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大环线之旅—雪山峡谷情

悠久ゥ翼

<p class="ql-block">云南素以其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一向被外界称为“秘境”,滇西环线上有闻名于世的世界地质奇观-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几乎并排地途经这里流向远方. 如诗如画-丽江、世外桃源-香格里拉、风花雪月-大理、地热火山群-腾冲、还有惊险的峡谷-虎跳峡,没有一个地方不令人向往。三年疫情结束后的首个金秋,原定计划只走云贵高原 返汉的,得知历经12年打造的滇西大环线将在十月试运行消息,两人一车决定再上高原,圆此生走三江之源、穿最美峡谷、探香格里拉秘境之旅。</p> <p class="ql-block">避开旅游高峰和车流,我们在国庆节前十天由成都出发,经雅西高速入滇。第一站大理,选择下榻近邻风花雪月的洱海、苍山脚下的“果城”宾川,尽享中国水果之乡——妮娜皇后葡萄、蜜糖梨、黑珍珠石榴的甜蜜🥰</p> <p class="ql-block">瑞丽姐告国门</p> <p class="ql-block">姐告口岸—天涯地角,与十年不同的是高高的国境围墙威严不可侵犯</p> <p class="ql-block">中缅瑞丽段的国境线是弯弯曲曲、犬牙交错且没有明显的界限的,有时一条小沟渠或是一个田埂,就是两国的国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缅71界碑,界碑旁是典型的“一个寨子两个国家”地理奇观。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如果没有中方一侧威严的值勤边防武警,你根本就感受不到这里是两个国家,出入其间的两国边民就像随处见到的情景一样,骑着摩托车、自行车或者手扶拖拉机自由往来。</p> <p class="ql-block">一荡两国”秋千坐落于国境线旁,对面就是缅方的芒秀村,坐上去轻轻一荡,便可瞬间“出国”。</p> <p class="ql-block">“一井两国”,井的右侧有一段很浅的、干涸的小沟渠,这就是两国的国境。有关方面为便于管理,在沟边的我方一侧栽种了一排细竹,中间还留着一条横跨小沟两边的一条小道,这是为方便缅甸芒秀村的村民“跨境”前来“一井两国”打水特留的。</p> <p class="ql-block">勐焕大金塔位于芒市城区的雷牙让山之巅,海拔1079.6米。勐焕大金塔是中国第一金佛塔,亚洲第一空心佛塔,是芒市标志性的建筑,也是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民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勐焕大银塔</p> <p class="ql-block">日落黄昏,金塔披金之时,站在雷牙让山顶,俯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府(国内唯一单字命名的城市)芒市,有种站在巴肯山观日落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树包塔位于芒市步行街中段。约3百余年前,塔缝中长了一株榕树,几度风雨,盘根错结的树根逐渐将塔缠绕包裹,形成了今日树包塔奇观。因建在昔日的姐列寨,故傣语称“广母姐列”,译成汉语即“铁城塔”</p> <p class="ql-block">离开芒市,前往腾冲热海地质公园。十年后再次光顾,处处人工的痕迹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感。</p> <p class="ql-block">从腾冲出发,踏上号称亚洲山区最大跨径悬索桥—龙江特大桥,便进入了G219边境公路云南段。</p> <p class="ql-block">泸水(六库)市,怒江大峡谷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穿越怒江大峡谷—G219最美公路。</p><p class="ql-block">怒江大峡谷位于滇西横断山纵谷区三江并流地带,峡谷在云南段长达300多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最深处在贡山丙中洛一带,达3500米,被称为“东方大峡谷”。峡谷幽静深邃,怒江奔腾咆哮,令人震撼。沿峡谷的泸水、福贡、贡山等几县境内生活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给怒江大峡谷增添了不少乐趣是一处地理奇观之所在,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云南植物研究院火龙果种植基地</p> <p class="ql-block">改造后的G219国道云南段被称之为“最美公路”,近300多公里修建了12个服务区</p> <p class="ql-block">最美公路上延绵200多公里的骑行绿道</p> <p class="ql-block">伟人峰</p> <p class="ql-block">瓦拉亚(崖)窟,怒族人民用来酿、藏酒的自然洞穴</p> <p class="ql-block">行至峡谷中段,有一段傈僳语称为“腊玛登培”,意思是“老虎跳”。峡谷更窄,陡峭石壁高1500米,两岸距离最窄处只有10米。江边怪石嶙峋,有一块黑色巨石稳立江心,虽常受激流冲撞,却傲然不动。</p> <p class="ql-block">在怒江大峡谷的两岸是巍峨耸立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隐藏在碧罗雪山半山腰上的美丽村庄知子罗村,原来是一座消失的的县城。</p> <p class="ql-block">老姆登基督教堂,当高黎贡山的皇冠与教堂互相映衬,感觉很奇妙</p> <p class="ql-block">离开老姆登教堂继续盘山而上便到了传说中记忆之城。</p><p class="ql-block">知子罗村原来曾经是云南傈僳自治州州府和原碧江县城所在地,一度是怒江流域的核心,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集市之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因为“砖家”的预言:县城将毁于即将发生的“山体崩塌”,洲、县府于1986年整体搬迁至现在的泸水市。这里便降为现在的知子罗村,至今还保留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官员走了,老百姓都留在了这里,空置的房屋算是留给老百姓的最大福利。</p> <p class="ql-block">36年过去了,预言的灾难始终没有发生,随着旅游业的复苏、G219最美公路的建设,知子罗(傈僳语:一个好地方)成了怀旧吊古和登高观赏怒江景致的胜地。</p> <p class="ql-block">怒江大峡谷—石月亮</p> <p class="ql-block">回望石月亮,像似一把砍刀将澜沧江、怒江分流。从石月亮镇离开G219便可进入独龙江乡,当地人告诉我们,天气好什么车都可以进去,天气变脸四驱也无奈能出来。敬畏自然是理性的,我们放弃了与纹面女的邂逅。</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能够号称“人神共居”的地方不多,尼泊尔加德满都、圣城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圣地麦加...</p><p class="ql-block">在中国的横断山脉第二极向第三极地势的转换地带就藏有这么一个“人神共居”的地方——丙中洛。</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地处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并流核心区,是怒江大峡谷的最深处,是通往藏区丙察察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怒江自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奔涌而下,浩浩江水腾涌三千里入海,却把最温柔、灵秀的一面留在了丙中洛,孕育出一方令人向往、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丙中洛镇地势北高南低,怒江由北向南贯穿全境。江两岸是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山夹一江,形成了典型的峡谷地貌。除汉族外还有15个少数民族,其中独龙族、怒族、傈僳族、藏族占总人口的99%</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在丙中洛以南4公里处,有气势磅礴的“怒江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石门关</p> <p class="ql-block">秋那桶村被列为中国传统村。守摊的小哥告之,尽管今天我们是第一个到村口的旅游者,但还是来晚了一点,错过“雾里村”的仙境,照片中的层雾已经升到了半山腰。</p> <p class="ql-block">滇藏检查站,严出宽入</p> <p class="ql-block">云南界</p> <p class="ql-block">滇藏分界碑</p> <p class="ql-block">过了西藏界碑前行一公里左右,宽阔的柏油路面瞬间变成泥渣窄路,即便开到50公里外的老虎嘴、大流沙等都要耗时两个多小时,估计本家“宝宝”承受不了,进藏几条线都体验过了,这次就意思一下啦!</p> <p class="ql-block">西藏界</p> <p class="ql-block">跨越澜沧江大峡谷—德贡公路是云南自驾最美线路之一,也名列中国十大最美的公路名单中,自驾游玩也是非常险峻的一条公路,但险峻的道路往往伴随着绝美的风景,这里被誉为滇西北最美自驾线路。</p><p class="ql-block">德贡公路是连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一条公路,全长95.225公里,是世界遗产—三江并流处最美的自驾旅行线路,三江并流”处的秘境之路,惊险刺激,自驾游览能一日览四季,从雪山、花海再到森林,有“左手天堂,右手地狱”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德贡公路的最佳时间在每年的5~9月,沿途景色有梅里雪山、碧罗雪山、高黎贡山等景点。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稀有动物、珍贵植物等奇观异景,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有呆萌灵性的小动物,还有藏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山寨等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但路况却很不乐观,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条历经12年于今年五月正式通车景观公路,行至路上泥石流、塌方处处可见,路段管制随时发生……</p> <p class="ql-block">德钦太子—梅尼雪山,沿着澜沧江峡谷向东行至十三太子脚下,偶遇太子王“卡瓦格博”露出了他雄伟壮观的真容</p> <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纳帕海</p> <p class="ql-block">神圣的雪山幽深的峡谷、飞舞的瀑布宁静的湖泊、净如明镜的天空都在香格里拉集结</p> <p class="ql-block">普达措国家公园,从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经普达措国家公园,走香格里拉东环线(S230)</p> <p class="ql-block">穿越金沙江虎跳峡—虎香公路,从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之间穿过,沿着金沙江西北而上,经过普达措、九仙峰、白水台、虎跳峡等地,建筑物慢慢从白族、纳西族风格变换为藏族。短短直线距离一百公里,我们看到了峡谷、草甸、高山、湖泊、盆地。中国基建让这荒山野岭变成了与外界联通密切的香巴拉。</p><p class="ql-block">一路上风景超级美!路过了虎跳峡看了被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夹住的金沙江也看了白哈巴雪山超级美!还去了白水台~</p> <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白水台,自然美景浑然天成美景如画,独属云南的梦幻“棉花堡”,又有"仙人遗田"的说法。2021年走滇藏公路时,很想目睹其惊艳,因为路不通,无奈止步于上虎跳峡</p> <p class="ql-block">白水台位于哈巴雪山麓,香格里拉县城东南的三坝乡白地村,是纳西族东巴教的发祥地。它是由于碳酸钙溶解于泉水中而形成的自然奇观。含碳酸氢钙的泉水慢慢下流,碳酸盐逐渐沉淀,长年累月就形成台幔,好似层层梯田,被称为“仙人遗田”。白水台远处看去,青山掩映中的白水台造型真的就像层层梯田,在阳光照耀下,又仿若摄影作品中凝固的瀑布一般。</p><p class="ql-block">翻过重重高山,来到白地峡谷的山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青山上镶嵌着一片巨型的玉镜银屏,它光芒四射,闪眼夺目。渐走渐近,渐近渐清。原来,这晶莹耀眼的银屏,竟似千百台迭起的琼台玉阶,又像千百道云波雪浪,自下而上,一台台,一层层,堆云凝雪,纯白如脂,莹润如玉,纤尘不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水台海拔约有2380米,其造型酷似一层层梯田。成因是由于水中的碳酸氢钙经太阳光照射,水分蒸发后形成碳酸钙白色沉积物,之后又不断覆盖地表而形成的泉华地,因此是中国最大的泉水台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爬上山路,站在光滑的玉石平台上,映入眼帘的是层层叠叠的闪闪发光的帷幔。阳光照射下,蓝天白云与纯白的窗帘相呼应,美如凝固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海拔5369米的哈巴雪山,露出了久违的真容,非常幸运</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虎跳峡是金沙江上的第一大峡谷,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南岸为玉龙雪山,主峰海拔高达5596米,北岸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受两岸高山的紧紧束缚,江流入峡后宽仅50多米,最窄处虎豹一跃即过,故名虎跳峡。</p> <p class="ql-block">下虎跳峡口,只闻江水咆哮不见虎跳湍流(太高太陡)</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大峡谷—中虎跳峡</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大峡谷—上虎跳峡</p> <p class="ql-block">玉龙雪山</p> <p class="ql-block">滇西环线之旅,圆了走遍中国十大最美峡谷的三个最美峡谷—金沙江虎跳峡、怒江大峡谷、澜沧江梅里大峡谷;探秘了香格里拉深幽秘境—白水台;邂逅了美丽雪山梅尼、哈巴、高黎贡山、碧落;莅临了人神共居的仙境—丙中洛;涉足了最艰难的进藏之路—丙察察…,不枉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