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挪威首都有许多博物馆,奥斯陆大学历史博物馆、奥斯陆蒙克博物馆、挪威当代艺术博物馆、挪威建筑博物馆易、卜生博物馆、.维格兰博物馆、挪威海洋博物馆和门客博物馆上百家博物馆。其中</b><b style="color: inherit;">海盗船博物馆是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最受欢迎的海盗文化宝库之一。</b></h1> <h1><b>在丹麦旅游。距哥本哈根39公里的奥斯基勒海湾也有一个“海盗船博物馆”,展有五条残存的海盗船,都是从海水下打捞出来的,虽然腐烂不堪,但骨架依然雄伟。但由于游程的安排,没有去参观。但到了挪威的奥斯陆,才有机遇一座“海盗船博物馆”。<br></b><b> 本文由于要讲一点维京海盗的一点历史,所以文字要多一点。</b></h1> <h1><b> 丹麦的“海盗船”是从海底打捞的,长期泡在海水中,腐触很厉害,损伤大,完整性差,只剩下龙骨,清理、修复较困难。奥斯陆的海盗船是出土的,腐触程度相对较轻,船只保持较完整,修复、清理相对容易。比丹麦的更具观赏性。</b></h1> <h1> <b>奥斯陆海盗船博物馆坐落在奥斯陆市政厅背后景色秀丽的比格迪半岛上,是挪威最受欢迎的观光胜地之一。比格迪半岛有众多博物馆。“海盗博物馆”是最受欢迎的博物馆。</b><b style="color: inherit;"> </b></h1> <h1> <b>公元8世纪到11世纪的欧洲,维京人生活在今天的北欧一带,以瑞典、挪威和丹麦境内居多。维京人高达伟岸,擅长航海,且非常凶残,很多人从事海上抢掠,称为“维京海盗”,从8到11世纪,让整个欧洲闻风丧胆。</b></h1><h1><b> 维京人不断采取“特别军事行动”曾一度控制了大部份的波罗的海岸、俄罗斯内陆、法国诺曼底、英国、西西里、意大利南部和巴勒斯坦的部分地区。他们在825年时就发现冰岛并于875年定居冰岛。985年(中国北宋赵光义刚刚当上皇帝),他们又在格陵兰殖民。这个时期被称作“维京时代”,维京人在巅峰时期,足迹甚至一路抵达了北极和北美洲。</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 海盗博物馆展示的维京海盗船的模型,是单风帆战船,在需要追逐敌船冲锋或无风的的情况下,主要依靠人力划桨航行。</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馆内的藏画《格斗》,描写手持战斧的维京海盗。</b></h1> <h1> <b>同中国一位临潼农民在打井发现秦兵马俑的故事一样,1903年,挪威南部奥塞贝格农民克努特 · 罗姆买下一个农场。 罗姆在整理土地时候发现了 一块只有8英寸长的木头碎片。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发现,但预示着一件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的诞生。</b></h1> <h1><b> 于是挪威考古研究所组织了一次大型的考古活动,对此地一块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正是在此次发掘活动中,考古专家们在居然挖出了一口特殊的棺材,它是一艘巨大的古代船只。这艘古船以棺材的形式埋入地下,从此揭开了维京海盗称雄于海上的秘密</b>。<b>考古工作持续了几年,出土的海盗船就放在邻近船厂的仓库里进行清理、修复、拼装。</b></h1><h1> <b>发掘10年后的1913年,阿恩斯坦挪威著名建筑设计师阿纳博格开始设计海盗船博物馆。海盗船博物馆掩映在树林中,建筑简洁明了,圆拱形的展馆,陈列着3艘在8至10世纪出没于北欧海域的海盗船——“奥塞贝格”号、“戈克斯塔德”号和“图奈”号。</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下图是在发掘出土维京古船的考察现场照片</b></h1> <h1><b> 具有传奇色彩的是奥塞贝格号,船长21.4米的“奥斯堡”号,就是在1904年在奥斯堡农场发现的。</b><b style="color: inherit;">这艘船首为天鹅颈形的大船,船身首尾尖细、向上翘起的优雅和轻盈。它</b><b style="color: inherit;">是专门打造来厚葬阿萨王后。听了耳麦介绍才知道,船葬这种最高级的葬礼,只有帝王和维京最勇敢的英雄才能配享。阿萨王后是挪威的“始皇帝”哈拉尔德的祖母,是王太太后。</b></h1> <h1><b> 维京海盗船以桨的多少来划分级别,如有六桨船和四桨船等。大型船如果要求每个水手都人手一桨时,以横在船上的酱手坐板的数量来确定船的级别。“高克斯塔”号和“奥斯保”号分别为15坐板和16坐板船。每条坐板上坐两个桨手,另外还有观向员、船长等,所以这种船的定员编制大概在35人左右。</b></h1> <h1><b> 奥赛贝格号——在820年(中国唐元和十五年</b><b style="color: inherit;">)前后建造完成拥有华丽的装饰和精美的雕刻,14年(唐太和8年)成为</b><b>阿萨王后的</b><b style="color: inherit;">棺椁,</b><b style="color: inherit;">船上布置极尽豪华之能事,不论装饰与雕刻,都精细得无以复加。传说与阿萨王后一起下葬的还有无数她生前钟爱的珠宝和宠物。</b></h1> <h1><b> 博物馆中还展示了维京人的许多墓葬出土用品,包括马车、炊具等所有的这些文物均是海盗时期贵族的陪葬物。它们被埋在墓穴中,墓穴用土墩覆盖着,以保护埋在里面的木器、金属器皿、皮革和纺织制品。有一些是同海盗船一起出土的,有一些是挪威各地出土的。下图是木质雪橇。</b><br></h1> <h1><b> 这是随葬的木轮车,上面应用 了木条教堂应该是榫卯连接的,非常精确。所以榫卯并非中国人独有的专利,世界上很多不同文明都自发产生了属于自己本民族的榫卯文化。<br></b><br></h1> <h1><b> 维京人热爱自己的船只,打造它,并雕饰它。船舷边精雕细镂的花纹,船头上可拆卸的威风而精致的兽头,无不展示着维京人非同寻常的审美情趣。</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海盗船上的生活用品</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海盗船上的一些刑具,用来囚禁战俘和犯罪的士兵。</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展馆里维京人的简陋的木屋</b></h1> <h1><b> “海盗船博物馆”设有一个小放映厅,20分钟的视频,简要介绍维京人的崛起、辉煌、消失。维京人的崛起对欧洲中世纪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军事实力、贸易网络和文化影响,塑造了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b></h1> <h1><b> 维京海盗的龙船战斧所采取是“特别行动”,曾让整个欧洲陷入恐慌。尽管有着如此强大的战斗力,但维京人在欧洲历史上却只辉煌了三个世纪,便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b><br></h1> <h1><b> 北欧海盗史诗般的年代很快过去了,维京人的传奇故事,都变得遥远而陌生。维京人的历史、文化和传说,成为了人们追寻的文化和历史遗产。</b><div><b> 而当年“维京人”的海盗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社会生活水平高,国民福利待遇好,拥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贫富差距非常小,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有海盗国家变为发达国家,真有点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感觉。</b></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