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旅行家许曙明走遍天涯系列175期

波波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关 林 庙</b></p><p class="ql-block"> <b>许曙明</b></p><p class="ql-block"> 2014年8月8日中午,乘长途大巴去洛阳。沿途过伏牛山,看伏牛山地区的景色尤为美丽。搜索网上信息,发现洛阳是河南占地面积最大、国家5A景区最多的地级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关 林 庙</b></p> <p class="ql-block">  中午,到洛阳,参观关林庙。关林庙是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关羽首级埋葬之地,前祠庙,后墓冢, 在无数座关庙中独称“林”,也是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关 林 庙</b></p> <p class="ql-block">  关羽被杀害后,孙权将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一箭双雕,一是拉拢曹操,而是嫁祸于曹操。曹操识破了孙权的阴谋,加上关羽是对曹操有大恩的人,曹操仰慕关羽的为人,遂追赠关羽为荆王,用檀香木为关羽刻了首级,将关羽的厚葬于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关 林 庙</b></p> <p class="ql-block">  至此,关羽埋葬衣冠的地方解州,埋葬首级的地方洛阳我都来看了,唯有埋葬尸身的地方当阳我还没有去过,我打算在不长的时间内,去当阳一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关羽的巨大墓冢</b></p> <p class="ql-block">  在关林庙,我想起了自己悟出来的几句话:再没有比关羽更受到中国社会各阶层推崇的军人了。他生前只是个侯,宋朝时被追封为王,明朝晋为帝,清朝为武圣人, 民国成为关圣大帝。统治者标榜他的“忠”,老百姓敬仰他的“义”,军人钦佩他的“勇”,对手感念他的“仁”。</p><p class="ql-block"> 我想起了自己在荆州关帝庙看见过的关羽辞别曹操时的留书《辞操行》:“窃以日在天之上,心在人之内。日在天之上,普照万方。心在人之内,以表丹诚。丹诚者,信义也。某昔受降之日有言曰,主亡则辅,主存则归。新受曹公之宠顾,久蒙刘主之恩光。丞相新恩,刘主旧义;恩有所报,义无所断。今主之托,某以知望形立相觅迹求功。刺颜良于白马,诛文丑于南坡。丞相厚恩,满有所报,每留所赐之物尽在府库封缄。伏望台慈俯垂鉴照。” </p><p class="ql-block"> 几年前,第一次看见关羽撰写的文稿时,惊得我目瞪口呆、心潮澎湃。关羽是中华民族忠、义、仁、勇的典型,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楷模。忠心鉴日,义薄云天,仁感苍穹,勇震山河。知道了《辞操行》,方知他还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我小时候看《三国》,对关羽“义释曹操”不甚理解。见了《辞操行》,恍然大悟。方知关羽之义,不单是对兄长刘备,他对有知遇之恩的曹操,也是一样。像关羽这样的义士,生死关头不放曹操才怪呢。</p><p class="ql-block"> 忠、义,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历史如何发展,价值观如何演变,“忠”、“义”二字应该永远光昭日月。想想某些人,领导或恩人居庙堂时,附炎趋势,极尽奉承之能事;领导或恩人一旦失势,立即冷若冰霜,判若两人。在他人身上捞足了好处,口头言谢,心不感恩。一次欲望得不到满足,即刻反目成仇,怀恨在心。有何忠、义可言?还有些人,在岗时既不爱岗,又不敬业,离职时却席卷财物,损毁资料,盗取数据。这些行为能和关羽“每留所赐之物尽在府库封缄”。“所收者唯赤兔马耳”,因“有此宝马,一日可见吾兄”相比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