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放的生命

丹凤朝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绝·我的公公</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嫩肩挑日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茧手弄田墙。</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韧志抗疴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柔身似铁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公公、孩子的爷爷,是一个淳朴地道的农民。他生于山野,一直以大山为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大山孕育了他的生命,更铸就了他坚毅执着的性格和勤劳善良、不畏艰难的品格。他饱经风霜,历经艰辛,弱小的身材书写了顶天立地的“人”字。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结婚时第一次去山乡见公公,只见身材瘦小,鬓白顶突,黝黑慈祥的脸庞,微微内陷的眼窝里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眸,布满沟壑的皮肤,这一切都在悄悄地向我诉说着他岁月的艰辛与沧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公话也不多,但嗓门很大,声音洪亮,有时候说话说着说着就像孩子一样兴高采烈的。由于语言不通,公公老年后又耳背,我与他交流并不多。对公公的了解来源于丈夫的介绍和我回乡时的所见所闻。我从心底里佩服这样的长辈,一辈子都活得坚强坦荡通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公自幼受尽了磨难,8岁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是个裹脚女人,干不了重活,一副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任,把他压得身材矮小,比妹妹还矮半截头,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他却吃了十分。一生勤劳苦干,吃苦耐劳,靠出力流汗,在农村平静生活。含辛茹苦,养育三儿一女,都已成家立业,儿孙满堂,四世同堂。公公勤俭持家,先后为整个大家庭建造土坯房4栋、砖混房1栋。公公用他瘦小的身躯、坚强的意志和勤劳的汗水,撑起了家庭的一片蓝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公忠厚勤勉,光明磊落,他没有什么文化,只上过几个月私塾,却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担任了二十多年的生产队会计。他心灵手巧,精打细算,打得一手好算盘,账目清楚,有口皆碑。种田、垒墙盖屋也是一把好手,在村里算是有威望之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公的泥瓦匠技术远近闻名,农闲时带领一两个徒弟(小工由东家自备)在农村帮别人盖土坯房,他干活从不吝啬自己的力气和汗水。由于他的泥工活做得好,请他做房子的人多,忙得不可开交,经常要到年三十才能回家团圆,有时大年初二、初三就上东家去开工了。万安遂川南康那一片十里八村的住房大都是公公他们一帮人盖的。他们盖的房子结实耐用,口碑广为流传。农村盖房基本上是赊账,有的至今都没有结清账。问他为什么不去收帐,他说都几十年了,人家也不容易,有钱肯定会给,算了。公公就是这样把一生的善良藏进了平静的话语中,让你感觉很平常,但又很不平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公他是一个把土地视为生命的人,他会放弃很多工钱,不去结账,却会为了几寸土地和邻居争得面红耳赤。虽然大多时间在外帮别人盖房,但家里的农田也没闲荒着,农忙时回家耕耘,“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后来年纪大了不再外出盖房子,就在家一心伺弄他的几亩田地。八、九十岁了还在种地,怎么劝也劝不住,他说不干活浑身不舒服。公公倔强固执的性格,认准的事情,几头牛也拉不回来。种的几亩地除了供应自己,还有余粮出售。他创造了他们那个地方种地年龄最高纪录。直到92岁时因患头皮癌实在做不动了,才真正的刀锄入库,牛放南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公的文化和智慧虽然仅限于邻村三五里地,可是他的眼光与格局却足以令人佩服。他知道山里人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对儿子读书的事情高瞻远瞩、竭尽全力。尽管家庭条件有限,但非常支持孩子们读书,七十年代就给读中学的大哥先后买了一辆飞鸽牌和一辆凤凰牌二手自行车用于上学。我丈夫高中毕业以后在村里当了代课老师,后来他想辞掉代课老师去复习参加高考,公公一口答应并拿出钱来让他去中学复习。到手的钱不要还要另贴钱去读书,这在当时的农村一般人家里是不会答应的,没有一点眼界是做不到的。尤其是高考填报志愿这等极需眼光的事情,连我在城里政府机关当干部的父亲都输他一筹。结果是丈夫这个山里的孩子毕业后分到了市直机关工作,我这个城里的孩子毕业后却分到大山里工作。八十年代初丈夫在南昌读中专,公公给他每个月的生活费平均达到30元,这令家里在城市父母有工作的同学都羡慕不已,称他为公子哥。其实公公给出的不仅仅是每月30元钱,更是他心中无比的骄傲和毕生所有的希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公的爱和给予是伟大无私不图回报的,他只有付出,从未向我们索取。兄弟几个和其他晚辈们每次回家给他钱,他总是说我有钱,够用,不需要你们给。其实生活中他非常克俭克勤,食不求甘,衣不重帛,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平时只是粗茶淡饭,不抽烟不喝酒,雷打不动的饭前饭后一碗茶就足矣,正所谓俭者心常富。即使后来病得瘦骨如柴,也没有向子女们提出任何要求,却留下了一笔自己平时省吃俭用节存的余钱。而我们每次返家时,给予我们的却是满满的一后备箱的有机农产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公这辈子没坐过火车没有出过远门,他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想到他年轻时心目中的大城市南京去看看。于是2011年9月我们两口子就带他到南京游玩了一趟。在夫子庙、总统府,中山陵、明孝陵、南京长江大桥等景点都留下了他圆梦的脚印,这些地方的记忆也镶嵌进他的脑海。他非常感慨、非常满足,兴奋地说:这辈子值了。每个地方都拍了很多照片,我们帮他把照片洗出来,他把这些照片夹在相框里摆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这是他这辈子走过最远的地方,去过最大的城市,玩得最开心的一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公好动不好静,喜欢热闹,喜欢上街。每次来吉安,他都是早出晚归,到大街小巷漫无目的的闲逛,有时还带着小孙子一起去。累了就找个地方休息一下,饿了就找个小吃店随便吃点,晚上才回家吃晚饭。吉安哪里又修了一条新路,哪里又建了高楼大厦,他都一清二楚。他说起有些小街小巷的名字,连我这个土生土长的老吉安人都不知道在哪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公晚年不种地以后唯一爱好就是没有特殊情况隔天步行来回6公里路去镇上集市赶集。信步转悠在那潮水般涌动、熙熙攘攘、摩肩擦踵、人来人往的集市上,惬意聆听着时不时传来的叫卖声、讨价还价的吵闹声和商户吆喝的喇叭声,不为买东西,就为享受这种热闹,还可以抻筋拔骨,强身健体。顺带会会老熟人老哥们,叙叙旧,排遣内心的闲慌与孤独。我们回乡时去赶集,要他搭车都不肯,非要步行去。既使在疫情放开新冠来袭时,我们千叮万嘱不要去赶集了,他依然我行我素。我们也理解,这是他的一种寄托,一种与亲朋好友们在集市上相见叙旧的寄托;一种享受,一种享受众人相聚一处的热闹;是一种情怀,一种逢集必赶的情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公虽然身材瘦小,但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力气大,89岁还可以挑一担砖上2楼,90岁干起活来,我50多岁的丈夫都比不过他。他那看似佝偻弱小的身躯,却蕴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力量,是那样的顽强不屈,屡屡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身体一向健康的公公在2007年脑部长了很多红点点,又痛又痒,开始以为是普通的皮肤病。后来疼痛难忍来到吉安治疗,医生说是带状疱疹,已经耽误了最佳治疗期,成为带状疱疹后遗症,无法根治。丈夫随后还到许多大城市医院寻医问药,答复都是无法根治。这种疼痛像刀割像火烧、疼痛指数为最高的带状疱疹后遗症伴随着他日后十几年的岁月。有一次我到万安出差,顺道给他送点药,只见他坐在门口,用湿毛巾盖住头两手压在头上,脸部表情痛苦不堪。疼得厉害的时候用脑袋直撞墙,让人看着心疼。十几年来,虽然疼痛难忍,他却不曾吭叫一声,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还照样种地干活。他瘦小的身躯里,总是透着一股不屈不挠的精气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晚年的公公左眼白内障,2017年92岁时左眼几乎到了失明的状态。丈夫急忙带他到吉安参加了眼科公益“光明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做了左眼白内障手术,非常成功,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公公觉得眼前的世界突然格外敞亮,激动不已,殊不知恶疾却悄然已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8年,93岁的公公头部长出了一个疱块,经过几级三甲医院诊断为皮肤癌中期,丈夫和小叔子送他到省肿瘤医院治疗。他听临床的病友说自已才七十几岁,开刀化疗后又复发,这次又来医院了。他听完后坚决不开刀,不化疗,就两个字:回家,提着包就往外走。那个倔强劲一上来谁也劝不了。其实他并不是不想治疗,他是怕儿子们人财两空,他从不为自己着想,总是怕增加孩子们的负担,无奈只好请医生给他开点药带回家服用。令人惊奇的是吃完这些药后头上的疱块慢慢的消失了,后来把情况反馈给肿瘤医院的医生,医生也连连说这真是奇迹。公公面对绝症保持平和的心态,对疾病无所畏惧,不贪生怕死,用他坚毅不屈的骨气和勇气,令人折服的霸气和洒脱去战胜病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0年,95岁的公公在家收拾房屋的时候,被一个厚重的硬门板砸到了脚,整个脚背被砸得乌青,肿得比包子还大,脚背上的皮肤就像一层透明的薄膜。在镇卫生院打了15天吊针,消肿毫无起色。后来丈夫带他到经朋友介绍的一位民间中医家里外敷中药水一段时间才消肿痊愈。脚一好,又想着干活,没事找事干,把院子里因打井破碎的一片水泥地面又重新铺好。他是一个永远闲不住的人,日出日落,他在劳作;花开花落,他在劳作。劳动这两个字已经刻进他的骨子里,融进他的血液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1年,公公96岁时从一个2米多高的坎坡上掉下水泥面的水沟里。头皮裂开十几公分,能见到头骨,鲜血流淌了一地。在医院住了半个月,头部缝了30多针。出院后没几天又在集市上转悠,那些护士看到他都纷纷议论说这个老头子真是奇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2年12月下旬公公婆婆都感染了新冠病毒,开始是咳嗽。丈夫闻讯后和小叔子立刻送药到乡下给父母俩服用。好转几天后,病情又急转直下,纳呆,浑身无力,下不了床。丈夫和兄弟把他俩送到镇卫生院,打了两天吊针,医院就给公公下了病危通知书。兄弟3人迅速把他俩转院到赣州市人民医院,经过十几天的抢救治疗,公公在遭遇新冠病毒感染及其并发症诸如病毒性肺炎、右心衰竭、脑梗死、高血压病3级、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2型糖尿病等八种高危疾病的强势围攻下依然突破重围,死里逃生。虽然开始只能躺在床上,不能下地,身子更加的瘦弱,脸庞更加的憔悴,但他的目光依然坚定深邃、淡定有神。他那坚强的信念,仍在额头闪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3年春节前公公度过了危险期,出院回家。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身体日渐好转。在康复的日子里,只要有一点力气,他就会硬撑着抓住铁门练习起坐,扶着轮椅下地走动。几次从床上摔下来,每次都是血流不止,到医院缝针。虽然病痛缠身,但他始终未流露出一丝的痛苦,“病魔虽然凶,我心更坚强”。他毫不气馁,继续顽强的与病魔作斗争,从容地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岁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路走来,多少次跌倒在路上,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公公从未惶恐,从未沮丧,从未放弃。“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这是需要何等坚强的毅力、顽强的生命力、豁达的心境、深厚的福报,才能闯过这一道道生命的难关,让生命之歌一路高唱,生命之花一路怒放。使我们在面对如此坚强的老父亲时不禁心生敬意,也让我们深深懂得什么叫无畏、坚韧、顽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3年9月17日,公公在与病魔搏斗9个月后,终因年事已高,灯枯油尽,驾鹤西归,享年98岁。公公带着对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和大山的深深眷恋,带着对家人亲情的无限不舍,离开了我们,长眠于青山厚土,与青松为伴,把彻心透骨的哀痛和无尽的思念留给了家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就是我的公公,一辈子都在为家庭奔波操劳的人,一辈子都在用他的倔强与命运抗争的人,一辈子都在为美好生活勤奋劳动的人。他虽然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平凡的生命中有着一颗不平凡的灵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他的生命之火已经熄灭,他的肉体已经消失,但他的灵魂却永远驻留在我们的心中,他瘦小的身影在我们的心目中永远高大伟岸。他那坚强不屈的品质、坚韧不拔的意志、勤劳刻苦的精神和豁达洒脱的心襟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陪伴着晚辈们在日后的岁月中信步风雨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愿公公一路走好!早升仙界,地久天长!福佑家人,幸福安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