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世界精神卫生日的由来</h3> <h3>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精神卫生联盟提出。为了关注世界精神病日提高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发育障碍疾病的研究认识,计划10月10日前后在全国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h3> <h3>(二)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h3> <h3>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全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增进少年儿童健康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h3> <h3>(三)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海报</h3> <h3>(四)历届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h3> <h3>1996年:积极的形象,积极的行动<br>1997年:女性和精神卫生<br>1998年:人道主义和精神卫生<br>1999年:精神卫生和衰老<br>2000年: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br>2001年: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br>2002年:精神创伤和暴力对儿童的影响<br>2003年:抑郁影响每个人<br>2004年: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br>2005年:身心健康、幸福一生<br>2006年:健身健心,你我同行<br>2007年:健康睡眠与和谐社会<br>2008年: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br>2009年: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br>2010年: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br>2011年: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br>2012年: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br>2013年:发展事业、规范服务、维护权益<br>2014年:心理健康,社会和谐<br>2015年:心理健康,社会和谐<br>2016年:心理健康,社会和谐<br>2017年:共享健康资源,共建和谐家庭<br>2018年:健康心理,快乐人生<br>2019年: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br>2020年: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br>2021年: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br>2022年: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br>2023年: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h3> <h3>(五)心理健康素养十条</h3> <h3> 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br>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br>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br> 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br> 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br>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br>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br>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br>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br>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h3> <h3>(六)初中各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h3> <h3>初中一年级:加强心理辅导<br><br> 进入少年期,身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虽然不愿让大人管,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具体困难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br> 关键词“心理”:加强养成教育,注意心理辅导、自我意识的教育、情绪辅导、青春期教育。开展学法指导,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及时间分配等。还要注意不要放任不管不问,不要严管不解决问题。</h3> <h3>初中二年级:青春期教育<br> 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怎样去认识爱情﹑处理对异性的好感﹑性行为,这些问题他们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另一心理特点是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从众心理很重,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于是,有的学生出现了紧张﹑焦虑﹑自卑等不健康心理。<br> 关键词“分化”:初二随着对周围环境的熟悉,对中学紧张、陌生的感觉逐渐淡化;同时距离中考还有一段时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加上初二是青春期萌芽的时期,学生的性格逐渐显示出逆反的特点;这个阶段如果教育得当,学习成绩是一个很难得的巩固和上升期,为中考奠定非常良好的基础;但如果不注意,学习成绩就会大幅度地退步,同时造成学生厌学、沾染坏习气、自暴自弃等严重后果。</h3> <h3>初中三年级:培养独立能力<br> 心理趋于定型,学习成绩相对稳定。观察力接近成人水平,意义识记占主导地位,思维活动已有抽象、概括的水平。要抓住一切有利的机会,促使学生的心理更加成熟,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要继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升学紧迫感。<br> 关键词“独立”:初三学生独立性获得较大发展,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喜欢同老师平等的讨论问题,喜欢自己自由独立地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初三学生的“成人感”更加明显,自尊心大大增强,要充分利用初三学生的这些特点,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h3> <h3>(内容及海报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br>1.关于开展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通知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309/6a6da13ecab440cd8b30318628fe4e67.shtml<br>2.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教育】太全了!一到九年级孩子身心特点速查!<br>https://mp.weixin.qq.com/s/634EADtvpjOnhKGgo7NBxg)</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