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加坡又称狮城,画家丹红从2002年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就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在这里度过了许许多多美好的时光,时光能让一切沉淀,时间为画家的灵感和想法提供了空间,也为作品提供了创造、构建的深度与长度。画家手下的笔记录着生活中一点一滴,也为新加坡的文化艺术留下了独特的语言与印记。丹红认为艺术不是空中楼阁,也不仅仅是一种技法的表达,而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语言。画家作为社会的一员,其作品也必然要承载着社会性和时代性,带有一定的使命感。</p> <p class="ql-block"> 《狮城的那些时光》主要记录了2019-2023年来丹红的创作历程,这四年是人类最压抑、最郁闷、最彷徨的四年,是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四年,作为一个画家,在这段时间里丹红是怎样去面对生活?怎样与社会共鸣?怎样用作品表达所思所想的呢?这一次的画展可能就是最好的回答。</p> <p class="ql-block"> 《狮城的那些时光》一共分为四个篇章。</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篇章为《艺述狮城》,主要记录了丹红在新加坡写生的作品。那段时光新加坡街头人烟稀少,正是写生的好时机,从克拉码头到驳船码头、到滨海湾、鱼尾狮像、金沙、加文纳桥、圣安德烈教堂、牛车水佛牙寺、植物园、胡姬花园、怡丰城、吉宝湾、苏丹回教堂、甘榜格南皇宫等地都留下了丹红写生的身影。不管日晒雨淋,早出晚归,丹红不是在写生,就是在写生的路上。把新加坡的美景定格在时光中,让它沉淀在岁月里,变成画笔中永恒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篇章是《生命赞歌》,那段时光我们行动受限,丹红以自己的方式记录抗疫过程中生死线上感人的瞬间,向驰援疫区的“逆行者”们致敬。她虽然不能投身其中救援,但是可以拿起画笔记录与讴歌。在新加坡的客工宿舍不幸成为重灾区时,她的心为之牵动,忍不住为他们作画,在水墨之间呈现医生护士救助的场景,记录客工们平日里的工作场景,纪念辛勤工作的医务人员们和这群为建设这座城市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们。《隔离生活》、《医疗支持》等画作中,墨色勾勒出的线条粗犷有力,与宣纸上渲染开来的色彩对比强烈,写意又真实地刻画了疫情下的众生百态,与留白处摘录题跋共同定格成为时代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篇章是《如是我闻》,那段时光很郁闷,上下求索生命的健康与灵魂的解放。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驻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他们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又具有引导众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养的圣者。丹红用虔诚的心画他们,希望他们真的能保佑我们人类脱离苦海,让我们恢复正常生活。丹红创作十八罗汉,采用书法与人物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更加凸显人物的内涵与精神。技法采用直抒胸臆的线条勾勒,打破传统十八描的模式。十八罗汉从整体来看画面形式相同,而每幅作品的造型与动态又各具特色,从而形成鲜明独特的系列风格。</p> <p class="ql-block"> 第四个篇章是《只此绚烂》,任一世繁华绚烂如花,任一地寂寞去孤寂成秋,植物也有其生命,从花开到花落记录时光变化。以新加坡所见花卉与鸟类为主题创作的作品,也是丹红最具个人风格及代表性的作品,艺术语言很特别。丹红喜欢鸟公园中的鹦鹉,五彩斑斓,也喜欢胡姬花园各色盛开的胡姬花,让人感觉生命是那么美好与灿烂。寄物抒情,借物言志,花已经不那花,物也不那物,画作的背后可以挖掘出许许多多的内涵与故事,是物与精神的双重呈现,让人品味。</p><p class="ql-block"> 友情提示:画展免费入场,欢迎大家前去观赏。</p> <p class="ql-block"> 【画家丹红简介】黄红,字丹红,画家、策展人、文物艺术品鉴赏师,珠宝设计师,北京大学EMBA,新加坡南洋美术家协会副会长;新加坡国际文联理事;新加坡丹红艺术中心艺术总监;新加坡城市艺术博览会执行董事;新加坡收藏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协会员。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多次成功策划国际交流画展,如《岭南画学》《丝路禅桥》《三国言艺》《艺缘狮城》等展览。在绘画方面研究传统技法的同时大胆创新,其画墨色淋漓,抽象中赋有灵动气息,艺术语言表达独特。作品多次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日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展出,并被相关机构及个人收藏。2019举办《墨色丹红》新加坡个展。2022年丹红荣获新加坡前总统哈利玛颁发慈善“荣誉奖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