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寻找最早记载“中国”一词的来历,可以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找到答案;探寻大秦军团一扫天下的秘密,可以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找到大秦军团昔日荣光;游陕西历史博物馆一窥盛唐的华丽与精致;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寻找蕴含着文明的基因和密码的无价之宝……</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与它最大的支流泾河,共同冲积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天府之国”,关中平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关中平原这片神奇的土地,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在黄河、秦岭等山河环抱之中,拥有天然的军事屏障,而渭河、泾河冲积的平原提供了北方难得的沃土,形成这些弱势族群在安全的环境中默默积蓄势力的理想温床。</p><p class="ql-block">这种自然禀赋的优势作用,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关中地位至关重要,有“得关中者,得天下”之说。</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西安,古称“镐京”,缘起周朝“作邑于丰”。</p><p class="ql-block">文王姬昌开创西周后,在今关中沣河河西建都丰京(今西安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后来武王姬发又在河东新建了都城镐京。</p><p class="ql-block">此二城隔沣河相望,关系紧密,实为一城,即是丰镐。丰镐二京并行,是华夏最早的双子城,也是西安建城的起点。</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02年,汉朝开始在西周镐京旧址附近(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着手营建长安城,并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了长乐宫。</p><p class="ql-block">高祖七年(前200年)建造了未央宫,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命名为长安,寓意“长治久安”。</p><p class="ql-block">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并将都城长安改称“常安”。</p><p class="ql-block">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雒阳(洛阳)。洛阳在长安以东,是为“东都”,而长安则渐以“西京”代称。</p><p class="ql-block">公元618年,唐太宗在隋大兴城定都,更名为“长安”。</p><p class="ql-block">“西安”之名称始于明代,寓“安定西部地区”之意。</p><p class="ql-block">元世祖忽必烈封三子忙哥剌(là)为安西王,镇守此地,改京兆府为安西路。</p><p class="ql-block">明太祖朱元璋即位第二年,被改为西安府,简称西安,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古称长安,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p><p class="ql-block">1932年国民政府决议将西安作为陪都筹建,改名西京市,为全国直辖,西部开发,陪都筹建,工厂内迁,西安的餐饮业伴随着经济缓慢发展而逐步恢复,</p><p class="ql-block">西安周围的原,由东南趋向西北呈倾斜形。从秦岭到渭河,这片区域被切割成众多个“原”。</p><p class="ql-block">西安自古就被许多黄土高台围拢着。这些高于地面的广阔的平坦台地就是原。</p><p class="ql-block">城东南有三座有名的原,白鹿原、少陵原(凤栖原)、神禾原。</p><p class="ql-block">往东还有铜人原(洪庆原),向南还有八里原;还有乐游原、细柳原、高阳原、毕原等等;古城北门外龙首村曾经就是龙首原。</p><p class="ql-block">向西北,渭河与泾河交汇,造就了泾渭分明,也形成了一处三角形的台塬,洪渎原,或名五陵原或者叫咸阳原。</p><p class="ql-block">可见这些原自古就是天然屏障,围拢着西安这座城市。</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西安周边的原中,文化底蕴最为丰厚的也无疑当属少陵原。</p><p class="ql-block">据史书记载,古代少陵原,源起西周杜伯国,名动秦汉上林苑,兴盛于隋唐,繁华盛景,绵延千年。</p><p class="ql-block">少陵原,地势高亢,冈峦起伏,视野极其开阔。作为古代潏水、浐河之间的黄土台地,整个原面呈阶梯状上升,延伸长约二十余公里。</p><p class="ql-block">在汉代,汉宣帝神爵四年传闻有十一只凤凰栖于此,因此该处也被称作凤栖原,又因鸿固乡设于此,所以此地亦被叫做鸿固原。</p><p class="ql-block">只是后来,因着位置好,风水佳,汉宣帝就把他的杜陵也选建在了该地。</p><p class="ql-block">再后来,汉宣帝的皇后许平君死后葬于杜陵南,因陵墓较小,被称为小陵,古代“少”“小”二字通用,所以该地就被叫做了少陵原。</p><p class="ql-block">登上少陵原,向南,气势辉煌的大秦岭尽收眼底,放眼望去,塬水相间,山水相连,好一派大自然山水的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往北,少陵原则紧接古长安,临近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京师重地。</p><p class="ql-block">李白诗云:“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p><p class="ql-block">刘禹锡曾云:“南门见秋雪,千门生早寒。闲时驻马望,高处卷帘看。” </p><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周代封国杜伯国的领地,到了西汉后期,汉宣帝刘洵在此建陵,故改称杜陵,亦称杜陵原。</p><p class="ql-block">少陵是以汉宣帝许皇后的陵墓而命名的。许皇后死后,埋葬于杜陵南6公里处的大兆村。</p><p class="ql-block">《汉书·孝宣许皇后传》上记载:许后立三年而崩,谥曰恭哀皇后,葬杜南,是为杜陵南园。皇后的陵寝规模自然比宣帝的杜陵要小,故名少陵。少陵在杜陵以南,因此这里又被称作少陵原。</p><p class="ql-block">少陵原上,古村落遗址星罗棋布:周朝的杜伯国、鲍国封地,秦代的皇子坡,汉代的杜陵、少陵、大兆、司马村、庞留,唐时显赫的敬陵以及五曲之韦、杜、章三曲,明代的九井十八寨等,可谓数不胜数。</p><p class="ql-block">由于该地临近隋唐之长安城,地势高阔,因而上千年来,这里也就成为皇家贵戚、地方豪绅、名门望族的主要葬地之一。</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已发掘和查明的古墓葬有西周墓群,秦二世墓,汉代杜陵墓群,唐代武惠妃敬陵、杜家祖茔、颜氏墓群,明代秦藩王墓群等。</p><p class="ql-block">长安五曲:韦曲、王曲、杜曲、章曲、宣曲。</p><p class="ql-block">五曲之“曲”是指百姓生活聚集地,类似于“庄”“里”,起初由于街巷大都弯曲狭窄,所以谓之“曲”,原本是平民居住地,后来由于诸多王公贵族及其后嗣居此,才逐渐显出贵族气。“曲”作为居民聚集地,却是沿承下来,没有改变。</p><p class="ql-block">另一说法,曲者,河流转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其实两种说法并不予盾,河流转弯的地方,也是人们最宜居住之地,地势,地形所限,自然街巷大都弯曲狭窄。</p><p class="ql-block">韦曲、杜曲皆盛于唐代,分别是贵族韦氏、杜氏世居之地;王曲、章曲缘何成名,也没有史料能证。</p><p class="ql-block">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宣曲宫在府西南昆明池西。汉置宫于此,又邑名也。高祖封功臣丁义为宣曲侯,亦为胡骑所屯。汉制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又武帝微行,私置更衣,从宣曲以南十二所,夜投宿长阳、五柞诸宫。”</p><p class="ql-block">《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宣曲任氏之先,为督道仓吏。秦之败也,豪杰皆争取金玉,而任氏独窖仓粟。楚汉相距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任氏以此起富。”</p><p class="ql-block">《西安通览》第560页记:“长安有宣曲,宣曲任氏,长安宣曲人,西汉大富商。”</p><p class="ql-block">《汉代长安词典》在“宣曲宫”条记载:西汉离宫,……位于上林苑昆明池西。</p><p class="ql-block">汉高祖功臣中封有宣曲侯。汉武帝有游幸宣曲宫的记录。</p><p class="ql-block">西安高窑村出土铜鉴等22器中有上村宣曲宫初元三年(前46年)受东郡“白马宣房观鼎”字样,说宣曲宫在汉元帝时尚存。</p><p class="ql-block">司马相如《子虚赋》中有“西驰宣曲”之记载。</p><p class="ql-block">汉武帝在修上林苑之前,长杨、五柞、负阳、宣曲四宫最为常去。</p><p class="ql-block">宣曲起初是地名,也出现过杰出人才,后来更多地被改造成皇室游玩的场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少时,陪同一长辈,准备从马王村坐公交到长安县,然见几辆开往韦曲的车,都过去了,没有一辆开往长安县的车,问及路人,得知,韦曲就是长安县,韦曲就是长安县城驻地。</p><p class="ql-block">后来,知道长安县还有好多带曲的地名,曾不止一次的问自己,何为曲?为何用作地名?有何说法?</p><p class="ql-block">今日才得以解惑曾经的疑问,只是时间有些长!</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从西安地脉格局来说,有“五塬、六岗、八水、十一池”之说。</p><p class="ql-block">司马相如在那时撰著的《子虚赋》中就明确提出:“八川分流,相背异态。”所谓八川就是泾、渭、灞、浐、沣、滈、潏、潦。其中的潦水就是现在的涝水。滈水的源头应是现在的交水。</p><p class="ql-block">这八川、泾、渭在城北,灞、浐在城东,沣、潦在城西,滈、潏在城南,却也绕城西向北流去。</p><p class="ql-block">这八川,只有渭水是主流,其余七水皆是渭水的支流。在范围不大的地区中,一条主流同时有七条支流,而且四面围绕都城而流,</p><p class="ql-block">绕汉唐长安城的八水,除泾、渭两水外,其余六水都发源于秦岭北坡。</p><p class="ql-block">唐长安城有6条高岗,皆由西向东,微向北趋。</p><p class="ql-block">隋时设计建筑都城时,就把这6条高岗包括在城内,并按《易经》六爻的释意,由北而南,分为九二、九三等。当时以九二置宫殿,九二高岗即在宫城之内。九三横于皇城之内,依《易经》的规定,设置王朝的官署。也就是说,依据高岗分布的趋势。</p><p class="ql-block">唐长安城较之汉长安城更为弘广,城内竟然包括了6条高岗,还有一个乐游原。汉长安城因山势水势,南北城墙曲曲折折,显得筑城之时,已尽利遽自然之能事。唐长安城由于高岗横峙,不尽平坦,而司设计者却能利用这样的形势,使城内建筑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可以说是别开生面,与古不同。</p><p class="ql-block">长安自北朝南有一条龙脉,龙头就在龙首原处。地形上东西走向的六条土岗横贯,从六坡的高度看,地势从南到北渐次降低,地面形状很像《易经》上乾卦的六爻。</p><p class="ql-block">依次称为九一之地龙首原,为“潜龙腾渊”之地,此地为禁地。</p><p class="ql-block">九二之地就是现在大明宫高岗一带、此地为“见龙在田”之地,是皇帝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九三之地就是现在兴庆宫南岗一带、此地为“君子乾乾”之地,只能布局百官衙署。</p><p class="ql-block">九四之地就是现在草场坡一带、此地为“或跃在渊”之地,特别适合凡人居住,所以达官贵胄,商贾集市多在于此。</p><p class="ql-block">九五之地就是现在乐游原一带、此地为“九五之尊”之地,属于“飞龙在天”的绝佳位置,凡人不能住,只能留给道君菩萨来住所以修了青龙寺和兴善寺。</p><p class="ql-block">九六之地未少陵塬一带、此地为“亢龙有悔”之地,属于六爻高岗末端,属于“"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所以帝王高官死后,由阳转阴,高陵大冢多埋葬于次。</p><p class="ql-block">有历史上兴庆池、太液池、曲江池、昆明池等“十一池”。</p><p class="ql-block">八水绕长安,实际上,准确地说,水绕着原走。</p><p class="ql-block">原与水相连,交错。水绕着原,原挡着水。</p><p class="ql-block">如少陵原和白鹿原之间隔着浐水,少陵原和神禾原之间又隔着潏水。</p><p class="ql-block">潏河流出王莽乡地界后,很快就进入少陵原和神禾原对峙的樊川道,川道低平,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名胜甚多。</p><p class="ql-block">元代李好文《长安图志》称:“仰终南之云物,俯潏水之清湍,乔林隐天,修竹蔽日,真天下之奇处,关中之绝景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地形走势分析,由于秦岭山脉在西安城南折向东北,造成西安地区的地形东南高而西北低。</p><p class="ql-block">发源于秦岭山地的灞河、浐河和潏河等,均受到这种地形特点的制约,纵贯今西安东南地区,趋向西北入渭。</p><p class="ql-block">这些河流切割了西安市区的平原,上下起伏,形成东北—西南向凸起的长条形黄土梁和洼地相间的地貌,这种长条形黄土梁共有六道,因平面形似八卦中乾卦的“爻”线,故被称为“六爻”。</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鄠邑区位于西安市西南部,南靠秦岭,北依渭河,形成鲜明的“北平原、南山地”地形。</p><p class="ql-block">和关中很多县(区)一样,鄠邑的历史久远悠长,直追远古。 </p><p class="ql-block">4000多年前,有扈氏部落在此建立邦国,叫“扈国”。</p><p class="ql-block">当部落盟主启上位后,改禅让制为世袭制,有扈氏表示反对,举兵反抗。启获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p><p class="ql-block"> 后来的成语“飞扬跋扈”,很可能就来自这里,喻义有扈氏不服从命令。</p><p class="ql-block"> 商朝时,此地为诸侯国崇国的领域。商末,岐山的西伯(周文王)打败崇国,于沣水岸边建立了丰京,在今天鄠邑区东北20公里处。</p><p class="ql-block">周武王从此出发,击败商纣,建立周朝。</p><p class="ql-block">周文王姬昌正式定名国号为“周”。把国都从周原(扶风、歧山交界)迁到沣(长安马王村),文王灭崇,迁都于此。</p><p class="ql-block">周武王姬发于公元前1133年又迁都于镐(长安斗门镇)。公元前1027年,经过牧野之战,周灭商,西周开始,以沣河为界,沣西地区称丰京,沣东地区称镐京。</p><p class="ql-block">丰镐二京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临潼,今临潼区。</p><p class="ql-block">临潼历史渊源深厚,历经周、秦、汉、唐,一直为京畿之地,因城东有临河,西有潼河,故名临潼。</p><p class="ql-block">《临潼县志》说:“祥符改名,以临、潼二水环县左右故名临潼”。临潼区自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因避玉清昭应宫名,将唐时的昭应县改称临潼。临潼之称是因其城东、西有临、潼二河围绕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临潼县城位于关中平原之东,别称石榴城。始建于唐天宝三年,明洪武初重筑。城周长四里,高2.7丈,开四门:东北集凤、北临渭、西永丰、南华清。</p><p class="ql-block">战国时,秦在渭河北就建都栎阳。</p><p class="ql-block">秦孝公时,置栎阳为县,因渭河以北地区土地平坦、面积广,盛产粮食,自秦汉到隋唐,始终保持了县的建制。除古栎阳外,还有万年(今栎阳镇)鄣县(今交口镇)平陵、粟邑(今康桥粟邑)等县。</p><p class="ql-block">渭河以南在周代为骊戎国,并有戏邑、芷阳之设。</p><p class="ql-block">秦始皇帝嬴政时设郦邑(公元前231年)。</p><p class="ql-block">汉高祖时改郦邑为新丰(县城地址在今新丰,公元前197年)。</p><p class="ql-block">唐垂拱二年(686年)改为庆山县,天授二年(691年)置鸿州并鸿门县于零口。</p><p class="ql-block">神龙三年(705年)废庆山县复为新丰县。</p><p class="ql-block">天宝三年(744年)设会昌县(今城区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天宝七年(公元748年)把新丰并入会昌,改名为昭应县。</p><p class="ql-block">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以临河(石瓮寺沟水)绕城东而过,潼河(温泉水)绕城西而走,随取名临潼。</p><p class="ql-block">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降栎阳县为镇,归属临潼县。</p><p class="ql-block">明清之时,临潼归西安府治辖。民国时属咸阳行政督察区。</p><p class="ql-block">1949年临潼解放,为渭南地区管辖。</p><p class="ql-block">1956年改为省辖。</p><p class="ql-block">1958年划归西安市。</p><p class="ql-block">1961年复归渭南地区。</p><p class="ql-block">1983年10月划归西安市管辖。</p><p class="ql-block">1997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57号):撤销临潼县,设立西安市临潼区,区政府驻骊山镇。</p><p class="ql-block">临潼历史遗产众多,有仰韶文化时期的姜寨遗址,烽火戏诸侯发生地骊山,鸿门宴发生地新丰镇鸿门堡,中国第一位皇帝的陵寝秦始皇陵。</p><p class="ql-block">唐玄宗和杨贵妃休憩之地华清池,西安事变发生地兵谏亭。著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北京时间”的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就位于临潼区。 </p> <p class="ql-block"> 七</p><p class="ql-block">从咸宁县到咸宁路。</p><p class="ql-block">万年县、咸宁县和长安县。</p><p class="ql-block"> 万年县</p><p class="ql-block"> 隋唐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中线分为两部分,东为万年县(隋为大兴),西为长安县。郊区也基本按此线来划分。</p><p class="ql-block">唐代在县以下的基本行政单位是城内为坊,城外为乡里。</p><p class="ql-block">据北宋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唐长安城郊共有104乡,其中万年县45乡,长安县59乡。</p><p class="ql-block">但宋敏求在《长安志》里只列了13乡8里的名字。清人毕沅在校注《长安志》时,据墓志资料新补了12个乡。 </p><p class="ql-block"> 1963年武伯纶先生在《唐万年、长安县乡里考》一文中共研究整理出了70余乡,其中万年县40乡,长安县30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咸宁县</p><p class="ql-block">咸宁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尚书·大禹谟》中也有“野无遗贤,万邦咸宁”,意思就是:普天之下全都安宁。</p><p class="ql-block">咸宁县之前,称万年县。</p><p class="ql-block">北周取代西魏,仍定都长安,次年即明帝二年(558),于长安城中置万年县,开长安、万年分治长安城之始。</p><p class="ql-block">隋废汉长安旧城,建新都大兴城,改万年为大兴县,与长安县分治大兴城。</p><p class="ql-block">李渊建唐,改大兴城为长安城,武德元年(618),改大兴县为万年县,长安、万年两县分治长安城。</p><p class="ql-block">玄宗天宝七年(748),改万年县为咸宁县,此为咸宁县之始称。</p><p class="ql-block">肃宗至德三年(758),再次改为原名。</p><p class="ql-block">在唐朝以朱雀门—广济街为界,西边是长安县,东边是咸宁县,因此咸宁县也被叫做东县,民国建立以前清朝时期的咸宁县衙门就在今天西安城里的东县门街道旁边。</p><p class="ql-block">这个咸宁县衙在唐末韩建缩建长安城以后到明朝西安府城向东、向北扩建以前都在城墙以外,那时候从东边到咸宁县的这条路是一条东南方向通到县衙的大路。</p><p class="ql-block">天祐元年(904),韩建为佑国军节度使镇守长安,废宫城和外郭城,重修子城(皇城),封闭了朱雀门、延禧门、安福门,北开玄武门,五代、宋、元时期一直沿用。</p><p class="ql-block">后梁开平元年(907),京兆府被改为雍州,后来又改为大安府。后唐同光元年又改回京兆府。</p><p class="ql-block">后晋、后汉、后周一直沿用,辖有长安、万年等10余个县。</p><p class="ql-block">北宋时的长安城,人口减少,仍为全国主要的商业都市之一。</p><p class="ql-block">长安城周围地区,宋金两代仍在城中置京兆府统之,辖长安、万年(樊川、咸宁)等14个县(金12县),元初仍置京兆府于长安城中,至元十年(1273)改为安西总管府。皇庆元年(1312)又改为奉元路。</p><p class="ql-block">明初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从而得名。明太祖将次子朱樉封为秦王,他镇守西安府以后将五代、宋、元的长安城向北、向东加以扩展,形成今天西安古城的规模。</p><p class="ql-block">清代继续沿用西安府名,辖长安、咸宁等15县,1州,孝义(今柞水)、宁陕(今县)等2厅。</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民国政府于1913年在关中地区设立关中道,辖长安等41县.1914年撤销咸宁县,并入长安县,结束了汉代以后一城由两县分管的局面。</p><p class="ql-block">1928年,割长安城及近郊设立西安市,长安县辖区划在西安市南边,从那以后到现在咸宁县在西安不复存在,如今在西安有关于咸宁县的只剩下了东县门和咸宁路两个地名。</p> <p class="ql-block"> 八</p><p class="ql-block">关中道的城市中,西安与咸阳,最为特殊。距离最近,关系却最为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多地方,东西,事情已分不清了。</p><p class="ql-block">“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命名,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现在又出现西咸新区,将两个城市粘接在一起,地铁一号线过渭河,到咸阳主城区。西安,西咸新区,咸阳未来可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咸阳周称程伯国,后改名毕郢,再改岐周,春秋时称渭阳。</p><p class="ql-block">秦朝定都咸阳,秦咸阳城是一座赫赫有名的中国古代都城,秦国在此建都144年。</p><p class="ql-block">史料记载,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时任秦国大良造的改革家商鞅选择在渭河北岸的土塬上营筑冀阙,并将都城由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迁都于此,因地处九峻山以南、渭水以北,故名咸阳。</p><p class="ql-block">汉高祖初年,刘邦恢复被项羽焚毁的咸阳,取名新城。</p><p class="ql-block">汉武帝年间,因咸阳临近渭水始更名渭城。</p><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咸阳的版图分布在扶风、冯翊、新平诸郡内。</p><p class="ql-block">咸阳境内有始平郡、新平郡、安定郡、扶风郡及诸郡所辖数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咸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置,今咸阳市区行政建制的起源。</p><p class="ql-block">隋大业三年(607年)废,唐初复置,治今咸阳市东北,明洪武四年(1371年)移治今咸阳市。</p><p class="ql-block">1952年咸阳县城置咸阳市,1958年并入咸阳市,至今。</p><p class="ql-block"> “咸阳”,因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根据出土的陶文,认为因商鞅在此置“咸亨”、“阳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两名合二而一,即为咸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乾州就是今天的乾县,咸阳市的下辖县。</p><p class="ql-block"> 唐文明元年(684年),分好畤、醴泉、始平、武功、永寿五县地设立奉天县,以奉乾陵。</p><p class="ql-block">唐乾宁二年(895年),以奉天县置乾州,领奉天一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初乾州管辖三县,即永寿县、武功县,醴泉县,嘉靖38年(公元1559年)割醴泉县给西安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乾州是直隶州。</p><p class="ql-block">明朝的州有两种,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与府(相当于地级市)平级;散州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市,与县平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乾州管辖两县一直到民国时期,废除乾州改为乾县,隶属关中道,不再管辖永寿、武功二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易经》八卦里,西北方称之为“乾”,乾县的位置恰好在古城西安的西北方向,故而得名“乾州”。</p> <p class="ql-block"> 九</p><p class="ql-block">栎阳( Yueyang ):古县名,战国时秦国都城。</p><p class="ql-block">秦置,治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官庄村与古城屯村之间。</p><p class="ql-block">东汉时期,并入万年县;唐高祖武德元年改万年复置,治所在故县西南(阎良区武屯镇)。至元并入临潼县。</p><p class="ql-block">栎阳是战国初秦献公和秦孝公的都城。</p><p class="ql-block">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国迁都栎阳。</p><p class="ql-block">在商鞅的主持下,秦国营建了咸阳城,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迁都咸阳。</p><p class="ql-block">秦国定都栎阳,共历二世、三十四年。</p><p class="ql-block">栎阳城遗址位于今西安市阎良区。</p><p class="ql-block">截至目前,考古已先后发现不同时期的栎阳城城池遗址三座,分别为一号城、二号城、三号城。</p><p class="ql-block">其中,三号城出土器物出土陶器残片上的“栎阳”“宫”刻文,指示栎阳三号古城即是“商鞅变法”发生地的“秦都”。</p><p class="ql-block">此外,在遗址发掘中陆续出土的数量众多的“栎市”戳印陶文,印证了文献中秦献公在栎阳“初行为市”的记载,是秦人最早“市”的实物发现。</p><p class="ql-block">栎阳城三号城内发掘的浴室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最为集中和设置最为完整的浴室遗址。</p><p class="ql-block">栎阳城遗址,两千多年前,见证了秦国由弱到强的伟大转变,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拐点,见证了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初步发展,是世人了解秦汉历史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亲历者和证明者。</p> <p class="ql-block"> 十</p><p class="ql-block">尧舜代时,周至即为古骆国,夏属古雍州,商称郝国,周秦之际,置之内史,地属京畿,汉武置县,即名周至,相沿至今。</p><p class="ql-block">周秦汉唐至宋,周至一直地属京畿,周至原来的名字。不叫周至,而叫“盩厔”。</p><p class="ql-block"> “盩”作为地域概念,曾是周太王、周文王开创基业、实施翦商重要基地,为先周主力军盩师的大本营和根据地,</p><p class="ql-block">神秘的西峪遗址竟然坐落着盩先王宗室遗址殿址疙瘩、周太王姬亶庙、文王祠,甚至现在还有一个小村子名叫“姬亶庙”村,而且当地还流传着“周亶(太)王斩龙脉、开石门”的传说,石门犹在。</p><p class="ql-block">据文字学家薛俊武先生探究“盩厔”本义,“盩”与周同音异义,英彦贤列之含概;“厔”与室同音同义,厔恩泽涵和之所寓。“盩厔”将这一地域那段人文历史含概得十分贴切巧妙。</p><p class="ql-block">唐相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这样解释“盩厔”:“山曲为盩,水曲为厔”,人们由此认为是“盩厔”以山重水复而得名,但是缺乏充足的历史证据,只能是官员文人的诗意歌咏而已。</p> <p class="ql-block"> 十一</p><p class="ql-block">蓝田在古代曾隶属过有扈氏、骊山氏、古雍州等,但都没有地区名称。</p><p class="ql-block">西周时,朝廷封弭(mǐ)氏于蓝田,在蓝田建立了诸侯国——弭国,这是有史以来,蓝田的最早得名。</p><p class="ql-block">蓝田境内曾出土过一批铭文带“弭”字的西周铜器,比如“弭侯簋”、“弭仲簠”、“弭仲匜”等,都证明了弭国的存在。</p><p class="ql-block">到战国时,弭国改属秦国,称“蓝”。</p><p class="ql-block">而 “蓝田”之名,则是公元前379年,秦穆公正式置县时命名的,至今已有将近2400年历史了。</p><p class="ql-block">周安王二十三年开始置县,以《周礼》玉之美者为蓝,县出美玉,故名蓝田。</p><p class="ql-block">北周改县为郡,原辖地分玉山、白鹿二县。</p><p class="ql-block">武帝建德二年(573),又将玉山、白鹿并为蓝田县。</p><p class="ql-block">贞观 年(627)并玉山、宁民为蓝田县。</p><p class="ql-block">蓝田县城最早为峣柳城,是因遥对峣山并多柳而命名的。北周时改建成县城,但只有3个城门。明代嘉靖年间改建成4门,东门题“玉山映翠”,西门题“白鹿呈祥”,南门题“灞水环清”,北门题“秀岭回春”。清道光十七年重修,各门题字:东门“鸣凤”、西门“涌金”、南门“延熏”、北门“迎恩”。到民国时,经1400多年10次修建,城址、面积未变,旧城格局保存基本完整。</p><p class="ql-block">蓝关就是秦汉时的峣关,古代在峣山最东端十二筝坡下的蓝桥河村处建有关门楼。但从军事防卫功能看,蓝关是沿峣山梁30里长的一段军事要塞,共有3个关隘:东有筝坡关,西有七盘坡关(即鸡头关),中部山梁上有可以起到联接、增援作用的六郎关。此3关共同构成了作为长安东大门的天险蓝田关。韩愈的“雪拥蓝关马不前”,应当就在这段古道的某一处。</p><p class="ql-block">滋水是蓝田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公元前623年,秦穆公为了彰显霸业,改滋水为霸水,后世称灞水、灞河。隋开皇年间,知县刘臻曾一度恢复“滋水”名称。这也是陈忠实《白鹿原》中“滋水县”的来源。</p><p class="ql-block">产生于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的吕氏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文的乡规民约,是把儒家理学信仰变为广大民众社会实践的一次伟大尝试,曾被作为国典颁降全国,对宋、元、明、清以及民国的乡村治理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是影响和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至今对于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蓝田地狭人稠,自古以来外出谋生从事厨技的人员众多,遍布全国各地的饭馆衙门,所以流传有“要找蓝田乡党,大小衙门厨房”,“ 凡是冒烟的地方(指厨房),都有蓝田乡党”的民谚。</p> <p class="ql-block"> 十二</p><p class="ql-block">西安城墙</p><p class="ql-block">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的西安城墙全长13.74公里,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西安城墙主体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令重新修建西安城墙,历时8年使西安城墙有了现在的规模。</p><p class="ql-block">东门——长乐门、西门——安定门、南门——永宁门、北门——安远门,西安城墙这四座主城门的名字,从“长安永安”各取一字。</p><p class="ql-block">明代崇祯年间,陕西巡抚孙传庭为加强西安城防,特在西安城墙外修筑了东、南、西、北四关郭城守护城墙。</p><p class="ql-block">关、郭这里均指古代都城城门外围附近加筑的城池。</p><p class="ql-block">四关,也叫郭城。郭城紧接明西安城的四门,向外夯土筑墙,再挖淘壕围之,形成具有战略防守意义的关隘,是老城的外展延伸。</p><p class="ql-block">明代中期以后对西安城曾有过三次重大的修葺,修筑四关郭城,就是其中的第三次修葺。它是护城河外侧拱卫城门的四个夯筑土城。</p><p class="ql-block">四关城墙中心通道上各建有闸楼一座,从而形成了城三重、楼三重的形制。四关郭城的修建,大体上固定了西安城的规模和外貌。</p><p class="ql-block">纵览明清西安古城地图,四关郭城仿佛四只耳朵贴在古城墙四边。经过漫长历史的自然演变,虽然四关郭城的城池,早已荡然无存,但是四关的称谓依然还在沿用。</p><p class="ql-block">东关郭城</p><p class="ql-block">或称东关城。明清西安城长乐门(东门)的外围城。</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年间向东拓建西安城墙时修筑,明崇祯及清嘉庆、同治、光绪年间屡经修葺。在西安四关郭城中面积最大、修建最早,相当于老西安的五分之一。</p><p class="ql-block">南关郭城</p><p class="ql-block">明清西安城永宁门(南门)的外围城,亦称南郭城,位于永宁门护城河外正南,北面通过吊桥跨过城河与大城南门相通,东西南三面修筑土城墙。郭城南北长约560米,东西宽300多米。</p><p class="ql-block">西关郭城</p><p class="ql-block">明清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的外围城,亦称西关城。</p><p class="ql-block">东临护城河,南、西、北三面筑有土城墙。东西长1400多米,南北宽510多米,围成一个东西长南北狭的长方形郭城,统称西关。</p><p class="ql-block">北关郭城</p><p class="ql-block">明清西安城安远门(北门)的外围城,亦称北郭城。</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在明末建筑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修葺。</p><p class="ql-block">郭城南起护城河,东西北三面筑有土城墙。南北长700多米,东西宽370多米,平面形制为纵长方形。</p><p class="ql-block">郭城北墙中部开有北郭门(约在今北关正街北段),有南北大街贯通北郭门至大城安远门护城河前。北郭城的面积大致相当于东郭城的十分之一。</p><p class="ql-block">西安城墙,一方巍巍大中华的印章!</p> <p class="ql-block"> 十三</p><p class="ql-block">陕西关中四大名台。</p><p class="ql-block">咸阳的“凤凰台”,长安的“造字台”、武功的“教稼台”、临潼的“烽火台”齐名天下。</p><p class="ql-block">凤凰台,位于咸阳市仪凤西街北口,原为咸阳北城楼,被誉为“咸阳古城明珠”。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成,原为城墙上的玄帝庙,后改建成如同凤凰一样的楼台,直到现在。</p><p class="ql-block">凤凰台高6.1米,占地800平方米,台上有大殿4座,台下大殿2座,为明清建筑风格,砖木结构,琉璃彩绘,气势恢宏,是咸阳市区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高台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仓颉造字台位于今西安高新区细柳街办所辖长里村与恭张村之间的高阳原上。</p><p class="ql-block">造字台高耸在一座高土台上,自地面青砖砌起十米方台,苍桑而雄伟。造字台为清代毕沅做陕西巡抚时修建而成。</p><p class="ql-block">“仓颉造字台”几个隶书大字,就出自于毕沅手笔。</p><p class="ql-block">武功古城之东,漆水之滨,坐落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农学院”—教稼台。</p><p class="ql-block">传说中,受封于出生地邰(今陕西武功)的周族始祖后稷善种麻、菽、谷物等农作物,并将种植技术广泛传授,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讲授农学的老师。教稼台,正是早期农耕文化的珍贵历史遗存。在这里,古代中国开始了从游牧到农耕民族的转变。</p><p class="ql-block">烽火台在临潼骊山西锈岭的第一峰上,是骊山的最高处,这里柏树围绕,风景优美,是骊山名胜古迹之一。</p><p class="ql-block">说起烽火台,就会想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临潼自古流传下来的一句俗话:“一笑失江山”。民间这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传说,在《东周列国志》中有相近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陕西关中有七大灵水名池,乃大自然造就的一串明珠。 </p><p class="ql-block">它们是:华山仰天池、太白三池、翠花湫池、镐京镐池、长安曲江池、长安昆明池、沣京灵沼。</p><p class="ql-block">灵沼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大型池沼,遗址即阿底村附近。</p><p class="ql-block">《诗经·大雅·灵台》中的“王在灵圃,麀鹿攸伏”“王在灵沼,於仞鱼跃”等句,记述了当时的园林池沼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地名是凝固的历史和记忆,在西安,咸阳为代表周秦汉唐古代都城而言,像蓝田、周至、户县、高陵、长安、栎阳、阿房宫等等的名字,往往都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让人一地听它们,就不由得生出与古人对话的“穿越”想象。</p> <p class="ql-block">从旧石器时代的蓝田人,到距今八千年的老官台文化,以及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四千年前的客省庄文化,一直到周、秦、汉、唐等历史时期诸朝代,为我们展现出从远古人类到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画卷。</p><p class="ql-block">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p> <p class="ql-block"> 2023年秋</p> <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1.《西安的街道——咸宁路》</p><p class="ql-block"> 西安黄昆 老陕第一资讯</p><p class="ql-block">2.《关中地区文明诞生的前夜》</p><p class="ql-block"> 原创 王小庆 光明文博视</p><p class="ql-block">3.《西安是一座山城》</p><p class="ql-block"> 作者,张军峰</p><p class="ql-block">4.《少陵原上大兆村》</p><p class="ql-block"> 功振 功伟 傅轩 晚报微报</p><p class="ql-block">5.《消失的西安古城墙四关郭城》</p><p class="ql-block"> 丁晨 晚报微报 </p><p class="ql-block">6.《长安万年》 悦鉴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