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南郑 诗画家园

陈建荣

<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用凝炼而又精准的语句去概括一地,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人过目不忘,经典传世。比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言简意赅,凝练形象,其效果是多少篇文章和多少部宣传片都达不到的。“山水南郑,诗画家园。”亦然,这句赞美比喻南郑的宣传话语不知出自哪位高人之手,用于南郑那真是再贴切不过了。</p><p class="ql-block">南郑境内不但景点众多,且个个貌美如画,独领风骚,一直为汉中旅游之执牛耳者,除了像重量级的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南湖风景区、红寺湖这些有口皆碑的名胜景区外,近几年新开发的龙头山、汉山更是爆红网络,成了省内外的网红打卡地。至于小众景点那更是数不胜数,诸如小南海、圣水寺、龙池、凤凰水库月季花园、观音山、陈村、十里桃园……地处南郑的大巴山土肥水丰,植被茂密,所以随便钻进一条山沟都是茶山梯田,竹木葱茏,绿树成荫,溪流纵横,村舍错落,俨然世外桃源之景象,所以用“山水南郑,诗画家园”来概括南郑真是恰如其分。</p><p class="ql-block">余有位老校友酷爱摄影,退休后参加了一个老年摄影协会,经常和一帮摄影爱好者挎着相机带上干粮,坐车到南郑,然后徒步翻山越岭找景点,几年间几乎走遍了南郑的山山水水,不知拍了多少“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烟村画面;也不知途径多少“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景象。所以南郑山水就是他们的摄影天堂,现在年龄大了跑不动了,但每年春夏还要去陈村拍菜花,去喜神坝、法镇拍茶山,冬天还要去黎坪拍红叶。在他们的眼里,南郑的山水就是一个摄影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之地。</p><p class="ql-block">请跟着镜头先浏览一下南郑几个著名景点,顺便再带你一起去逛逛那些藏在深山鲜为人知或知之不多的巴山小景。</p> <p class="ql-block">“百转青峦处处湾,湍溪幽壑晚囱烟。”的黎坪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一湖等水如明镜,四面青山似画屏。”的南湖。</p> <p class="ql-block">“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龙头山。</p> <p class="ql-block">“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红寺湖。</p> <p class="ql-block">“疑是蟾宫翩桂影,惊为阆苑靓仙眸。”的圣水寺。</p> <p class="ql-block">南郑山区油菜花开时的美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 杨家湾水库</p><p class="ql-block">开着车把南郑山区几乎转焦(遍)了,有的景点都跑过N次,新鲜感一过难免产生审美疲劳。忽然想到了水库,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但凡有水库的地方景色一定不会错,像南郑的南湖、红寺湖之前其实都是水库。于是乎又在网上搜水库,没想到一搜蹦出来一大串:金华寺水库,白沙寨水库,凤凰山水库,白兔岭水库,塘井沟水库,红石岭水库,杨家湾水库,陈村水库……大大小小竟然有五、六十个,就随便挑了一个距离较近的扬家湾水库驱车前往。导航显示也就十四、五公里,上天汉大道,过卢家沟,走红军路,在祖师殿右拐进入一段比较窄的县乡路,大约走几公里就到了王家竹林附近的杨家湾水库。入口是一条狭窄颠簸的下坡路,两面大树浓荫蔽日,及至走近水库不由眼前一亮:一湾碧水静卧在茂密起伏的山峦间,四周林木茂盛,郁郁葱葱,周边幽静深邃,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宛如镶嵌在绿宝石上的明珠,清新淡雅,温润质朴。</p><p class="ql-block">水库沿岸建有房舍亭阁、水榭步道,随处可见垂钓者散落于水边草丛,专注于湖面动静,尽享垂钓之乐;偶尔微风轻拂,草木摇曳,水面波光粼粼,让人无不心旷神怡,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兴许是南郑的美景太多了,犹如皇帝后宫三千,随便走出一个都是美若天仙,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也就不加珍惜了。</p><p class="ql-block">所以杨家湾水库藏在深山人未知、没有一点点名气也就不足为奇,除了钓鱼爱好者和爱钻山的骑行者常常光顾于此外,来的人并不多。说起来这里距汉中城也不算远,只要把进库区几公里路再拓宽一点,水库稍加打造便是一处绝美的景点。如若放在关中陕北一代,那简直会是宝贝中的宝贝,可在汉中,耀眼迷人的景色太多,所以也就不稀罕咧。</p> <p class="ql-block"> 罗帐岭茶山</p><p class="ql-block">得天独厚的汉中茶山众多,以前囿于交通,大都藏于深山不为人知,只是单一的种植采摘、加工销售茶叶而已,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提高,许多人已经不满足于茶道品茗,更想对茶之来源一探究竟,遂有了茶山观光游,茶山体验游,于是乎,一座座原本妩媚端庄的茶山略施粉黛,便成了秀色可餐的游览观光胜地。</p><p class="ql-block">南郑罗帐岭茶山就是这众多美丽茶山中的佼佼者。罗帐岭茶山位于米仓山群岭之中,紧邻244国道。驾车走在公路上远远的就能看见绿色天梯般的茶山,还有建在山顶的亭子,与周边植被茂密的山势明显有别。及至到了跟前更让人惊讶,一座彩色画卷般的浮雕墙蜿蜒而上直达山顶,画墙上一幅幅组图生动形象的介绍了茶道之渊源和茶叶采摘制作过程,顺着彩色水泥铺就的步道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就爬到了山顶,彩色步道沿着鱼脊形的山梁直达两个亭子和两处观景台,登高远望,只见起伏的山峦像大海波涛般涌向天边,罗帐岭犹如波涛中的一朵浪花,在群峰环绕下显的矮了一截,最耀眼的还是那满山整齐有序的茶树,分布在茶山几面坡上,苍翠欲滴,清香扑鼻,有如层层翠绿的阶梯,又像起伏的绿色波浪,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茶山上有三两个背着背篓采茶的农妇,山脚下炊烟袅袅,绿树掩映中隐约可见白墙红瓦的农舍,几声犬吠,立马让人联想起陶渊明那首描写农家的五言绝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p><p class="ql-block">整个罗帐岭茶园真是景色迷人,诗意盎然。据茶园工作人员介绍,观景之外还可以体验采茶的乐趣,自己采摘,自己制作,还有技术人员做指导。当你喝着自己采摘制作的茶叶时,那会是何等的开心。</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汉中视察时曾去参观过南郑的罗帐岭茶园,这无疑为罗帐岭茶园增色不少。</p> <p class="ql-block">   南郑山区里的“别墅洋房”</p><p class="ql-block">每每驾车走进南郑山区,总能在密林树丛之中,抑或山水环绕的地方看见一些欧式风格的农民自建房。这些建筑完全摒弃了老式传统结构,造型典雅,新颖别致:仿琉璃瓦、罗马柱、雕塑、瓷砖或真石漆外墙、拱形的落地窗和拱形的入户门斗……用汉中话说就是“洋火得狠嘛。”</p><p class="ql-block">这些小洋楼有的单家独户掩映在丛林之中,远离闹市,拥翠抱绿,清幽静谧,那才叫真正意义上的别墅。还有的建在村庄自家宅基地上,那种格外惹眼的时尚与豪华,完全力压邻里白墙红瓦的传统建筑,大有鹤立鸡群之势,但凡路过之人无不艳羡称道评论一番。</p><p class="ql-block">世道的变化真是让人感叹不已,想想四五十年前农村大都住的还是土坯茅草房,能盖上瓦房就让人非常羡慕了。即就是土坯房,建起来也不容易。当年那种土坯房分为两种,一种是夯土墙,一种是胡基垒墙,夯土是用模板和土夯筑成为土墙的。还有胡基垒墙,先要制作胡基,北方叫“旱胡基”,我们汉中叫的是“水胡基”,就是用一个长方形木框,在田里用和好的泥巴一个个浇筑晾干,再搬运到宅基地砌墙。这样建造出来的房子质量可想而知会怎样,之前5.12地址大部分倒塌的都是这类房子。</p><p class="ql-block">随着改革开放外出打工、做生意、当包工头,承包山林搞多种经济,手里有了点钱的农民首先想的就是改善居住环境建新房,于是乎那种白墙红机瓦的楼房便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起初两三层,后来发展到四五层,就已经羡煞人了,谁料<span style="font-size:18px;">外出闯荡见过世面的新生代农民又玩起了洋格,学着城里人的样子在山村盖起了小洋楼,还别说,比起过去的土瓦房还真是好看多了。山区农民能住上</span>小洋楼,这可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啊</p> <p class="ql-block">经常驾车去南郑山里转悠,这几条路线已经驾轻就熟:西边通往青树子、黄官、庙坝、喜神坝、光雾山沿路的美景自不待说(著名的南湖、黎坪、龙头山都在这边),东面通往牟家坝的红军路,以及从圣水到湘水寺、法镇,再往东还可以去城固的天明、二里、南沙湖,条条山路两边的景色随手拍来都是美不胜收,下面撷取几张以馈读者,这还是秋冬季拍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深秋去牟家坝、法镇路上看见的冷水河,真是如诗如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