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之旅之八:参观黄大仙祠

建强

<p class="ql-block">  黄大仙祠原名啬色园,始建于1921年,整个庙宇占地18000多平方米,是香港九龙有名的胜迹之一,是香港最著名的庙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誉盛名。经过百年的悉心经营,整个殿堂金碧辉煌,建筑雄伟。</p><p class="ql-block"> 据传说,黄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医济世为怀而广为人知。相传祠内所供奉的黄大仙是"有求必应"的。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该祠,所有黄大仙的弟子会于正午时份聚集于祠内的主殿参与祭祀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20世纪初,道士梁仁庵等人从广东西樵山普庆祖坛奉接赤松仙子宝像来港。最初,他在湾仔开坛阐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们经过仙人指点,选择了九龙狮子山下的龙翔道建祠。后来信众渐多,香火日渐鼎盛,成为港九著名庙宇之一。据说黄大仙"有求必应",签文尤其灵验。每年,不少善信争相在农历新年大年初一上"头柱香",成为一年一度的城中农历贺岁佳话。</p><p class="ql-block"> 黄大仙祠据明朝万历年间的《金华府记》载:黄大仙原名黄初平,是浙江金华兰溪人,东普年间(公元328年)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他8岁牧羊于浙江金华赤松山上,15岁上山牧羊时遇道士善卜。善卜见初平有异相,就带他到金华赤松山修炼了40年,最后得道成仙,因此,黄大仙以"赤松子"为別号。后来,其兄黄初起去寻找他。兄弟相见,初起问:"羊在那"初平大声地叱:“羊起"满山坡的白石立刻变成了羊。</p><p class="ql-block"> 广州黄大仙祠大门对联"叱羊传晋代,骑鹤到南天",记载了黄大仙的传奇故事。而复建的这座庙祠中,黄大仙殿门前所挂的也同样是这么一副对联。当年黄大仙云游四海,治病救人,济世扶危,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仙道,其功德家喻户晓,受到广大民众拥戴,纷纷立祠来尊奉他。</p> <p class="ql-block">黄大仙祠后山"狮子山"。</p> <p class="ql-block">摄影时间:2023年6月21日上午,感谢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