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黄石返回丹佛,没有走回头路,而是绕了一个环线,专程到盐湖城,去参观全球最大的摩门教圣殿。导游说,摩门教是美国的第三大宗教,信徒在全美已达600多万。摩门教?以前只知道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还是第一次听到摩门教,这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大巴车停在市中心一个硕大广场的边上,下了车便直奔摩门教圣殿。真是不巧,三个教堂组成的圣殿,其中最大最高那座哥特式教堂正在维修,不对外开放,其他两个可以参观。我们先去了一个穹顶式的教堂。一推门进去,便听到了风管琴那种浑厚、低迴的鸣奏,让人不由得放轻了脚步。硕大的教堂内灯光幽暗,中间的长排椅上,静悄悄的坐着几个男女。台子上方,一组高大的管风琴几乎充满了整个墙壁。唱诗班正在排练,管风琴的乐曲不时响起……我也悄悄坐下来,打开手机,在维基百科上搜索摩门教。</p> <p class="ql-block"> 诞生不到二百年的摩门教,是由一个叫约瑟夫·史密斯的美国人创始的。史密斯出生在一个笃信上帝的家庭,1820年他14岁时,也和周围人一样,非常关注自己的灵魂和救赎,但同时又对当时各个教派教义的分歧感到困惑。有一天,受新约中《雅各书》的启发,他走入森林,虔诚的跪下向上帝求问,自己到底该加入哪个教会?少年的虔诚感动了上帝,即刻间上帝在半空耀眼的光芒中现身……上帝告诉史密斯,基督教会已经堕落,丧失了真理和神圣,并授意史密斯,将上帝真正的教会重新带到世上。</p> <p class="ql-block"> 这个如天方夜谭一样的故事,被史密斯描述为“第一次异像”。此后的1823年,史密斯宣称他见到了莅临人间的莫洛尼天使,天使通过四片金页向他揭示了《摩门经》的内容。1830年,《摩门经》由史密斯译成英文首次发布。摩门教教义强调上帝是三位一体中的三个独立个体,人类是上帝的儿女,每个人都有神性的本质。认为《圣经》有缺失,并在后人的篡改中失去了本真,摩门教要对《圣经》进行补充和完善。同年,史密斯建立起一个只有少数成员的摩门教会(全称: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自己则成了摩门教的先知(会长),将吹小号的莫洛尼天使作为本教会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最初摩门教对信徒的吸引是史密斯对“启示”不同寻常的主张。他声称不断有来自上帝的启示,只要聆听这些启示并信奉它,就不会进地狱,就能获得救赎进入天国,并且每个忠实的信徒都可能成为上帝;摩门教另一个吸引信徒的诱惑是一夫多妻制,认为所有人类都是上帝的灵体儿女,男人要多娶妻子,才能得到最高救赎;而女人只能通过结婚和生子才能获得救赎以及现实社会地位。如此教义吸引了大量的追随者,一时间成了美国传播最快的宗教教派。如今摩门教在全球的信徒已达1600万。史密斯会长率先垂范,陆续娶了34个女人做妻子。</p> <p class="ql-block"> 但这种教义与传统宗教大相径庭,被主流基督宗教视为异端,一夫多妻更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教会成立之初尚拜无定所,摩门教徒从纽约州转移到俄亥俄州,又转移到密苏里州西部的杰克逊县,想在此建立摩门教的“耶路撒冷”。然而到了1838年,密苏里州州长下了驱逐令,并出动民兵清剿摩门教徒定居点,致使17名摩门教徒死亡。摩门教徒不得已又迁徙到了伊利诺州的纳沃镇。为了结束受迫害流离的生活,史密斯于1839年前往华盛顿,见了当时的美国总统马丁·范布伦。可是范布伦并没有想帮助他们的意愿。屡受打击的史密斯变得激进,他开始训练民兵武装教会,甚至表示要脱离美国,制定新宪法,建立自己理想的摩门教国家。1844年,史密斯声称要竞选美国总统,这让摩门教和其他教派的矛盾愈发尖锐,不久史密斯就以关闭一家诋毁摩门教会的报社为由被逮捕。没几天史密斯就被闯入监狱的异教暴徒杀害了,卒年38岁。</p> <p class="ql-block"> 唱诗班的合唱把我唤回眼前……走出教堂时,史密斯的执着与命运依然在脑海里回映,令人唏嘘。广场的一侧,一座摩门教徒艰难迁徙的组雕让我驻足良久。史密斯去世后,他的继任者,第二任会长杨百翰为了结束常年遭排挤迫害的状况,带领约七万名摩门教徒,从伊利诺州的纳沃镇出发,开启了美国历史上人数规模最大的一次徒步西迁。这是一段历尽磨难的旅程,虔诚的教徒们携老扶幼,敝衣篮缕,饥寒交迫,还要抵御瘟疫和疾病的侵袭,沿途因体力不支和伤病死去的教徒就将近2000人。经过艰苦跋涉,穿越埃米格拉廷峡谷,西行约2100公里后,终于在1847年抵达大盐湖谷地。当时这里是一片戈壁荒芜之地,名义上还是墨西哥的领土(直到次年美墨战争后才成为美国领地),杨百翰用手中的拐杖敲了敲脚下的土地,对信徒说:“就是这里了。”</p> <p class="ql-block"> 从此,摩门教徒凭着高涨的宗教热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建城拓荒运动,并从1853年开始建造摩门圣殿。杨百翰带领着他的信徒们清理土地,建设公路、桥梁、铁路、剧院和寺庙,工业和邮政服务业得以起步,还创办了知名的杨百翰学院(杨百翰大学的前身),将曾经的荒漠戈壁建成了具有350个城镇的大型城邦。由于摩门教在该地巨大的影响力,1851年,美国总统任命杨百翰为美国原住民领地第一任总督(相当于州长)。当然,摩门教徒们更希望他们开发的这块土地,能以犹他州的身份加入联邦,但由于美国法律禁止重婚,因此不承认犹他州的政治地位。直到1896年,也就是摩门教宣布废除一夫多妻制六年后,美国才正式接纳犹他州为美利坚的第45个州。</p> <p class="ql-block"> 说到废除一夫多妻制,还有一段艰难曲折的过程。首先会长杨百翰就是一夫多妻坚定的维护者,他一生至少有55个妻子和57个子女,信徒中更是不乏一夫多妻制的坚定拥趸。直到1877年杨百翰去世后,他的继任者为了加入联邦,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于1890年宣布摩门教取缔一夫多妻制。这也造成了摩门教的分裂,一部分顽固坚持一夫多妻的教徒又另立山头,成立了一个所谓“摩门教基要派”,大有原教旨主义的意味。约四万人从盐湖城迁出,定居在犹他州与亚利桑那州边界一带。到20世纪三十年代,摩门教领导层彻底摒弃一夫多妻制、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决心愈发坚定,对不放弃一夫多妻的教徒,则采取开除教籍的严厉措施,赢得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赞许。</p> <p class="ql-block"> 距穹顶教堂不远,还有一座非常精致的小型哥特式教堂。我轻轻推门步入,静悄悄的教堂里,只坐着一位年轻的女士,双目微闭,一脸虔诚,是在祷告、冥想?还是在领悟上帝的启示?不得而知。摩门教圣殿不同于一般的教堂,它是摩门教徒最神圣的地方。这座于1893年正式启用,占地10英亩,建筑面积达2.35万平方米的圣殿,是上帝在人间的屋宇。进入圣殿就可以与上帝交流,获得上帝的启示。因此,只有少部分摩门教骨干才被获准进入。在这里,会举行一些秘密的摩门教仪式,那是升入天国不可或缺的程序;摩门教徒的洗礼、婚礼也会在圣殿举行。而摩门教徒一般的礼拜、聚会、娱乐,则会在刚才那个穹顶的礼拜堂举行。</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摩门教徒非常宽容友善,乐于助人,热衷于传教。男人白衬衫领带黑长裤,女人白衫长裙是他们的经典装扮。除此之外,摩门教徒还非常自律,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喝咖啡甚至茶,不说脏话,不准偷窥或撒谎。每个礼拜天,教徒要在教会参加3个小时活动。教会主要由志愿者管理,平时教徒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现任会长罗素·纳尔逊就是一位著名的心胸外科专家。摩门教会还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教会之一,教徒每年要向教会交纳“什一税”,既把个人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献给教会。生活拮据的教徒可得到教会的资助,并通过做义工等形式为教会做出贡献。收缴来的会费管理和使用是完全公开透明的,廉洁则是遵守教义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当下,摩门教仍以重视家庭,偏好子女众多的大家庭而著称。他们认为,家庭是永恒的存在,即使死后,家人也会在天国相遇。如今,犹他州有70%的人信奉摩门教。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组委会主席、2012年共和党总统后选人罗姆尼就是摩门教徒中的佼佼者。说盐湖城是摩门教的大本营,是全球1600万教徒最向往的圣地,名至所归。</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离开圣殿时,太阳已经西沉,圣殿尖顶上那个吹小号的莫洛尼天使,在夕阳的照射下金灿灿的,发出耀眼的光芒。圣殿的钟声铛~铛~响起,播远而悠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个别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如有侵权立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