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朴实诚的石城人

温诚荣

<p class="ql-block">纯朴实诚的石城人</p><p class="ql-block">近日,琴江诗社一行九人前往石城县横江镇张坑村采风。这是我五十多年后重游张坑村。下横江,穿姑溪,一路风和日丽,山青水秀。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七里排,现在正在兴建水电站,不久高峡出平湖,碧水化光明。崭新的张坑村村部座落在双溪清流,四围山色之中,山重水复,柳暗花明。风华正茂的刘继周书记亲自到村口迎接我们,他带我们到几个重要景点参观。沿着乡村公路,从烂泥坑村口,驱车而进。</p><p class="ql-block">第一站来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张坑秘密金库。我们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金库展览馆。刘书记详细的介绍秘密金库当年选址情况。金库设在圆岭寨一处废弃的旧纸寮,面积约200平方米。外面房屋是作掩护之用。金库是由当年毛泽东亲自选址,苏维埃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具体负责,看守人员是吴吉清、廖治新、李德生。苏维埃国家银行石城支行行长毛泽覃直接保护金库安全。为保守秘密,金库存放帐单为黄酒白酒(黄金白银)。周围群众虽然怀疑这里藏有宝贝,但从未发生偷盗。我们问,当时老百姓生活那么艰苦,怎么就不会打这方面的主意呢?张书记笑着说,一九三四年十月,红军从苏区撤退北上,选派了我们实诚的张坑人帮助转移,他们和红军战士一起把金库中的30担金银财宝拆装了80担白银和银元、5担黄金、3担珠宝和几十担纸币,全部秘密打包伪装成山货,二百多名“挑夫”连夜走山路挑到瑞金,到瑞金后连一块铜板都没有少。张书记自豪的说:“当年红军是咱老百姓的队伍,金库是红军的命根子,我们石城人是纯朴忠诚的苏区人,张坑人呵护金库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所以一百多万块银元、三百多根金条和无数珠宝、纸币在张坑金库存放了两年两个月,毫发无损。” 我们看着金库遗址,不由得由衷敬仰。这里的人民多淳朴啊!</p><p class="ql-block">离开秘密金库开始登山。我们参观了当年横江重纸生产的李田礤、狗头石、香炉窝几处纸寮遗址。到了半山,我带来的矿泉水早已喝光,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我只好坐在那里,口唇干裂,气喘吁吁。这时,几个挖冬笋的妇女过来,主动给我一瓶矿泉水,又给我几包饼干。我拿出十元钱给她们,她们连连摇手说,我们是张坑人,不是卖水的。一股暖流注入心中,张坑人真好。</p><p class="ql-block">喝过水、吃过饼干后,我又有了力气,才继续攀爬了七八里陡峭山路,终于登峰造极,来到这两省交界传说仙人对弈的棋盘石。1261米高的棋盘石白云环绕,真有点海外仙山之风味。扶云枕石,闽赣河山尽收眼底。北边将军叉威武雄壮,东边木马山天马行空,桃花村淡云缥缈,鸡公岽雄峙南天。山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山上,人在云中过,耳闻楚汉声。</p><p class="ql-block">日照西斜,我们赶紧下山 ,一到张坑村,发现我手中的外套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衣服里还有三百多块钱。我想,回去找吧,近八十岁的我爬了几个小时山路,再也无能为力了。村里用丰盛的晚餐招待我们,我也无心细细品尝,只好告诉张书记。不料张书记笑着说,你放心回去,我给你找回来。这时已日落西山,我只好半信半疑,随队友驱车回城。</p><p class="ql-block">回家后约个多小时,队友打电话来,说张书记亲自把我的衣服送到城里来了。我拿到衣服,口袋里的钱分文不少。后来我才知道,我们走后,张坑村马上派了一个人沿着我们登棋盘石的山路一路寻找,在李田礤纸寮下找回来的。我拿着衣服,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时,一队张坑人挑着金银担子的高大形象在我脑海中清晰重现。这是多么实诚的人啊!张坑重游,思绪万千,实诚风格,动人心弦,欣然命笔,吟诗一篇。</p><p class="ql-block">重游张坑村</p><p class="ql-block">二十悬壶横市东,乡愁未减忆楸翁。</p><p class="ql-block">烂柯半落云天外,棋客重游楚汉中。</p><p class="ql-block">遥望桃花红昴顶,转旋风电亮星空。</p><p class="ql-block">寻衣九里谆诚在,一脉相传金库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