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3)

老金

<p class="ql-block">作者 金 忠</p><p class="ql-block">摄影 金忠等</p><p class="ql-block"> “乔尔玛”安放着烈士灵魂</p><p class="ql-block">新疆网红公路至少有七条,我们这次自驾走了六条。有人说独库公路美到哭,有人说伊昭公路风光无限,也有人特别赞赏101国道。其实景观公路美不美?美到什么程度?与季节有关,与天气有关,当然与人的审美情趣更有关。这次新疆旅游让我特别难忘的是“乔尔玛烈士陵园”和“独库公路博物馆”,因为它们承载着许多往事,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特定的、永远值得纪念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乔尔玛烈士陵园建在独库公路中段的尼勒克县,是专门为纪念在修筑独库公路中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修建的,陵园有烈士塔、烈士墓和烈士纪念馆三部分组成。烈士塔正面碑文是:“为独库公路工程献出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烈士塔的背面镌刻着为筑路牺牲的168位烈士姓名。烈士纪念馆内有一面烈士墙,强上悬挂着28幅烈士遗像;烈士墙对面是烈士事迹介绍栏。</p><p class="ql-block">我问:怎么只有28幅遗像?</p><p class="ql-block">管理员介绍说:“只有这么多啊!很多烈士生前没有留下照片,有的烈士连遗体、遗骨都无法找到。大家看到的烈士事迹是根据战友们回忆整理的,名单、年龄和籍贯是在烈士参军时的个人档案里找出来的!他们平均年龄22岁,最小的16岁,最大的31岁,为修筑独库公路他们献出了青春、献出了生命”。</p> <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也称天山公路,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战备工程。乔尔玛烈士纪念馆存放的资料是从1974年开始的,资料显示:独库公路经过十多年的勘探、设计准备,1974年8月8日正式开工,1979年毛坯路成型,1983年9月通过验收正式通车。修筑这条路,解放军工程兵整建制投入了一万多人,历时十年时间。纪念馆里还展示着毛泽东主席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为西部筑路部队和筑路工人的亲笔题词:“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p> <p class="ql-block">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当年参加筑路的战士、甲级二等残废军人陈俊贵,1985年辞去退伍后安逸的工作,携带妻儿一起志愿到乔尔玛烈士陵园为战友守墓、扫墓,一守就是三十多年,每天坚持向往来的游客讲述当年发生的英雄故事。陈俊贵说这里是安放牺牲战友灵魂的地方,他说,只有在这里,我的灵魂才能得到安慰。陈俊贵的义举央视和互联网上都有系统报道,可以查阅。</p> <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一座以公路名字命名的博物馆。它坐落在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位于独库公路的起点。博物馆分序厅、城市篇、历史篇、景观篇和尾厅等五个部分,展出了独库公路的历史资料、实物和照片,是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的另一位参建者朱学武撰文回忆说:天山公路是一九七O年开始动工的。当时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搞活天山”的号召,按照新疆军区、四师党委的命令:1970年3月初7974部队在团长张长俊、政委陈启湘带领下徒步进驻冰雪未融的天山南北,修筑战备公路(当时属军事机密),以后才改为独库公路,代号7042公路。这条公路是从南疆库车到北疆新源则克台,部队配属民工3700人。陆军四师参加修筑独库公路粗通任务的时间是1970年3月到1979年9月,从南向北拓展,先后参加建设的有十二团、十团、十一团和阿克苏地区七县、巴州焉耆县民工2000多人,十二团是这项工程的开路先锋。陆军八师是1970年3月至1972年9月从北疆向南拓展,与四师修筑合拢,完成了独库公路的粗通任务。据史料记载,1970年3月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明确要求:“自治区、军区应集中力量建设好天山及周围附近平原地区,使之成为独立作战、长期作战的红色根据地。”据朱学武回忆,基建工程兵十二支队是1974年4月正式开进独库公路施工现场的,到1983年8月公路全线竣工验收,他认为修筑独库公路,除去堪探设计和修筑便道时间,总共历时14年。朱学武的回忆写得很详实,我们在独库公路博物馆看到了十二团五位烈士的事迹陈列,也看到了国务院、中央军委1974年4月21日下达的《关于加快天山国防公路建设的命令》(复印件)。</p> <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建设实际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公路建设刚开工时,信息沟通不畅,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筑路工作在艰难中推进。1974年部队接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命令开始全面发力,按照毛主席“不怕困难”的要求,依靠手工在雪山开路,在修筑独库公路的十多年时间里,一批青年军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两千多名解放军官兵因暴风雪、雪崩、爆破、塌方、坠崖而受伤或致残。他们的壮举,他们的事迹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国军民特有的精神风貌,惊天地、泣鬼神。</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陈俊贵和朱学武的回忆中都有一个发生在不同人身上的相同故事。</p><p class="ql-block">陈俊贵说:他跟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和战友陈卫星在冰天雪地翻山越岭执行任务,最后只剩下一个救命馒头,班长缓缓说道:“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馒头了,我和罗强同志8天前刚被批准为预备党员,陈卫星是老兵,我建议这个馒头让新兵陈俊贵同志吃。”陈俊贵说,这是班长的原话!班长当时命令陈俊贵吃下馒头,结果是班长、副班长都在风雪中牺牲了…自己也是在那次执行任务中致残的。</p><p class="ql-block">朱学武在文章中回忆7974部队二营四连老兵李新民和战友一起给连队背面粉,在回来的河边,他第一个站出来说:你们新兵后退,让我先过去探一条路你们再过。在河中他被冰雪融化的激流冲倒,永远离开了战友…</p><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是我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全长五百六十多公里,穿越天山南北,它的贯通使南疆北疆公路交通缩短了近五百公里;独库公路更是一座精神丰碑,它展示着数万军民热血奋斗的风云画卷,记录着万千新疆儿女不能忘怀的峥嵘岁月,谱写了中国公路建设史上最为悲壮的史诗。</p><p class="ql-block">七、八十年代独库公路因建设者艰苦奋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创造了一段辉煌而难忘的历史;现在独库公路因美丽壮观而网红。在烈士陵园我们瞻仰了烈士墓,聆听了陈俊贵的讲述;在博物馆我们看到了更多更系统的资料陈列。</p><p class="ql-block">位于独库公路中段的乔尔玛烈士陵园、位于独库公路起点的独库公路博物馆承载的往事总是那么震撼人心、涤荡灵魂,让参观者久久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