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原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前身为云南公安总队)的朱江副师长是一位老红军。在抗日战争中,他连拼五个日本兵,脸上负伤留下了永不褪色的光荣疤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朱江1916年3月生于湖南新化县(今冷水江市渣渡镇双丰村)一个贫苦农家,他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舅舅家,过着赤贫生活。1935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二方面军六军团十六师来到锡矿山,一位战士见其身材高大,知其苦大仇深,便带他到锡矿山招兵站报名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朱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历任宣传员、战地工作员、班长、排长、游击大队长、指导员、连长、营长、副团长、副师长等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36年,朱江在长征中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天,部队在路过四川省边远地区一个叫杨家湾的地方时,不幸被敌人重重包围。朱江和战友们奉命固守杨家山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为了确保阻击成功,团部刘副团长来到阵地指挥。战斗十分惨烈,经过一天一夜苦战,朱江和战友们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可是后来,凶残的敌人用大炮把阵地翻了个底朝天,朱江和幸存的战友们被大炮掀起的泥土掩埋了,阵地最后失守了。攻上阵地的敌人没有发现他们,以为全死了。不久,下了一场大雨,敌人全撤走了。朱江和战友阳泰山从土里爬了出来,他们找到了受伤的刘副团长,并把他从土里抠了出来。刘副团长醒过来后,指着朱江说:“你去看看,还剩多少人。”“报告团长,包括你在内还有三人。”朱江回答道。刘副团长笑着说:“我们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你俩是好样的,是经过战火考验的好战士。”他叫朱江从头上取下五角星帽,用枪尖顶着。接着说:“我代表党组织批准你俩入党,同时也是你俩的入党介绍人,请你们举起右手,向党庄严宣誓。”“推翻三座大山,解救劳苦大众,解放全中国,永不叛变,永远跟党走……”这样,朱江在战斗一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38年,朱江又一次挽救了战友的生命,他调任山西战区保安二区特务连长。9月他外出执行任务,在到达岢岚县某地时,只见硝烟迷漫,尸横遍野,原来这里刚发生过一场激战。于是,朱江带领战士们立即进行搜查,在搜查中发现泥潭中有个人头,走近一看眼睛还一眨一眨的,他使劲将其拖出泥潭,换洗后用担架抬到县城,原来这位掉在泥潭里的战友是山西战总会的副参谋长,这样,朱江又挽救了一位战友的生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抗日的硝烟中,朱江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1942年,他在团长余秋里的带领下活动在吕梁地区,一次,他奉命带领一个营阻击日军向平型关前进。敌人装备精良,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坦克和大炮。飞机在头上耀武扬威,坦克在阵地横冲直撞,战士们只能利用树林和弹坑作掩护。敌人的坦克,子弹打不进,手榴弹炸不烂,朱江急得牙齿咯咯响,心中苦思对策,他迅速爬到一位曾在国民党部队学过坦克驾驶的副班长吴海涛的掩体内,询问如果夺了敌人坦克,吴会不会驾驶开炮。吴回答说:“鬼子的坦克我没开过,开炮没问题”。此时敌人的一辆坦克朝阵地开来,鬼子见无人能抵抗,就打开顶盖站起身,转动机枪东张西望,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突然,“叭”的一声,鬼子应声而倒,气愤的战士们朝鬼子开了枪。朱江趁势飞身跃上坦克,向舱内投了一枚手榴弹,一声闷响,坦克不动了,朱江和吴海涛爬进驾驶舱,拖出鬼子尸体,缴获了敌人的坦克。就在此时,敌人的另一辆坦克又向阵地开来。吴海涛叫朱江搬了一颗穿甲弹装进炮膛,吴海涛瞄准敌人坦克,轰的一声,把坦克打个稀巴烂,敌人的疯狂进攻被阻住了,朱江和战士们圆满完成了阻击任务。受到晋职一级、通报全团的嘉奖,挺进报还刊载了“巧计打坦克”的文章,对他的事迹进行宣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日本投降后,朱江先后在晋察冀、陕甘宁等地投入了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在战争年代,他参加各类大小战役上百次,头、肩、肺、腹、手、腿多处负伤,体内直至逝世仍留有弹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全国解放后,朱江率先遣支队进入柴达木盆地。在组织安排下,他先后在西北第一高级步兵学校、军委后勤学院任职。1953年朱江转业到公安战线,先在天津公安系统、北京高级公安学校、河北省公安总队工作。1962年调任云南省公安总队参谋长、副总队长,后又任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副师长、代理师长。朱江多年卫戍边疆,为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1978年离休。1987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享受副军级待遇。国防部曾授予他中国人民解放军三级解放勋章、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勋章。1988年因身患胃癌在昆明逝世,终年73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美篇制作梁元清,1972年12月入伍云南省军区独立师4团,1978年12月调云南边防12团。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负伤评为8级残疾,1986年转业回四川井研工作至2011年退休。在部队因战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在微信群看了《朱江的故事》有些感动!有些怀念!朱江曾经是我们的副师长,在部队时看到他脸上的光荣疤,现在回想起来记忆犹新。他的故事也曾在部队官兵之间传颂,今天读后有感,特将图文制作美篇发到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光荣事迹。发扬革命传统,学习朱副师长的红军精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