礵岛只有10点~10点半左右的一班船,所以就必须在岛上过夜,岛上过夜须预定岛上民宿(只有北礵岛上有民宿可住),就此时去预订岛上民宿客房根本就订不到的。如此分析后,我们仨达成了共识,四礵列岛之游就留待以后平常时间的周末再作打算。于是将目标锁定在了霞浦南线的闾峡村附近。</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 🐠🐠🐠 🐠🐠🐠</h1><h1>经晚上思考后,确定了10月1日的出行打卡计划,请阅读我的《一起去霞浦-2》。</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