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技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傲一慢的自由世界

<p class="ql-block">今日学习,老师谈到了一个概念,即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平时说的话,从最小的语言单位词开始,包括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等,都属于言语形式。每一个言语形式下的语句,都表达一定的意思,就是言语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是同时存在于一段语段中,言语形式发生变化,必定会引发言语内容的变化。比如:你吃了。这句话是个简单的陈述,表达了一个稳定的言语内容。你吃了?当我们把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言语内容就发生了变化,说话者的意思就变成了询问对方,并因此引发一定的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讲的言语形式,体现的是语言作为交流工具使用时表现出来的工具性;言语内容,则表达的是言语在交流过程中承载和传递的人文情绪,是我们在沟通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传达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讲到这里,老师列举了几道题,是我们经常做的阅读理解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此之前,我对学习语文,尤其是做阅读理解题,总是有一些抵触情绪,因为我总感觉写作者当时写出这段话时,可能根本没有这么精准的思考,怎么到阅读理解题中,就能从这一个字,分析到什么修辞手法,分析到展现的特点,分析到人物性格,简直是精准到了不够人性的地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这节课,让我改变了这种看法。面对语言文字的态度,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严谨审视的态度。因为语言存在的工具性,让我们无可回避地要考虑清楚,哪个用词能够更好地传达出写作者的个人想法,恰当的词语搭配,才能恰到好处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到这里,我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好像一直横亘在我眼前的思想壁垒,被突然推倒,我的想法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了。从一开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到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再到此刻的写作者心态,我总算是在这个时刻找到了语言学习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初级写作者,我肯定是希望自己写的东西能够有很强的可读性,也希望我所表达的观点能被更多的人看懂,但好像这一切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尝试的过程,只有一遍遍练习,才能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才能通过语言传达出自己的情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练习是需要方向的。今天的学习,给我指了一条很好的方向。恰当的语言表达,准确的传情达意,每一次的语言学习过程(阅读)和使用过程(写作),都要仔细地揣摩这其中的门道,这样会让写出来的东西更加精妙。呵呵,这是不是有点儿像做阅读理解题了?没错,当我们能精准地理解作者意图,我们也就能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这个专业的角度切入,我发现,最后得出的结果,竟然是阅读促进写作。看来,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可以在阅读各种文学作品的时候感受到,也能在使用语言工具的时候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