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区2023—2024学年 第一学期小学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研讨

浅浅

<p class="ql-block">  为有效落实新课标精神和榆次区中小学课堂教学专业标准,提升全区思政教师素质及思政课堂教学水平,榆次区教研室在晋华小学组织召开榆次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讨会议。</p> 研讨主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课堂教学研讨的重点是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主要研究的是五年级第四单元,单主题是“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围绕主题,安排了三课内容,分别是《8.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三课内容用了八个课时进行, 由学科中心组的八位教师执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单元整体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大单元、大概念、大情境、大任务”,突出“大”。在单元主题引领下,定位单元核心观点,围绕核心观点,设计大情境统整每课。依托前置作业,遵循教、学、评一体化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p> 参会情况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会人员有学科兼职教研员、学科中心组成员、各联合体及各校学科负责人等。</p> 教学展示 8 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乌金山流村小学安璐老师执教的是《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第一课时“古老而优美的汉字”。安老师的课以单元教学情境入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任务。教学过程中通过猜字游戏、分享古文字探寻汉字之源,感受象形文字直观形象的特点,增强对汉字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在交流汉字演变过程中感受汉字在不同时期的字体风格,领略汉字形体之美,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在初步学会欣赏书法作品的基础上,教师能引导学生关注书法家的高尚品格,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并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落实德育目标。最后通过评价单引导学生用行动传承汉字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纬集团校一校胡秀敏老师执教的《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第二课时“意蕴隽永的汉字”,以“国外孔子学院寄来邀请函,请同学们争当文化小使者”的单元情境导入。通过多样且有效的实践活动展开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故事及蕴含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感受到汉字的意蕴隽永、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在交流前置、看图猜字、观看动漫、阅读地图、聆听习语金句等体验中,实现品德综合发展,进行文化传承教育,形成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借助学习评价单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用具体行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润物无声中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落脚点。</p> 9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行小学武丹老师讲授的是《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一课时“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单元大情境的背景下,课堂上,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举办故事会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技巨人的故事及其成就与影响;引导学生利用信息资料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所涉及的领域归类,让孩子们感受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多、领域广、影响大的特点;通过深入探讨,学生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科技巨人的品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意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行小学武盈杉老师今天所讲的是《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二课时“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 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节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把古代科技成就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受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和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做中华科技的传承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修文中心校郭瑞亮老师讲授的是《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三课时“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郭老师以单元教学情境入手,以让学生向外国友人介绍祖国的四大发明为任务驱动,唤起了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课堂上郭老师以前置作业为支撑,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发明展开交流,准备自己的介绍词。在介绍的过程中,老师及时引导、总结、提升,丰富了学生对四大发明的认识。学生不仅认识到四大发明的意义和影响,更是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身上蕴含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唤起了学生心灵深处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热情。</p> 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羊毫街小学李佳花老师讲授的是《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一课时“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教师围绕单元目标,基于大单元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走进传统美德,了解人格修养”——“讲人格故事,树律己之心”——“悟名言警句,学知行合一”三个活动,让学生从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中,感受传统美德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上引导学生建立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知道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好学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在这种精神的浸润之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行高洁的人士,正是他们挺起了民族脊梁。课堂中老师循循善诱、环环相扣,激发学生形成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在不断提高自己人格修养的道路上继续学习和前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课教学中,各环节之间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活动设计巧妙。课前查阅资料、完成前置作业单,调动了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课上交流分享既是对个人初步认知的一个深化,也是让全班学生知识体系更丰富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的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能力,欣赏他人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田中心校赵亚超老师讲授的是《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二课时“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老师以典型故事为依托,以现实生活为载体,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从故事中学习、感悟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学生明确了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许多行为就是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在师生的不断交流碰撞中,引导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弘扬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以达到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显于形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迎宾西街小学师碧榕老师讲授的是《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三课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课是单元最后一课时,师老师在准确解读单元教材基础上,设计了“明晓爱国之意”——“探究爱国之因”——“践行爱国之情”三个活动。活动衔接紧凑、思路明畅,让学生从爱国名言、爱国故事、爱国图片等多形式的素材中,感受传统美德的独特魅力。同时,在课堂上师老师引导学生建立了爱国情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悟前辈爱国热忱,增强了文化自信,明确了爱国方式,力求做到弘扬、传承爱国情怀。</p> 专题讲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榆次区教育局张振亮老师,就幼小衔接为我们带来《成长有路 衔接有方》的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老师以国家教育部文件为导向,从理解育人导向、读懂科学衔接、做好四个准备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幼小衔接的具体策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老师强调幼儿园和小学的育人目标螺旋上升、目标清晰。我们要有序衔接、突出重点。幼儿园大班会结合主题课程,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和为入学做准备的意愿,同时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研室温丽君老师的讲座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教学》。温老师强调,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都是对目标的描述。而素养形成的前提是理解大概念,形成专家思维。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概念可以和单元教学相配套,将目标具体化,构建“课程--单元-一单课”的下沉通道,从而真正将素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第八次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现在又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目标,以大概念为核心的素养目标,是三维目标的升级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概念素养目标就像一架飞机,情感维引领着素养发展的方向,认知维和技能维是两翼,而大单元就是机体,将三个维度整合在一起,使之真正成为一种素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单元又是素养目标达成的单位,在核心素养时代,在大概念视角下,必须重新定义单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温老师还以本次研讨的单元为例,提出课堂教学能否形成高质量的学习,关键在于目标的定位。目标是单元整体教学要关注的首要问题。“整体”是一种思维方式,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从教学目标出发,统揽全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前学界普遍达成的共识是以素养为目标,指向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者在结束一门课程或者是毕业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课程作为一个系统本身的结果。</p> 团队研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师者有为,学生有幸!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帮助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责无旁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思政课肩负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将不忘初心,为提升全区学生核心素养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特别感谢榆次区晋华小学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结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教学研讨似十月的阳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暖了云开散遍了苍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一朵一片,剪影妩媚于手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碰撞出的花火便在抬眸处清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我们刚好来自晋榆四面八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草木迎风而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浅秋的声音这般深情而有力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穿林裂石中吹响立德树人的号角</b><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榆次教研,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总 编:温丽君</p><p class="ql-block">本期编辑:郝 媛</p><p class="ql-block">审 核:郑 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榆次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二0二三年十月十日</p>

学生

单元

素养

传统美德

老师

教学

古代

课时

小学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