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的特殊原因一表观遗传异常

王瑞

<p class="ql-block">  小刘夫妻结婚三年了,一直没有孩子,到医院一检查发现自己的精子少、活力低,被诊为重度少弱精症,体检发现小刘双侧睾丸偏小。进一步检查染色体、AZF生精基因和扩大基因检查也正常,同时小刘没有影响生育的工作环境和不良嗜好。那么小刘重度少弱精症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时候应该考虑表观遗传的问题了。</p> <p class="ql-block">  表观遗传学是指在不改变 DNA 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改变基因表达。表观遗传机制与基因组组装 的方式有关,从而影响基因被激活的能力。最确定的可通过生殖系遗传的表观遗传机制是 DNA 甲基化。这是一种复制后修饰,其中通过 DNA 甲基转移酶将甲基以共价的方式添加到 DNA 的 CpG (胞嘧啶 - 鸟嘌呤)二核苷酸残基上 。 </p><p class="ql-block"> ]Marques 等人(2004 年)检查了不同精子浓度男性的 H19 印记位点,观察到 0. 13% 的 正常精子男性,17% 的中度少精子症患者,30% 的重度少精子症患者存在异常甲基化,中度少精症 患者占 17%,重度少精症患者占 30% 。在一项针对畸形精子症或精子形态异常男性的研究中,19 名 患者中有 11 名表现出 IGF2 或 IGF2 和 H19基因组位点的甲基化缺失 。此外,多项研究证实,在少 精子症的男性中,异常甲基化模式发生在父亲系(低甲基化)和母系(高甲基化) 基因组位点 。 Kobayashi 等人(2007)研究了不育男性精子 DNA 中 7 个印记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发现当母系和父 系的 DNA 都异常甲基化时,严重少精子症的发现更为常见。</p> <p class="ql-block">  临床上通常将严重少精子症定义为精子浓度低于 5 百万/ml,将无精子症定义为精子密度低于检测下限,建议有 这两种情况的不育男性接受遗传学检测。</p><p class="ql-block"> 关于表观遗传异常的治疗,目前还在摸索之中,其中使用胚胎干细胞、移植和生产人工配子研究的比较多。去核的卵母细 胞可以与患者的体细胞核结合,细胞核可以被重新编程,由于含有二倍体染色体,卵母细胞被刺激成 为囊胚。然后干细胞可以分化成生殖细胞谱系,这些细胞可以移植回患者的生精小管,或者可以在体 外实现生殖细胞的进一步发展,以用于 ICSI。已经提出了制造“人造精子”的各种途径 。在精原成熟受阻的男性中, 在体内或体外诱导这些受阻细胞成熟并随后重新植入可能会重新建立产生正在进行的精子 。</p> <p class="ql-block">  以上内容就是来自于最新出版的《男性不育》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男性不育»是由美国Parekattil 博士撰写,美国著名的Springer·Nature 出版社出版,目前最权威且最接近临床的男性不育诊疗的参考书,本书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总结了目前男性不育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其中对许多男性不育临床的疑问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和恰当的处理指导,特合适男科、生殖科和泌尿外科的临床医生参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本书由中华男科分会候任主委商学军教授主审,郑大一附院男科主任王瑞教授携郭海彬教授、张云山教授等国内四十余名男科医师参与翻译,全书共72章,全面介绍了男性不育症的病因、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分泌异常、氧化应激与抗氧化治疗、精子完整性、蛋白组学与代谢组学、遗传及表观遗传、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手术等男性不育诊疗方面的新进展。</p> <p class="ql-block">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和大量直观的图表,对男性不育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中最新的发现和创新进行梳理和总结,兼顾理论和临床,特别适合男科﹑泌尿外科和生殖科的从业者在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同时还可启迪相关临床医生进一步思考,是近年来男科医生不可多得的教科书。本书即将出版,欢迎广大从业者批评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