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city walk似乎是一个很有热度的词语,它的意思是用徒步的方式探索、了解城市的历史、人文,体验当地人的生活。这是很多热爱旅行的朋友们喜欢的方式。<div><br></div><div>即便在熟悉的城市里,也还会有很多我们不曾关注的角落,珍藏着很多有趣的生活。</div> 无意中关注到“游云南”正在组织云南城市city walk活动,招募体验官,首批活动有昆明和大理,我们赶快报名,选择了熟悉程度相对差一些、但是很向往的大理线路。<div><br></div><div>很有幸,我们入选了体验官,早早约好了体验时间为10月8日。我们将跟随老师漫步大理古城,体验不一样的风貌。</div> 10月8日、星期天,中秋、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周末,农历24节气之寒露,下雨的天气、温度下降,道路潮湿,却未阻挡小伙伴的脚步,6位体验官朋友如约到达大理古城。<div><br></div><div>我们在金牌导游阿珍老师的带领下,走南城门、大理床单厂艺术区、大理市博物馆、五华楼、红龙井、夫妻树、吉利坡、西云书院、人民路等等,体验当地特色的扎染手艺......去过大理古城很多次,这样的深度体验,我们还是第一回。</div> <b>行走线路示意图。</b><div><br></div><div>13点30分,我们在大理古城南门集合,17点30分在无同书院结束活动,手机软件记录行走距离约6公里。</div> <b>大理古城有四道门,我们去得最多的是南城门。</b><div><br></div><div>大理古城是去大理旅行必去的地方,也是我们相对熟悉的区域。大理火车站位于下关,地处洱海南端偏西岸,火车站与古城相距17公里左右,坐公交、打出租车、坐网约车、自驾......有很多来往两地的交通方式。</div><div><br></div><div>古城位于洱海西岸的中部,西临苍山、东望洱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8-12世纪南诏、大理国等政权王朝的都城,规模宏大文化繁荣、经济发达,被誉为“8-12世纪东南亚第一大古都”,商贸文化传统源远流长。</div> 很多年没去大理古城了,发现这里有了些许变化,古城南门进行了修葺,有历史的积淀、也有新的元素。<div><br></div><div>城门前的小广场很热闹,城门重建纪念碑上记录了大理城的故事,地理标志碑明示了这里的经度、纬度、海拔等数据,让游人对大理古城的古往今生有了初步的印象。</div> <p class="ql-block">虽然是下雨天,游人却不少,来来往往的人群以花花绿绿的雨伞游动展现在我们的视野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珍老师是土生土长的大理人,是全国少有的金牌导游之一,酷爱读书、了解当地生活,为我们介绍了很多从前不曾知晓的大理。</p> <p class="ql-block">大理的古名又为叶榆,古城有四道城门,分别命名为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古城南北、东西的长度各为大约1.5公里,由五街八巷构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体而言,古城的街道都笔直通畅、以石板铺成,街面均有沟渠相通、水流不断,那是苍山雪融的流水,曾是古城人们的生活用水,现在是城市景观不可缺少的元素,人们的生活用水早已改用更便捷、更卫生的自来水了。</p> <p class="ql-block">去大理古城游玩,我们去得最多的是南门。阿珍老师告诉我们,南门又称为双鹤门,这是一个好听的名字,与一个美好的故事有关。“长寿祥和 ”、“品格高洁”、“富贵美好”......以“鹤”命名有着美好的寓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用方位命名城门,当地人还用与城门相邻的景点命名,从中我们也能直观地了解到古城的地理位置。东门又叫洱海门,因为它面向洱海;西门面向苍山,人们又称它为苍山门;北门与三塔相望,因此又名三塔门。</p> <b>在大理床单厂艺术区看有趣的创作,在云同书院体验扎染的乐趣。</b><div><br></div><div>都说大理是普通人的“诗和远方”,是很多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有很多游人来到这里,喜欢上了大理的氛围、留了下来、变成大理人的一分子。这样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展开,古今中外皆有。</div><div><br></div><div>大理是一个包容的地方,各种文化在这里落地、交融,形成了大理独特的气质。大理床单厂艺术区就是近期形成的一个艺术家集中的文创基地。 </div> 行前很好奇为什么会有大理床单厂的安排,我们去了之后才知道,那是一个利用老厂区建设的文创基地,让很多大理人有了艺术发挥、售卖的平台。<div><br></div><div>自助售货、色彩造型奇异,有些不同寻常的词汇、语言,很有特色,在我们看来,有些像是城市涂鸦,更是不同文化、多种视点的表达,也是大理独特气质中的一份组成。</div> 去过大理的人,一定对大理扎染有着深刻的印象。这是大理的一个特色产品,纯手工染制。以前去大理,我们曾经去染坊参观过,喜欢扎染布、更喜欢扎染的过程。<div><br></div><div>年纪很大的白族老奶奶按照预先画好的图案,用手工一针一线地将白色的布料缝制起来,再将缝好的布料放进盛满板蓝根煮出的天然蓝色液体中泡制若干时间,取出用清水漂洗后晾晒后即可得到扎染布,通过蓝白两色,将植物、动物、各种花纹表现得栩栩如生。</div> <p class="ql-block">行程中安排了扎染体验活动。云同书院坐落在一个普通的白族小院中,院中开满了鲜花,三面是两层的木质楼阁,安静、怡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院的小姐姐带领我们体验扎染的过程。听阿珍老师说,现在的扎染工艺有了很多新的方法,聪明的人们借助不少模具、物件加快了扎染制作的速度。对于我们这样的新手、小白,老师会教我们一些简单的办法进行扎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将一块纯净的白布,按照一定的规则折叠、包裹起来,用橡皮筋扎紧,将靛蓝染料滴入布料,等待10余分钟,拆开布团,一幅随性创作、类似涂鸦的作品呈现,无太多艺术、纯粹随心所欲,却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惊喜,甚好。</p> <p class="ql-block">听阿珍老师说,云同书院的创办人是一个新大理人,前些年到大理旅行、爱上这里,所以就到古城住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扎染体验活动,云同书院还经营咖啡、书吧,二楼的书房里有不少藏书。找一段悠闲的时光,在这里伴着咖啡的清香、读上一本老书,应该是一份不错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b>参观大理市博物馆,听汉字记录白族语言的“山花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族是一个重视教育、文化繁荣的民族,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传承。印象中的白族话很特别,我们听不懂它的含义,却喜欢白族人说话的腔调,感觉像唱歌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珍老师告诉我们,白族有语言、但是没有文字,它们借助汉语记录,却用白族组话表达。在大理市博物馆里有一片碑林,其中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山花碑”,那是用汉族语言的白族文体,现场播放着白族话朗诵的诗文,虽然听不懂,却感觉到它很有韵味。</p> 阿珍老师给了我们“山花碑”上文字的其中一段,描写的是大理风光、苍山洱海,感觉写得好美啊,据说它的诞生时间距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div><br></div><div><font color="#167efb">“苍洱美景赏不厌,天然胜迹万万千。南北有青龙白虎,镇上下两关。</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山影映入海面倾,山岭随波在转旋。山屏西泻十八溪,把九曲填满。</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三千堂伽蓝殿阁,八百处兰若宫观。冬来点苍头顶白,洱海秋皱颜。</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五华楼直冲霄汉,三座塔耸入云间。凤羽山高凤凰栖,龙王宿龙关。”</font></div> <p class="ql-block">跟着阿珍老师,我们慢慢游走大理古城,看到了很少见的绿色“福”字,书体左龙、右凤,寓意“龙凤呈祥”,用绿色䪨含着“福禄双全”之意,实为特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云书院是现在的大理一中,文庙是大理作为“文献名邦”的历史见证,武庙是大理武文化和财富的象征;枝繁叶茂的两棵大青树被誉为“夫妻树”,传颂着“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浪漫故事......大理古城,有很多美妙、有趣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参加有组织的city walk活动,我们收获颇丰。跟着老师,放慢脚步,看看白族风格的建筑、听听古城历史故事、逛逛有人文气息的市集,体验独特的扎染过程......这样的旅行方式,很是有趣。</p> (2023年10月8日,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