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科学课程有助于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从亲近自然走向亲近科学,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世界,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发展基本的科学能力,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今后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更好解读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深入推动课堂实践,让老师们对新课标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进一步的理解,提升我校科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教研水平,2023年10月11日下午,沙田小学科学公开课教研活动如期进行,本次公开课由陈小彬老师执教。</p><p class="ql-block">【课堂展示】</p> <p class="ql-block">科学概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是《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4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光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探讨当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传播路径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对于光而言,空气和水是不同的传播介质,因此光的传播方向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其结果是产生了折射现象。本课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对光这一概念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科学思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节课以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疑惑为导入,进而引出“光”这一概念,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解释现象,让学生明白光的传播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思维。</p> <p class="ql-block">探究实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陈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们利用教学工具自主操作、观察现象、分析规律、验证猜想,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探究实践,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 <p class="ql-block">科学态度与责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有意识地注意到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对人类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评课交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课活动结束后,全体科学老师对本节公开课进行了研讨与点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各听课老师各抒己见,对本节课进行了认真点评,充分地肯定了亮点,客观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中肯地提出了建议。老师们讨论热烈,经验与智慧相互交融,碰撞出思维的火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对新课标的认真研读和课程实践,我校科学教师对新课标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和工作中,我们将会持续加强研究学习新课标,同时在教学中实践反思,在转变思想、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一步步实现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编辑:陈小彬</p><p class="ql-block">审核:程正波</p><p class="ql-block">签发:许能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