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各位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 您是否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您是否关注到孩子的喜怒哀乐?无论成年人还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或大或小的烦心事。这些烦心事,应该如何正确面对呢?其实,有一种很简单但常常被忽略的疗愈心灵方式——倾听。</p><p class="ql-block"> 倾听的作用并不是一定要帮助对方解决问题,而是要去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当您能够耐心地、以不急于评价的态度去倾听孩子时,孩子便会感觉到:虽然有很多困难,但仍然有人能够理解我、支持我,心中倍感温暖。</p><p class="ql-block"> 家长朋友们,请您每天抽出宝贵的时间做孩子忠实的倾听者,在倾听交流中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深入其内心,也有助于增进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br></p> 倾听内容 <p class="ql-block"> “倾听一刻钟”指专注并积极倾听孩子的述说至少15分钟,了解孩子当前的情绪状态、心中的担忧、人际交往中的烦恼,探讨如何度过亲子时光等。</p> 倾听环境 <p class="ql-block"> 选择一个让人感觉到放松或安静的环境谈话,比如饭后邀请孩子一起散步,一边散步一边聊天,交流孩子的近况。</p> 倾听状态 <p class="ql-block"> 保持全神贯注的状态关注彼此。谈心时,家长需保持语气友善,表情温和。当遇到分歧时,双方需冷静,倾听彼此的心声,允许彼此有不同的想法。</p> 沟通话题 <p class="ql-block"> 如果平时孩子很少跟您沟通,那么可以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开始。当您感觉到孩子比较愿意跟您沟通了,再转向更多的话题,如孩子在校的学习、人际关系、情绪状态、兴趣爱好等等。</p> 沟通技巧 <p class="ql-block">1.淡淡的微笑,专注的神态。</p><p class="ql-block"> 父母在倾听的过程中看着孩子的眼睛,以点头、微笑或“是,嗯,好”等语言及时反馈,表示您在认真地倾听。</p><p class="ql-block">2.少说多听,巧妙地反馈。</p><p class="ql-block"> 父母将话语权交给孩子,只需静静地倾听孩子诉说,偶尔巧妙地做一些反馈和引导,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让他(她)袒露更多心声。</p><p class="ql-block">3.多肯定,少包办。</p><p class="ql-block"> 爱孩子并不是为他包办一切,而是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和独立思考。我们在倾听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去解决孩子所有的问题,而是让孩子在通过倾诉的过程中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寻求一个解决的方法,寻求一个答案。</p><p class="ql-block">4.多身教,少言教。</p><p class="ql-block"> 教育就是用行动做给孩子看。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在父母的抚养中,孩子在复制父母的抚养观念与性格、行为方式与态度。更重要的是家长怎么做,而不是告诉孩子怎么做。</p><p class="ql-block">5.多发现,少比较。</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痛,叫做别人家的孩子,孩子在比较中自尊心容易受到挫败。家长应该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孩子上,多发现孩子现在与过去相比哪些方面表现得更好、更加进步了。</p><p class="ql-block">6.多对事,少对人。</p><p class="ql-block"> 在批评、鞭策孩子时,学会就事论事,不给孩子贴标签、下结论,多赞美,少指责。孩子还是一个孩子,身心尚未成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磕磕碰碰,出现各种在我们看来好像“匪夷所思”的错误,当然也会有很多值得我们赞美的闪光点。家长应多些真心且具体的包容和赞美,少些不顾孩子感受的指责。</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各位家长,再烦,也别忘记微笑;再急,也要保持耐心;再忙,也别忘记倾听。请您每天留出15分钟的时间,倾听孩子的喜怒哀乐,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及时驱散孩子心中的阴霾。一刻钟有品质的陪伴,胜过一整天无意义的相处;一次真诚的亲子交流,能让孩子铭记一生!</p><p class="ql-block"> 希望这份倡议能成为家庭的常态活动,增强亲子联结。当家庭被爱、关心、热情、尊重填满的时候,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帮助孩子去迎接未来遇到的挫折与挑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李贞小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3年10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