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爱国情 少年中国说 ——南阳市第三十九小学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研活动

<p class="ql-block">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给教师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探讨、展示教师风采的舞台,南阳市第三十九小学于10月11日举行了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学活动,本次公开课由吴大银老师执教《少年中国说(节选)》。</p><p class="ql-block">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课文节选了其中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奋发图强,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借用艾青“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创设了教学情境。接着吴老师又从课题难解的“说”字入手,让学生借助组词、换字的方式来理解,老师再乘机补充关于“说”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 4, 8); 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49, 249, 249);">  课文的突出特点是感情炽热,感情的抒发首先依托于整齐的句式。课上,通过小组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读,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课文第一段,从“智、富、强”到“独立、自由、进步“,再到“胜于欧洲,雄于地球”句式整齐中富有变化,层层递进,推动情感,读来铿锵有力,少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span></p> <p class="ql-block">  学生借助注释和资料大致理解文意,勾画出赞美少年中国的事物,结合插图和想象体会其象征义,理清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吴老师的引导下,或静心感受文本内涵,或连贯而有气势地朗读,或入情入境畅所欲言等。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环环相扣,衔接流畅,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课后,五年级组的语文老师随即展开了评课活动。大家对本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吴老师在课堂中以读带讲,感情充沛。问题设计巧妙,教学方式灵活。课堂层层递进。课堂真实自然;多种形式的朗读,落到实处。老师们各抒己见,不同思想的碰撞,也让这堂课更加的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杨校长和何校长对本次教学活动做了提纲挈领的总结和指导。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朗读指导到位;相关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爱国情感熏陶到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落在了家国情怀上,落在了复兴中国梦上,让当代少年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是孩子们收获最大的一节课。</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杨校长对大家提出了四点建议:一、心中有爱,目中有光;二、研究课标、把握目标;三、以学定教,讲求方法;四、关注习惯,常抓不懈。</p> <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一次的教研都是一次自我地修行,都是一次深刻的教学反思。相信通过一次次的教研活动,每位教师都可以得到磨砺和提高,真正做到研无止境,教学相长。</p>

少年

教学

老师

公开课

朗读

学生

教师

教研

课文

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