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的娇凤(图网络)

雅 鸣

<p class="ql-block">  那是个秋阳高照,碧空如洗的周日,姑妈家的阳台上忽然喧闹了起来,原来是一只飞出去的娇凤鸟又飞回来了,使得嫂子们惊喜不已,雀跃之状形如孩童。</p> <p class="ql-block">  阳台上挂着一只精制鸟笼,一只蓝色的娇凤正徘徊在笼子的外面,与里面一只绿色的娇凤隔笼相望,一个睁着渴望的眼睛,一个抖动着美丽的翅膀,仿佛一个在说,"你进来”,另一个在喊“你出来”,尤其那只飞回来的娇凤,丝毫没有惊恐之状,除了它笼内的伴侣,人们的声响对它好像不存在似的。</p> <p class="ql-block">  三年前,姑父退休回家,为了缓冲闲逸时光的寂寞,姑妈特地去花鸟市场买了一对漂亮而鸟名又优雅的鸟——娇凤。想不到一次投食时,冷不防飞走了一只。面对笼内的那只鸟,姑父伤神了好一阵子,想放飞出去,又担心惯被呵护的娇凤经不住风吹雨打而落难飘泊,于是便更投一番心血护爱于它;对飞走的另一只,除时常寄予思念牵挂之外,也不指望它能识途归来了。</p> <p class="ql-block">  想不到半年之后,那只飞走的娇凤意外地回来了,喜得婶子们雀跃欢呼。于是,围绕这不期而至的鸟,五尺阳台成了沸腾的锅。生性爽快,嘴利手捷的大嫂子主张找来些网具将其捉拿后投回笼内,且转身就要动作。二嫂子反对,认为手舞棍棒会吓走小鸟,还不如赶紧拿些吃的来,让它感受些安全和善意,说不定会留下来的。精明且善于洞察事物的三嫂子从深处着眼,她觉得此鸟来意不是回来"探亲”,而是想把笼内的鸟引诱出去,她的态度是,外面的一只不指望抓到,里面的一只绝不放跑。……姑父看大家争执不下,两只鸟在嘈杂声中更加焦燥不安,便缓缓地说:"都不要猜东说西了,它既然有这份记心回来了,就相信它吧,打开笼门,是进是出听其所便吧”。姑父声音不高,但很坚定。于是二嫂小心地将手伸向鸟笼,大家的心都提到喉咙口——那鸟儿远走高飞的情形已成了共同的预判。就在鸟笼将要打开的时候,里面的那只娇凤扑腾起了翅膀。阳台上响起了一阵嘘叫声。“打开呀,打开呀!”又是姑父沉稳的催促声。二嫂犹豫了一下后,慢慢提起了鸟笼的门,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了,往日轻巧精致的鸟笼此时重如铅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门,渐渐打开了,里面的鸟开始抵近这自由的窗口,外面的鸟也在笼外热情呼应,大家凝神屏息,等待着鸟飞笼空的结局。可就在这时,外面的鸟在左右顾盼之后,竟一跳一蹦地钻进了笼内,嫂子们像扑住宝贝似的立即按住了鸟笼,随即发出了一阵喜悦的欢笑。</p> <p class="ql-block">  不知这对鸟儿对所发生的一切没有感知,还是不屑理会,它们只在自己的天地里旁若无人的啾啭着,畅叙着久别重逢的欢快。望着这情形,刚才为此而争得不可开交的嫂子们都视而笑,无言地走回了屋内。</p><p class="ql-block"> 我伫立在已安静的阳台上,内心却难以平静,我想,人世间,许多事情原是很“本来”的,倒是因人们操虑过多而曲折麻烦起来了,何不善意、坦荡点,让信任取代危机,让豁达更替狭隘,给自己一片阳光,给他人和社会创造一份和谐与恬美呢?比如教育儿女,比如至爱亲朋,到底是圈养还是放养,应循自然之道,属于你的,所愿皆得。</p>