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激周瑜

<p class="ql-block">  曹操败袁绍,征乌桓,统一北方,后,意欲平定江南,一统华夏。曹操先锋部队被刘备挫败,后亲自率军百万征讨(老兵,青州兵二十万,平定袁绍五六十万,刘琮投降被迁到河南监禁,得新兵二十多万含多数水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刘备寡不敌众,败逃江夏。刘备面临的出路,派诸葛亮说服孙权,对抗曹军。</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集中出现二个主要画面。第一个以孙权为主人公展开。第一个画面,孙权先后见了四支不同队伍,或者党派。第一支登场的是诸葛亮见孙权,亮并未听从鲁肃的建议,故意言之,曹军百万,将勇兵精,能征惯战,可谓以卵击石,不可与之匹敌。孙权乃江东之主,已历三世,怎可将基业附之东流?故言,刘豫州为何不降?亮言,刘皇叔乃当世英雄,宁可效法田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死明志。孙权闻之,内含讥讽,欺辱太甚,离席而去。鲁肃见之,言诸葛亮怎可辱主公,亮答曰,乃有意试探,怎料你家主公气量如此狭隘?鲁肃便向孙权说明真相,孙权,言差点误了大事。便与亮商讨结盟抗曹之事。</p> <p class="ql-block">  第二支队伍,乃是主降派,张昭等文人,见孙权,言及曹军势大,不可与之匹敌,投降乃安,可为上策。鲁肃言,此等文臣乃屈膝苟安之辈。第三支队伍,乃是武将老将,程普、黄盖等人,主战派,但并未进的大门(注意这点)。第四支队伍。乃是其家族力量,其母。其母前来,听闻曹兵压境,其子饭不食,夜不寐,心忧战不胜,降之不容(刘琮乃是榜样)。其母提醒,外事不决问周瑜。再大的事,身体要紧,赶紧吃饭。</p> <p class="ql-block">  不知是国之武将与主公心有默契,孙权欲请回周瑜,岂不知周瑜担心国事,已提前在归途中。</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画面周瑜回府后,未与其妻相聚片刻,便又来了四支帮派。第一支还是张昭等文臣,言及降曹,劝周瑜投降,周瑜未吐露真意,言之,降曹之意久已,勉强敷衍。第二支还是程普、黄盖等老将,立主备战抗曹,向周瑜表态,周瑜言他意欲抗曹,便将其众将送出。第三支未进门,在大门口相遇,乃是诸葛亮之兄诸葛瑾等人,言降者易安,战之难保。第四支队伍,是国外势力,刘备的队伍。鲁肃带领诸葛亮见周瑜,亮见周瑜未言真意,故借曹操建铜雀台乃为留江东二乔于其中,共享安乐,并以曹植所作诗赋为证。可将江东二乔送之于曹操,可得苟安。以此激怒周瑜,以试其真意,是否有抗曹之决心。</p> <p class="ql-block">  两个故事画面展现了交战双方,不管是孙权与诸葛亮,周瑜与诸葛亮,还是周瑜与与文武大臣,表面是言语的讥讽,试探,心机的较量,更是一场事关江东孙权为代表的势力,刘备势力生死存亡的考验。不管是哪一方,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有一方无坚决的意志抗曹,都将自身难保,面临被消灭,吞并。有一方降曹,都将面临死亡的考验,也无三足鼎立之势的形成。刘备与孙权结盟,加强了双方抗曹的信心,坚定了刘备抗曹的意志,打消了孙权弱不能胜的念头。同时增加了双方的军事实力。孙权占尽地利,已历三世,有周瑜,黄盖,程普等国之栋梁,且水军精良,江东根据地财力、人口富足。刘备占人和,得尽荆州百姓之民心,有谋士诸葛亮辅助,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众志成城。刘备力量与江东孙权势力结合在一起,弥补了双方的不足之处,故而才能发挥更大的优势与力量。这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这也是人类种族面对生死存亡考验之时,外交与实力的展现,面对强敌,弱者能够精诚团结一致的一个缩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