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故居参观随笔

刘红进

<p class="ql-block">根据省委第九巡视组临时党支部工作安排,定于九月下旬举行主题党日活动。虽然早已知晓大概日程安排,9月23日联络员在群内公布9月24日主题党日前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魏源故居具体活动方案时,心情仍然激动了一回。</p><p class="ql-block"> 80年代末期上大学期间,同班阳振华同学(隆回县六都寨人)曾多次相邀,囿于当时条件,延至毕业憾未成行!</p><p class="ql-block"> 6.30分起了个大早,7.30分吃过早餐,即与武冈组的同仁驱车前往司门前镇学堂湾村,经两小时车程赶到魏源故居陈列馆时,隆回组的同志早已候在馆前。</p><p class="ql-block"> 学习活动由王向前组长主持,先由丁婧同志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总书记《对新时代办公厅工作的重要指示》。然后集中观看《魏源廉政思想专题教育片》,紧接着由隆回县委党校高级讲师肖菲老师给我们上党课,肖老师的授课语言简洁流畅、清新脱俗。把晚清名臣、思想家、改革家魏源“综一代典、成一家言”的爱国主义情怀诠释得生动而又深刻!特别是在结尾时引用魏源《行路难.其二》诗句:“火云烧天汗垢尘,坐卧麻姑搔不仁。胡不兰汤上巳滨,一番澡雪一番新。有客色难心畏洁,欲浴先必谋虮虱,甘听群污饱膏血。甘此七斤大布袍,百年不浣沧浪月。君不见烛花不剪烛不然,蟫蠹不捐书不全,素女善革娲皇弦”,其改革中饱蠹弊主张与习总书记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思想高度锲合,闻之振聋发聩,催人警醒,使人奋进。</p> <p class="ql-block">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原邵阳县金潭)人。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主张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魏源一生博学多思,著述等身,先后著有《海国图志》、《圣武记》、《默觚》等。</p> <p class="ql-block">其中《默觚》是魏源于清道光十五至十九年(1835~1839)居扬州"洁园"时所撰,包含了作者的哲学思想,"默"取之于魏源的字"默深",觚为古代木简,所以取"默觚"为篇名。分《学篇》和《治篇》两大部分;学篇14篇,治篇16篇,编入《古微堂内集》。《默觚》反对"生而知之"说,也反对脱离实际的"心性迂谈"和"玄虚之理",认为人的知识是通过习行取得的。它说,"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默觚》还突出地讲到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变易进化的观点。它说天下物无独必有对,有对之中必一主一辅,则对而不失为独。它认为,矛盾相克,互相转化,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气化无一息不变者。据此,作者得出结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过魏源著作中的原句。如在《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中引用:“‘于安思危,于治忧乱’(《默觚·学篇七》)。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p><p class="ql-block">2015年10月21日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中引用:“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变革创新,中国社会主义不是教科书的教条,不是刻板僵化的戒律,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生命体。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发展中不断变革,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默觚下.治篇》),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p> <p class="ql-block">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到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首次在国际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到2022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无一不彰显出总书记观大势、谋大局,胸怀天下,笃行不怠的全域思想。更是一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全球实际相结合从命题到破题的有力尝试。</p><p class="ql-block">王向前组长指出:一个晚清士大夫尚能有如此家国情怀与高瞻远瞩,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要时刻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心中始终装着人民。一要把好一个站位。一个地方要深刻领会自己的战略站位,深刻领会巡视的重要意义,目的就是要推动被巡视地区的党风、政风、民风好转。二要握好一个法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巡视工作。三要担好一个使命。要充分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发扬红色文化、廉政文化精神,弘扬家国情怀、天下情怀、为民情怀,确保本组工作始终走在本轮巡视工作的第一方阵。</p><p class="ql-block">学习结束驱车前往鸭田保卫站指挥所旧址,道路两旁的垂柳在秋风拂动下,似乎也在向我们挥手送别,倒映渐行渐远……</p><p class="ql-block">梦里沙洲迴碧水</p><p class="ql-block">依稀朗月照金潭</p><p class="ql-block">师夷长技方达远</p><p class="ql-block">纪武圣贤敢追先</p><p class="ql-block">身倦卷阿图国志</p><p class="ql-block">腹藏太极孕坤乾</p><p class="ql-block">九州欣看风雷动</p><p class="ql-block">华夏至今思伟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